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54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对配连接器中的对配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板卡电接触的第一接触端;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线缆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用于与所述板卡电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和保持体,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被保持在所述保持体上。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的一侧的表面从所述保持体中外露出,构成适于与所述对配端子电接触的金手指,所述保持体构成适于插接到所述对配连接器中的插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器能够通过其插头上的金手指与对配连接器电连接,这扩大连接器的应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速信号端子和低速信号端子的多功能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具有低速信号端子和高速信号端子的多功能连接器,其低速信号端子通常需要通过单独的电子线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低速信号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该多功能连接器的高速信号端子通常与高速线缆连接并经由高速线缆传输高速差分信号。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低速信号端子需要通过电子线连接至电路板,这限制了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对配连接器中的对配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板卡电接触的第一接触端;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线缆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用于与所述板卡电接触的第二接触端;和保持体,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被保持在所述保持体上。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的一侧的表面从所述保持体中外露出,构成适于与所述对配端子电接触的金手指,所述保持体构成适于插接到所述对配连接器中的插头。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持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上的注塑件。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在其纵向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形成有用于插接所述板卡的插槽;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位于所述插槽中,以与插入所述插槽的板卡电接触。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缆,其芯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一端子和下排第一端子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的横向的一侧;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多个第二端子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二端子和下排第二端子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的横向的另一侧。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述上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沿所述壳体的横向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述下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沿所述壳体的横向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排列;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排列;所述上排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排列;所述下排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排列。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保持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保持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能够被一同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保持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上的注塑件。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还具有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壳体中延伸出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纵向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个横向侧垂直弯折。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保持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线缆的一端保持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线缆能够被一同安装到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二保持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线缆上的注塑件。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外注塑体,成型在所述壳体的后侧,用于将所述第二保持体和所述保持体结合到所述壳体的后侧和包裹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信号端子,并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速率低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速率。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电路板,形成有第一金手指和第二金手指;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金手指电接触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板卡电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具有用于与线缆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用于与所述板卡电接触的第二接触端,所述电路板具有适于插接到对配连接器中的插头部,所述第二金手指形成在所述插头部的表面上,用于与所述对配连接器中的对配端子电接触。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在其纵向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形成有用于插接所述板卡的插槽;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位于所述插槽中,以与插入所述插槽的板卡电接触。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缆,其芯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一端子和下排第一端子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的横向的一侧;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多个第二端子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二端子和下排第二端子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的横向的另一侧。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
述上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沿所述壳体的横向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端和所述下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端沿所述壳体的横向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线缆,所述多个线缆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线缆和下排线缆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电路板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上排线缆和所述下排线缆之间,使得所述上排线缆和所述下排线缆被所述电路板分隔开。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为弯曲的弹性端,并且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被插入到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之间;在所述电路板的一侧的正面和背面上分别形成有一排第一金手指,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一排第一金手指与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电接触,所述电路板背面上的一排第一金手指与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电接触。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上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沿所述壳体的横向排列;所述下排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第一端子(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并具有用于与对配连接器中的对配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连接端(112)和用于与板卡电接触的第一接触端(111);第二端子(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并具有用于与线缆(13)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22)和用于与所述板卡电接触的第二接触端(121);和保持体(114),所述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2)被保持在所述保持体(114)上,所述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2)的一侧的表面从所述保持体(114)中外露出,构成适于与所述对配端子电接触的金手指,所述保持体(114)构成适于插接到所述对配连接器中的插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体(114)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2)上的注塑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在其纵向(Y)上相对的前侧和后侧,在所述壳体(10)的前侧形成有用于插接所述板卡的插槽(101);并且所述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端(111)和所述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端(121)位于所述插槽(101)中,以与插入所述插槽(101)的板卡电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13),其芯线与所述第二端子(12)的第二连接端(122)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1),所述多个第一端子(11)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一端子(11)和下排第一端子(11)在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Z)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10)的横向(X)的一侧;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端子(12),所述多个第二端子(12)被布置成上、下两排,并且上排第二端子(12)和下排第二端子(12)在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Z)上相对并靠近所述壳体(10)的横向(X)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端(111)和所述上排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端(121)沿所述壳体(10)的横向(X)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所述下排第一端子(11)的第一接触端(111)和所述下排第二端子(12)的第二接触端(121)沿所述壳体(10)的横向(X)以均匀间隔排列成一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并沿所述壳体(10)的纵向(Y)排列;所述下排第一端子(11)的第一连接端(1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并沿所述壳体(10)的纵向(Y)排列;所述上排第二端子(12)的第二连接端(12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10)的横向(X)排列;
所述下排第二端子(12)的第二连接端(12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沿所述壳体(10)的横向(X)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持体(14),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11)和所述第二端子(12)保持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端子(11)和所述第二端子(12)能够被一同安装到所述壳体(10)中;所述第一保持体(14)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11)和所述第二端子(12)上的注塑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1)还具有连接在所述第一接触端(111)和所述第一连接端(112)之间的连接部(113);所述连接部(113)从所述壳体(10)中延伸出并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纵向(Y)朝向所述壳体(10)的一个横向(X)侧垂直弯折。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持体(15),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11)的连接部(113)、所述第二端子(12)的第二连接端(122)和所述线缆(13)的一端保持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端子(11)、所述第二端子(12)和所述线缆(13)能够被一同安装到所述壳体(10)中;所述第二保持体(15)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直接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11)、所述第二端子(12)和所述线缆(13)上的注塑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注塑体(16),成型在所述壳体(10)的后侧,用于将所述第二保持体(15)和所述保持体(114)结合到所述壳体(10)的后侧和包裹所述第一端子(11)的连接部(113)。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12)包括第二信号端子,并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速率低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信号传输速率。13.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电路板(17),形成有第一金手指(171)和第二金手指(172);第一端子(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并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金手指(171)电接触的第一连接端(112)和用于与板卡电接触的第一接触端(111);和第二端子(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中并具有用于与线缆(13)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22)和用于与所述板卡电接触的第二接触端(121),所述电路板(17)具有适于插接到对配连接器中的插头部(170),所述第二金手指(172)形成在所述插头部(170)的表面上,用于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恒康张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