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06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包括若干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电池模块以及安装在电池模块顶部的车载管理设备,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车载管理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形成一个电池箱组,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每列机车的电池模块上设置车载管理设备,实现对蓄电池单体、整组蓄电池的功能参数的在线监测功能;且具有在线均衡功能以及对弱性电池的在线活化功能;通过GPRS模块将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相连接,实现全段机车的蓄电池容量、内阻、电压、温度等数据在线监控,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存储,以形成各种报警信息,并提供相关维护建议。护建议。护建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蓄电池管理维护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路内发生了多起因蓄电池不良,造成机车控制回路失电、被迫停车救援的问题。机车在正常运行中,蓄电池组与机车上DC110V控制电源并联,机车的DC110V控制电源向蓄电池组补充电,蓄电池组相当于一个大的滤波电容,起到为DC110V控制电源滤波稳压作用。蓄电池的失效、容量降低等故障,在日常检查中不易发现,在机车运行中一旦发生蓄电池容量不足或蓄电池故障(如单节电池内部开路、接地等),直接导致DC110V控制电源失效,极易造成机破事故。
[0003]目前,蓄电池没有应用先进、有效的监测技术,没有容量和状态特性显示,维护人员无法具体知道蓄电池能够持续工作多久,蓄电池何时会突然失效,没有及时的预警。只要电池组中任意一块电池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电池组的运用质量。所以,研制开发机车蓄电池组健康管理和智能维护系统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实现对蓄电池的功能参数的在线监测,且具有在线均衡功能以及在线活化功能。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包括若干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模块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池模块顶部的车载管理设备,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管理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电池箱之间通过所述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形成一个电池箱组,所述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相连接。
[0006]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电池箱包括第一电池箱、第二电池箱、第三电池箱以及第四电池箱,所述第一电池箱包括第一车载管理设备,所述第二电池箱包括第二车载管理设备,所述第三电池箱包括第三车载管理设备,所述第四电池箱包括第四车载管理设备。
[0007]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池箱与第二电池箱通过所述第一车载管理设备与第二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以形成第一电池箱组;所述第三电池箱与第四电池箱通过所述第三车载管理设备与第四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以形成第二电池箱组。
[0008]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载管理设备包括第一监控分机;所述第二车载管理设备包括第一监控主机、第二监控分机、电源适配器以及GPRS模块;所述第三车载管理设备包括第三监控分机;所述第四车载管理设备包括第二监控主机、第四监控分机电源适配器以及GPRS模块。
[0009]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箱组和第二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之间通过所述GPRS模块相连接。
[0010]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两个电池固定框架和蓄电池组,所述电池固定框架包括电池固定外框和电池固定内框,所述蓄电池组安装在所述电池固定内框内。
[0011]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定外框设有与所述电池固定内框结构大小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电池固定内框可在所述容纳槽内移动。
[0012]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十二个蓄电池单体。
[0013]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14]本技术中,通过在每列机车的电池模块上设置车载管理设备,实现对蓄电池单体、整组蓄电池的功能参数的在线监测功能;且具有在线均衡功能以及对弱性电池的在线活化功能;通过GPRS模块将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相连接,实现全段机车的蓄电池容量、内阻、电压、温度等数据在线监控,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存储,形成各种报警信息、报表、曲线图以及趋势图等,并提供相关维护建议。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电力机车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002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方案。
[0023]参照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包括若干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电池模块100以及安装在电池模块100顶部的车载管理设备,电池模块100的输出端与车载管理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两个电池箱之间通过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形成一个电池箱组,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5相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若干电池箱包括第一电池箱1、第二电池箱2、第三电池箱3以及第四电池箱4,第一电池箱1包括第一车载管理设备101,第二电池箱2包括第二车载管理设备201,第三电池箱3包括第三车载管理设备301,第四电池箱4包括第四车载管理设备401。第一电池箱1与第二电池箱2通过第一车载管理设备101与第二车载管理设备201相连接,以形成第一电池箱组;第三电池箱3与第四电池箱4通过第三车载管理设备301与第四车载管理设备401相连接,以形成第二电池箱组。
[0025]具体的,车载管理设备一般由监控主机、监控分机、电源适配器,GPRS模块,配套机箱、机箱上盖以及配套线缆组成。
[0026]进一步的,机车每车的蓄电池配置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模块(100)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池模块(100)顶部的车载管理设备,所述电池模块(100)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管理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电池箱之间通过所述车载管理设备相连接形成一个电池箱组,所述电池箱组与管理后台(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电池箱包括第一电池箱(1)、第二电池箱(2)、第三电池箱(3)以及第四电池箱(4),所述第一电池箱(1)包括第一车载管理设备(101),所述第二电池箱(2)包括第二车载管理设备(201),所述第三电池箱(3)包括第三车载管理设备(301),所述第四电池箱(4)包括第四车载管理设备(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组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箱(1)与第二电池箱(2)通过所述第一车载管理设备(101)与第二车载管理设备(201)相连接,以形成第一电池箱组;所述第三电池箱(3)与第四电池箱(4)通过所述第三车载管理设备(301)与第四车载管理设备(401)相连接,以形成第二电池箱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晓东陈墨林官志伟谢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