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37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喷淋结构、填料层、喷淋液收集池,所述填料层包括通过隔板隔开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各个填料层内填充不同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升对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也没有危废产生,同时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远低于焚烧法,同活性炭法及吸收法(植物除臭剂)相当。同活性炭法及吸收法(植物除臭剂)相当。同活性炭法及吸收法(植物除臭剂)相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气的学名叫作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常是指在常温下面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空气当中的一种有机物废气。有机废气包括植物日常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人类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两种,我们通常说的有机废气治理,就是对人类工业生产中的汽车尾气、污水处理厂、工业化工等废气进行处理。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各种烃类、醇类、醛类、酸类、酮类和胺类等。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3](1)焚烧法,处理有机废气去除率高,但投资及运行成本极高,远超企业的接受范围;
[0004](2)活性炭吸附法,只是将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固相,同时产生危废,处理成本高,日常更换填料,运行管理麻烦;
[0005](3)吸收法(植物除臭剂等),处理效率高,运行管理简单,但也只是将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液相,存在吸收尾液去向不明的严重问题;
[0006](4)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特别是化工废气、VOC废气等去除率低(50%左右))达不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去除率较高,不产生危废,且运行成本较低。
[0008]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喷淋结构、填料层、喷淋液收集池,所述填料层包括通过隔板隔开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各个填料层内填充不同填料;所述箱体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填料层与所述喷淋液收集池之间设有进气口,另一侧在所述第三填料层上方设有出气口;所述喷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第一填料层与所述第二填料层间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通口,底部延伸设有第一气体阻隔板,所述第二填料层与所述第三填料层间的顶部设有第二气体阻隔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及其间隔设置的喷淋头,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液收集池,实现喷淋水循环。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液收集池内含复合酶制剂及微生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各个填料层上附着有微生物。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层为立体弹性填料层、半软性填料层或花环填料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固定化填料层、固定化酶流化床填料层、级配填料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填料层为气水分离填料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有布气管道。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生物滤池的结构改进及以各填料为依托,可大大提升对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80%)。本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生物酶及高效微生物将有机废气里的污染物彻底分解,不存在污染物转移现象,也没有危废产生,同时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远低于焚烧法,同活性炭法及吸收法(植物除臭剂)相当。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3]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喷淋结构1、填料层、喷淋液收集池2,所述填料层包括通过隔板隔开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填料层3、第二填料层4和第三填料层5,各个填料层内填充不同填料;所述箱体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填料层3与所述喷淋液收集池2之间设有进气口101,另一侧在所述第三填料层5上方设有出气口102;所述喷淋结构1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层3、所述第二填料层4的上方;所述第一填料层3与所述第二填料层4间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通口31,底部延伸设有第一气体阻隔板32,所述第二填料层4与所述第三填料层5间的顶部设有第二气体阻隔板51。
[0024]具体地,第一填料层内的填料为弹性填料或其它同功能的填料,填料包括立体弹性填料、半软性填料、花环填料等。
[0025]具体地,第二填料层4内的填料从上至下依次为固定化填料层41、固定化酶流化床填料层42、级配填料层43。
[0026]更具体地,所述固定化填料层为蜂窝状多孔填料,包括碳化硅填料或其它同功能填料;所述固定化酶流化床填料层包括固定化酶MBBR填料或改性聚氨酯填料等;所述级配填料层为轻质陶粒(火山岩填料、改性玻璃填料或其它同功能的填料)。
[0027]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底部的喷淋液通过循环泵循环至顶部的喷淋头,从而实现喷淋水循环。
[0028]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填料层3与第二填料层4间的底部阻隔气体流通,第一阻隔板延32伸至喷淋液的液面下,且在距离箱体100底部10cm左右的位置,用于阻隔气体,流通液体。
[0029]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填料层4上方设置与气体流通口31连接的布气管道6,根据池子宽度选择布气管数量,所述布气管道6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朝向填料层的布气孔,使废气经过布气管道均匀分配到填料层。
[0030]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同检测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管理。检测技术包括在设备上配备相关的废气指标检测组件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组件,获得的指标数据与设备的运行状态都会实时远程传输到服务中心。其中设备运行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水泵、加药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检测电气量、漏电信号等;废气指标检测组件包括在进气口、出气口设置检测废气温度、湿度、氮氧化物、硫化物及其他废气指标的传感器。
[0031]具体实施如下:
[0032]1、废气经箱体侧面进气口进入净化器第一填料层3,经喷淋水与弹性填料洗涤去除废气中的部分颗粒物及其他杂质,再经布气管道6均匀布气后进入第二填料层4;
[0033]2、在第二填料层4内,废气同喷淋的循环水逐层经过蜂窝状固定化填料层41、固定化酶流化床填料层42、级配填料层43进行深度分解后进入第三填料层5;
[0034]3、在第三填料层5内,净化后的气体经气水分离填料层进行气水分离后由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喷淋结构、填料层、喷淋液收集池,所述填料层包括通过隔板隔开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各个填料层内填充不同填料;所述箱体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填料层与所述喷淋液收集池之间设有进气口,另一侧在所述第三填料层上方设有出气口;所述喷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第一填料层与所述第二填料层间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通口,底部延伸设有第一气体阻隔板,所述第二填料层与所述第三填料层间的顶部设有第二气体阻隔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促高效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及其间隔设置的喷淋头,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液收集池,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运强郑依健谢乐田王瑜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创新福建环境治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