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04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上托、下托、内箱,外箱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上托设置在所述外箱内腔的顶部,内箱设置在外箱内腔的底部,内箱的顶部带开口,内腔与所述外翻盖A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外翻盖B;下托对应设置在内箱内;上托开设有与送餐机器人顶部对应的限位孔;下托居中形成有与送餐机器人底部对应的限位孔;外箱紧邻所述外翻盖A的一侧面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四方箱扣孔A,外翻盖A的自由端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授权公告号CN 214566878 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11月02日,其公开了一种防护包装箱,包括开口朝向一侧的箱体,箱体的内底面为承载面,箱体的开口为出入口,出入口处覆盖有翻转壁,翻转壁的底部与出入口的底端铰接使得翻转壁得以翻转至地面,翻转壁翻转至地面时的顶面为倾斜的装卸料面,装卸料面的高端与承载面衔接,翻转壁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固定件以对翻转前的翻转壁进行固定。箱体包括底座、若干侧壁以及顶壁,底座包括承载板以及承载板之下的支脚,支脚与承载板之间夹设有缓冲垫层。远离出入口一侧的侧壁表面贯穿开设有背口,背口位于对应侧壁的底部,背口处覆盖有盖板,盖板与对应侧壁铰接以打开或闭合背口。本申请能够提高包装箱装卸料等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便捷性。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整体结构厚重并且复杂,箱体内腔不能适应产品的形态作出对应的限位,导致产品在箱体内腔容易发生晃动。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一方面便于送餐机器人的推进和取出,另一方面确保送餐机器人稳定放置在箱体内而不会发生晃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上托、下托、内箱,所述外箱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所述上托设置在所述外箱内腔的顶部,所述内箱设置在所述外箱内腔的底部,所述内箱的顶部带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外翻盖A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外翻盖B;所述下托对应设置在所述内箱内;所述上托开设有与送餐机器人顶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下托居中形成有与送餐机器人底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外箱紧邻所述外翻盖A的一侧面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四方箱扣孔A,所述外翻盖A的自由端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90
°
折设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四方箱扣孔A对应的四方箱扣孔B;当所述外箱处于闭合状态,通过四方箱扣依次连接四方箱扣孔A和四方箱扣孔B实现闭合。
[0005]优选的,所述下托由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组成,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限位槽,两侧所述限位槽之间围设形成与送餐机器人底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部靠向所述外翻盖B一侧设置;所述下托设置为塑料下托。
[0006]优选的,所所述上托设置为塑料上托。
[0007]优选的,所所述外箱设置为瓦楞纸外箱,所述内箱设置为瓦楞纸内箱。
[0008]优选的,所所述外翻盖A的下部开设有提手孔A,所述外箱与所述外翻盖A相对的一侧面开设有提手孔A。
[0009]优选的,所外翻盖B的上部开设有提手孔B。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外箱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送餐机器人放
置在外箱内,送餐机器人的上部通过上托固定,送餐机器人的下部通过下托固定,确保送餐机器人稳定放置在箱体内而不会发生晃动,当需要将送餐机器人装入送餐机器人内,将上托盖在送餐机器人的顶部,取出外翻盖A和外翻盖B均打开,下托取出,将送餐机器人直接推入外箱内腔,送餐机器人的底部也直接被推入内箱内,将下托放入内腔,闭合外翻盖B,再闭合外翻盖A,通过四方箱扣依次连接四方箱扣孔A和四方箱扣孔B实现外箱的最终闭合;当需要取出送餐机器人时,反着执行以上步骤即可,便于送餐机器人的推进和取出,开盒方式灵活,也方便装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外翻盖A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外翻盖B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3]图3为第一限位部处于取出状态的示意图。
[0014]图4为将送餐机器人取出后的示意图。
[0015]图5为外箱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为:外翻盖A10、连接面11、四方箱扣孔B12、外箱15、上托13、四方箱扣孔A14、送餐机器人16、提手孔B17、外翻盖B18、四方箱扣19、下托23、第一限位部20、第二限位部21、限位孔22、内箱24、提手孔A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请参照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包括外箱15、上托13、下托23、内箱24,外箱15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10,上托13设置在外箱15内腔的顶部,内箱24设置在外箱15内腔的底部,内箱24的顶部带开口,内腔与外翻盖A10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外翻盖B18;下托23对应设置在内箱24内;上托13开设有与送餐机器人顶部对应的限位孔22;下托23居中形成有与送餐机器人16底部对应的限位孔;外箱15紧邻外翻盖A10的一侧面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四方箱扣孔A14,外翻盖A10的自由端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90
°
折设的连接面11,连接面11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四方箱扣孔A14对应的四方箱扣孔B12;当外箱15处于闭合状态,通过四方箱扣19依次连接四方箱扣孔A14和四方箱扣孔B12实现闭合,方便装配。
[0020]下托23由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21组成,第一限位部20和第二限位部21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限位槽,两侧限位槽之间围设形成与送餐机器人16底部对应的限位孔;第一限位部20靠向外翻盖B18一侧设置。
[0021]下托23设置为塑料下托。上托13设置为塑料上托。外箱15设置为瓦楞纸外箱15,内
箱24设置为瓦楞纸内箱。降低本结构的整体重量。
[0022]外翻盖A10的下部开设有提手孔A25,外箱15与外翻盖A10相对的一侧面开设有提手孔A25,便于手部抓取提手孔A25对本结构进行移动。
[0023]外翻盖B18的上部开设有提手孔B17,便于用户打开外翻盖B18。
[0024]本实施方式中,外箱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送餐机器人放置在外箱内,送餐机器人的上部通过上托固定,送餐机器人的下部通过下托固定,确保送餐机器人稳定放置在箱体内而不会发生晃动,当需要将送餐机器人装入送餐机器人内,将上托盖在送餐机器人的顶部,取出外翻盖A和外翻盖B均打开,下托取出,将送餐机器人直接推入外箱内腔,送餐机器人的底部也直接被推入内箱内,将下托放入内腔,闭合外翻盖B,再闭合外翻盖A,通过四方箱扣依次连接四方箱扣孔A和四方箱扣孔B实现外箱的最终闭合;当需要取出送餐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餐机器人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5)、上托(13)、下托(23)、内箱(24),所述外箱(15)竖立方向的一侧面连接有外翻盖A(10),所述上托(13)设置在所述外箱(15)内腔的顶部,所述内箱(24)设置在所述外箱(15)内腔的底部,所述内箱(24)的顶部带开口,所述内腔与所述外翻盖A(10)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外翻盖B(18);所述下托(23)对应设置在所述内箱(24)内;所述上托(13)开设有与送餐机器人顶部对应的限位孔(22);所述下托(23)居中形成有与送餐机器人(16)底部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外箱(15)紧邻所述外翻盖A(10)的一侧面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四方箱扣孔A(14),所述外翻盖A(10)的自由端沿其高度方向形成有90
°
折设的连接面(11),所述连接面(11)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四方箱扣孔A(14)对应的四方箱扣孔B(12);当所述外箱(15)处于闭合状态,通过四方箱扣(19)依次连接四方箱扣孔A(14)和四方箱扣孔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旺盈环保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