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67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包括内部具有泵腔的泵体、设于泵体内的叶轮和设于泵体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泵体的前部设有进水口,泵体的顶部具有出水口,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腔分割成储液腔与增压腔的导流体,出水口与储液连通,叶轮位于增压腔内,导流体的终端固定有与叶轮同轴设置的扩散管,扩散管、第二喉管、第一喉管与增压腔连通,储液腔内固定有与第一喉管、第二喉管相连的中心喷嘴与环形喷嘴,环形喷嘴、中心喷嘴与第二喉管、第一喉管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流动损失小,有效保证其在较大流量范围内的稳定运行和适用性,并且可以提高射流泵的效率,降低流体的汽蚀风险。低流体的汽蚀风险。低流体的汽蚀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


[0001]本技术属于自吸泵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

技术介绍

[0002]射流自吸泵是由离心泵和射流泵组合而成,与气液混合式、水环轮式等自吸泵相比,射流自吸泵通过将叶轮进口管道和射流泵直接联结,将射流泵集成安放在泵体内部,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自吸高度较高。射流泵是一种利用高速流体作为工作动力,抽吸、运输流体的输送机械和混合反应设备,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家庭供水等场合。
[0003]根据射流泵喷嘴和吸入室位置的不同,射流泵可分为中心射流泵和环形射流泵两种类型。中心射流泵的喷嘴布置在其中心轴线处,被喉管管道环绕在喷嘴周围形成环形吸入室。环形射流泵的喷嘴和吸入室位置与中心射流泵相反,其喷嘴环绕在喉管管道周围,形成环形射流。
[0004]中心射流泵的喷嘴射流具有射流表面积小、喉管压降大和流动易分离等问题,因此,采用中心射流泵的射流自吸泵经常出现关死点扬程过高、高效区窄、大流量汽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以解决现有自吸泵效率低、高效区窄、大流量汽蚀等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包括内部具有泵腔的泵体、设于泵体内的叶轮和设于泵体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泵体的前部设有进水口,泵体的顶部具有出水口,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腔分割成储液腔与增压腔的导流体。/>[0008]所述出水口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叶轮位于增压腔内,所述导流体的终端固定有与叶轮同轴设置的扩散管。
[0009]所述增压腔与泵体内的扩散管、第二喉管、第一喉管连通,所述储液腔内固定有与第一喉管、第二喉管相连的中心喷嘴与环形喷嘴。
[0010]所述环形喷嘴、中心喷嘴与第二喉管、第一喉管同轴。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喷嘴与中心喷嘴倾角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中心喷嘴的直径小于第一喉管的直径。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喉管的直径小于第二喉管的直径。
[0014]优选的,所述电机直接固定连接在泵体的侧边,电机的主轴伸入至增压腔内,叶轮同轴固定在电机的主轴上。
[0015]优选的,所述环形喷嘴的倾角范围为0
°
~90
°
,所述扩散管的倾角范围为4
°
~10
°

所述中心喷嘴内壁倾角范围为30
°
~90
°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喉管直径与中心喷嘴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5~2.5。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喉管直径与第一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1.5。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喉管长度与第一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2。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喉管长度与第二喉管直径之比的范围为1~3。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基于中心射流和环形射流相结合的复合新型射流泵,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流动损失小,可有效保证其在较大流量范围内的稳定运行和适用性,可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和园林灌溉等场合。
[0022]本技术的高速射流与外部流体的接触面为中心射流的圆柱面和环形射流的内圆柱面,两者均兼顾,因此,增加高速射流与外部低压流体的接触面积,射流混合效果好,流体的扩散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可以提高射流泵的效率。
[0023]与目前使用较多的传统中心射流泵和环形射流泵相比较,本技术结构变化不大、所需部件增加不多,容易实现,因此复合射流泵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对单一采用中心射流泵的自吸泵,增加了环形射流泵,泵效率曲线平稳,可提高泵体的高效区范围。当前采用中心射流泵的自吸泵具有大流量汽蚀问题,本技术工作时,由于将环形射流泵与中心射流泵相结合,流体压力大,大大降低流体的汽蚀风险。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内部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包括内部具有泵腔的泵体1、设于泵体内的叶轮2和设于泵体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3,所述泵体的前部设有进水口4,泵体的顶部具有出水口5,所述的泵体1内设有用于将泵腔分割成储液腔6与增压腔7的导流体8,所述的出水口5与储液腔6连通,所述的叶轮2位于增压腔7内,所述导流体8的终端固定有与叶轮2同轴设置的扩散管9,所述的增压腔7与泵体1内的扩散管9、第二喉管10、第一喉管12连通,所述的储液腔6内固定有与第一喉管12、第二喉管10相连的中心喷嘴13与环形喷嘴11,所述的环形喷嘴11、中心喷嘴13与第二喉管10、第一喉管12同轴,所述的环形喷嘴11与中心喷嘴13倾角相同,所述的中心喷嘴13的直径小于第一喉管12的直径,第一喉管12的直径小于第二喉管10的直径。电机3直接固定连接在泵体的侧边,电机的主轴伸入至增压腔7内,叶轮同轴固定在电机的主轴上。
[0027]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中,环形喷嘴11的倾角B为0
°
~90
°
,优选为60
°
,扩散管9的倾角C为4
°
~10
°
优选为6
°
,中心喷嘴13内壁倾角A为30
°
~90
°
优选为60
°

[0028]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中,所述第一喉管12直径D1与中心喷嘴13直径Dn之比为1.5~2.5,优选为1.6,所述第二喉管10直径D2的轴向长度与第一喉管12直径D1之比为1~1.5,优选为1.2。
[0029]在上述的一种射复合流自吸泵中,所述第一喉管12长度L1与第一喉管12直径D1之比为1~2,优选为1,第二喉管10长度L2与第二喉管10直径D2之比为1~3,优选为1.3。
[003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在本技术提出的复合射流自吸泵运行时,外部低压流体从进水口进入到泵体1的内腔,经过中心喷嘴13、第一喉管12、环形喷嘴11、第二喉管10和扩散管9充满储液腔6和增压腔7,位于储液腔6内的部分高压液体通过中心喷嘴13、环形喷嘴11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与外部低压流体在喉管内通过复杂的卷吸运动进行射流混合,并带动外部低压流体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经过叶轮和导流体8的增压作用,从导流体8流入到储液腔6的高压流体一部分通过出水口流出,另一部分再次经中心、环形喷嘴形成射流混合现象,从而持续不断的带动外部低压流体进入叶轮,以形成持续流体的输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包括内部具有泵腔的泵体、设于泵体内的叶轮和设于泵体后部的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泵体的前部设有进水口,泵体的顶部具有出水口,泵体内设有用于将泵腔分割成储液腔与增压腔的导流体;所述出水口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叶轮位于增压腔内,所述导流体的终端固定有与叶轮同轴设置的扩散管;所述增压腔与泵体内的扩散管、第二喉管、第一喉管连通,所述储液腔内固定有与第一喉管、第二喉管相连的中心喷嘴与环形喷嘴;所述环形喷嘴、中心喷嘴与第二喉管、第一喉管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喷嘴与中心喷嘴倾角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喷嘴的直径小于第一喉管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喉管的直径小于第二喉管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射流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直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云张锁杨雪龙方凯跃朱陈兵周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韩杜科泵业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