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旨在解决当前位于培养箱内部一端的培养皿与另一端的培养皿易接触不同含量的气体致使影响培养结果的技术问题,包括连接管、导气管A、导气管B、气筒、分流组件和定位组件;连接管进气端布置于所述融气箱本体出气端;导气管A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一侧;导气管B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另一侧;气筒布置于所述导气管A进气端、所述导气管B进气端和所述连接管出气端之间;分流组件布置于所述气筒内;两个定位组件对称布置于所述气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依次从导气管A和导气管B向培养箱本体通入混合气体,使得培养箱本体的培养皿接触到的混合气体含量基本一致的优点。养皿接触到的混合气体含量基本一致的优点。养皿接触到的混合气体含量基本一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三气培养箱
,尤其涉及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微生物等的培养箱常需具备持续性高氧或低氧培养功能,基本采用三气培养箱进行培养,三气培养箱是经气泵将气瓶内的氮气、二氧化碳气和空气(如培养条件为高氧则提供氧气)沿气孔送入培养箱本体内进混合。
[0003]现有的三气培养箱在对细胞、微生物等进行培养时,混合气从培养箱一端进入,气体按照从培养箱内部一端到另一端流动,这就导致位于培养箱内部一端的培养皿远比另一端的培养皿接触的气体要先,培养时气体是会损耗的,培养箱内部一端至另一端的培养皿易接触不同含量的气体,影响培养结果。鉴于此,我们提出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以解决当前位于培养箱内部一端的培养皿与另一端的培养皿易接触不同含量的气体致使影响培养结果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融气箱本体,所述融气箱本体进气端布置有进气管,还包括连接管、导气管A、导气管B、气筒、分流组件和定位组件;
[0006]连接管进气端布置于所述融气箱本体出气端;导气管A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一侧;导气管B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另一侧;气筒布置于所述导气管A进气端、所述导气管B进气端和所述连接管出气端之间;分流组件布置于所述气筒内;两个定位组件对称布置于所述气筒上;其中,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分流组件驱动部定位配合。
[0007]优选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转动杆、挡块和转动板;
[0008]转动杆穿设于所述气筒顶部;其中,所述转动杆内端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气筒内底壁;挡块固设于所述转动杆上;其中,所述挡块转动设于所述气筒内,所述挡块与所述导气管A或导气管B进气端口封闭配合;转动板固设于所述转动杆外端。
[0009]优选地,所述挡块采用扇形体结构设计。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杆、L形板、限位块和弹簧;
[0011]固定板固设于所述气筒顶部;连接杆固设于所述固定板顶端;L形板水平段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其中,所述L形板竖直段与所述转动板定位配合;限位块固设于所述连接杆顶端;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L形板水平段之间的连接杆上。
[0012]优选地,所述L形板竖直端外侧设成斜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气管A、导气管B、气筒和分流组件,具有将每个培养阶段
时间分两段,依次从导气管A和导气管B向培养箱本体通入混合气体,使得培养箱本体的培养皿接触到的混合气体含量基本一致的优点,解决了位于培养箱内部一端的培养皿与另一端的培养皿易接触不同含量的气体致使影响培养结果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连接杆、L形板、限位块和弹簧,具有对转动调节后的挡块定位,使得挡块在对导气管A或导气管B的进气端口封闭时更稳定的优点,避免从连接管通入的气体推动挡块转动影响封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气筒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气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培养箱本体;2、导气管A;3、导气管B;4、气筒;5、连接管;6、融气箱本体;7、进气管;8、分流组件;9、定位组件;
[0021]801、转动杆;802、挡块;803、转动板;
[0022]901、固定板;902、L形板;903、连接杆;904、弹簧;90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参见图1至图4,包括培养箱本体1和融气箱本体6,融气箱本体6进气端布置有进气管7,还包括连接管5、导气管A2、导气管B3、气筒4、分流组件8和定位组件9;连接管5进气端布置于融气箱本体6出气端;导气管A2出气端布置于培养箱本体1进气端一侧;导气管B3出气端布置于培养箱本体1进气端另一侧;气筒4布置于导气管A2进气端、导气管B3进气端和连接管5出气端之间;分流组件8布置于气筒4内;两个定位组件9对称布置于气筒4上;其中,定位组件9与分流组件8驱动部定位配合。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气管A2、导气管B3、气筒4和分流组件8,具有将每个培养阶段时间分两段,依次从导气管A2和导气管B3向培养箱本体1通入混合气体,使得培养箱本体1的培养皿接触到的混合气体含量基本一致的优点,解决了位于培养箱内部一端的培养皿与另一端的培养皿易接触不同含量的气体致使影响培养结果的问题。
[0025]具体的,分流组件8包括转动杆801、挡块802和转动板803;转动杆801穿设于气筒4顶部;其中,转动杆801内端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气筒4内底壁;挡块802固设于转动杆801上;其中,挡块802转动设于气筒4内,挡块802与导气管A2或导气管B3进气端口封闭配合;转动板803固设于转动杆801外端。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杆801、挡块802和转动板803,具有将导气管A2或导气管B3的进气端口按时间段封闭,依次从培养箱本体1两端通入混合气体,使得位于培养箱本体1两内部两端的培养皿基本接触相当的气体量的优点。
[0026]进一步的,挡块802采用扇形体结构设计。扇形体的挡块802外壁能够贴合气筒4内壁,对导气管A2或导气管B3的进气端口完全封闭,并且不影响连接管5向气筒4内通气。
[0027]再进一步的,定位组件9包括固定板901、连接杆903、L形板902、限位块905和弹簧904;固定板901固设于气筒4顶部;连接杆903固设于固定板901顶端;L形板902水平段套设
于连接杆903上;其中,L形板902竖直段与转动板803定位配合;限位块905固设于连接杆903顶端;弹簧904套设于限位块905与L形板902水平段之间的连接杆903上,弹簧904两端分别与述限位块905与L形板902水平段固定连接,弹簧904的弹性系数由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使用。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901、连接杆903、L形板902、限位块905和弹簧904,具有对转动调节后的挡块802定位,使得挡块802在对导气管A2或导气管B3的进气端口封闭时更稳定的优点,避免从连接管5通入的气体推动挡块802转动影响封闭效果。
[0028]值得说明的是,L形板902竖直端外侧设成斜面,方便转动板803推入将L形板902竖直端顶起,便于L形板902将转动板803定位。
[0029]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的装置,将转动板803顺时针转动,转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融气箱本体,所述融气箱本体进气端布置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进气端布置于所述融气箱本体出气端;导气管A,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一侧;导气管B,出气端布置于所述培养箱本体进气端另一侧;气筒,布置于所述导气管A进气端、所述导气管B进气端和所述连接管出气端之间;分流组件,布置于所述气筒内;两个定位组件,对称布置于所述气筒上;其中,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分流组件驱动部定位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式三气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包括:转动杆,穿设于所述气筒顶部;其中,所述转动杆内端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气筒内底壁;挡块,固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富元,卞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欧瑞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