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2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该罐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煤灰泥旋转装置,罐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合装置,罐体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料口,煤灰泥旋转装置的底部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煤灰泥旋转装置与搅拌叶的作用下,使得煤泥灰受热均匀,提高了煤泥灰中水分的蒸发效率,加快了除湿的速率,同时搅拌叶的可拆卸能更方便的更换受到磨损的叶片,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的稳定进行。该装置的工作的稳定进行。该装置的工作的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灰泥主要可用于水泥制造、混凝土制品、建筑墙体材料以及筑路等。现有的煤灰泥在制作水泥的过程中,含有大量水分,需要对煤灰泥进行除湿处理,现有的除湿装置在对煤灰泥进行除湿的过程中,除湿速度和排料速度较慢,为了解决除湿速度和排料速度较慢,后续排料不够彻底,亟需一种煤灰泥处理装置。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211921342U,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用湿粉煤灰的处理装置,该粉煤灰的处理装置能对湿粉煤灰进行高效除湿,后续的排料速度更快,且排料更加彻底。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装置的液压缸与嵌套压板的连接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较高,同时由于刮板不断与刮壁摩擦,会导致刮板磨损,该装置由于无法拆卸,会导致无法便捷的对刮板进行更换。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该罐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罐体的顶端设置有煤灰泥旋转装置,罐体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合装置,罐体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料口,煤灰泥旋转装置的底部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搅拌叶。
[0009]进一步的,在环形加热棒的作用下,能对罐内进行加热,使得罐体温度升高,从而对煤灰泥进行加热,煤灰泥受热使得其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煤灰泥除湿的作用,罐体的底部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加热棒。
[0010]进一步的,在煤灰泥旋转装置与搅拌叶的作用下,使得煤泥灰受热均匀,提高了煤泥灰中水分的蒸发效率,加快了除湿的速率,同时搅拌叶的可拆卸能更方便的更换受到磨损的叶片,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的稳定进行。煤灰泥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端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底端套设有与罐体相配合的套轴,拌叶的一端设置有与旋转轴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及连接槽,连接块、连接槽及旋转轴均贯穿开设有与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
[0011]进一步的,在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能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控制进料的速度,有效防止一次性进料过多导致进料口堵塞,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的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内侧两端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架的内侧另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一端设
置有活动框架,活动框架的外侧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活动框架内侧两端均设置有阀片杆槽,活动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轴心,且轴心贯穿进料口,轴心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阀片,阀片的顶端设置有与阀片杆槽相配合的阀片杆。
[0012]进一步的,在开合装置的作用下,能方便快捷的对受到磨损的搅拌叶进行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方便对罐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机械故障的几率,开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开合门,开合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一,罐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安装块二,安装块一与安装块二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在环形加热棒的作用下,能对罐内进行加热,使得罐体温度升高,从而对煤灰泥进行加热,煤灰泥受热使得其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煤灰泥除湿的作用。
[0015](2)在煤灰泥旋转装置与搅拌叶的作用下,使得煤泥灰受热均匀,提高了煤泥灰中水分的蒸发效率,加快了除湿的速率,同时搅拌叶的可拆卸能更方便的更换受到磨损的叶片,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的稳定进行。
[0016](3)在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能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控制进料的速度,有效防止一次性进料过多导致进料口堵塞,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7](4)在开合装置的作用下,能方便快捷的对受到磨损的搅拌叶进行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方便对罐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机械故障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中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24]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中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9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
[0029]1、罐体;2、支撑腿;3、控制面板;4、煤灰泥旋转装置;401、伺服电机;402、旋转轴;403、套轴;5、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501、进料口;502、固定框架;503、滑槽;504、电动推杆;505、活动框架;506、滑轨;507、阀片杆槽;508、轴心;509、阀片;510、阀片杆;6、开合装置;
601、开合门;602、安装块一;603、安装块二;604、固定螺栓;7、出料口;8、搅拌叶;801、连接块;802、连接槽;803、插销;804、插销孔;9、环形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
[003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该罐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该罐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煤灰泥旋转装置4,罐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5,罐体1的底部开设有开合装置6,罐体1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料口7,煤灰泥旋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该罐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该罐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煤灰泥旋转装置(4),所述罐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煤灰泥控制进料装置(5),所述罐体(1)的底部开设有开合装置(6),所述罐体(1)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煤灰泥旋转装置(4)的底部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搅拌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为双层结构,且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加热棒(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灰泥旋转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1)顶端的伺服电机(401),所述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设置有旋转轴(402),所述旋转轴(402)的底端套设有与所述罐体(1)相配合的套轴(4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灰泥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8)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402)相互配合的连接块(801)及连接槽(802),所述连接块(801)、连接槽(802)及所述旋转轴(402)均贯穿开设有与插销(803)相配合的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燕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