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51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大了雷达系统的检测范围与开门危险区的重合度,提高了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的预警能力,降低了开门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翼开门汽车的普及,相较于传统汽车所导致的“开门碰撞”事故,翼开门汽车所导致的“开门碰撞”事故,也同样成为新的挑战。
[0003]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盲点辅助监测(BlindSpotMonitoring,BSM)系统作为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在驾驶员观察外后视镜准备变道时,通过外后视镜上的指示灯与仪表蜂鸣音警示车门周围的危险环境。
[0004]然而,由于安装于车辆后方的雷达的检测区域与开门碰撞的危险区差别很大,且由于翼开门的特殊性,从而使得BSM系统并无法判断翼开门汽车开门时的周围危险环境,BSM系统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开门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依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取车辆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静止或者处于熄火状态;
[0008]获取车辆的雷达系统采集的第一雷达数据,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包括左前雷达数据、右前雷达数据、左后雷达数据和右后雷达数据,其中,所述雷达系统包括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所述左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前侧,所述右前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前侧,所述左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左后侧,所述右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后侧;
[0009]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一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在开门碰撞危险;
[0010]若是,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进入预警状态。
[00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翼开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集成于车载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001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静止或者处于熄火状态;
[0013]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车辆的雷达系统采集的第一雷达数据,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包括左前雷达数据、右前雷达数据、左后雷达数据和右后雷达数据,其中,所述雷达系统包括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所述左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前侧,所述右前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前侧,所述左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左后侧,所述右后雷
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后侧;
[0014]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一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在开门碰撞危险;
[0015]若是,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进入预警状态。
[001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翼开门控制装置和雷达系统,其中:
[0017]所述智能翼开门控制装置集成于车载控制器,所述智能翼开门控制装置用于:
[0018]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静止或者处于熄火状态;
[0019]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车辆的雷达系统采集的第一雷达数据,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包括左前雷达数据、右前雷达数据、左后雷达数据和右后雷达数据;
[0020]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一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在开门碰撞危险;
[0021]若是,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进入预警状态;
[0022]所述雷达系统包括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所述左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前侧,所述右前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前侧,所述左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左后侧,所述右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后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3]通过增大了雷达系统的检测范围与开门危险区的重合度,提高了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的预警能力,降低了开门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流程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翼开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翼开门控制系统中包括车载控制器以及与车载控制器连接的雷达系统和警示系统。其中,车载控制器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的模块,示例性地,可以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雷达系统为进行数据采集的模块,由设置于车辆
外部的雷达构成,警示系统为进行开门碰撞危险预警的模块,由限制类执行器和警示类执行器构成。车载控制器可一方面可与雷达系统进行通信,用于获取雷达数据,另一方面可与警示系统,以向警示系统中的执行器发送控制指令。
[0030]本实施例中,车载控制器还可以与车内的其他控制器进行连接,以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速度信息、档位信息和点火状态等。
[0031]本实施例中,车载控制器还可以与车内的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例如,与设置在车门上的专用解锁按钮、车门把手以及主驾驶位的一键解锁开关连接,以识别车内乘员的主动开门意图。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雷达系统中包括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其中,左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前侧,右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右前侧,左后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后侧,右后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右后侧,用于从不同方位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障碍物的检测。其中,左前雷达的检测范围为车门左前侧的一个扇形检测区域,记为第一检测区域;右前雷达的检测范围为车门右前侧的一个扇形检测区域,记为第二检测区域;左后雷达的检测范围为车门右后侧的一个扇形检测区域,记为第三检测区域;右后雷达的检测范围为车门左后侧的一个扇形检测区域,记为第四检测区域。
[0033]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不停地对各自的检测区域进行数据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CAN总线上,车载控制器从CAN总线进行雷达数据的获取。
[0034]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雷达的数据采集频率,可选地,设置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翼开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静止或者处于熄火状态;获取车辆的雷达系统采集的第一雷达数据,所述第一雷达数据包括左前雷达数据、右前雷达数据、左后雷达数据和右后雷达数据,其中,所述雷达系统包括左前雷达、右前雷达、左后雷达和右后雷达,所述左前雷达设置在车门的左前侧,所述右前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前侧,所述左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左后侧,所述右后雷达设置在所述车门的右后侧;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一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存在开门碰撞危险;若是,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进入预警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二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高速运行状态;获取车辆的雷达系统采集的第二雷达数据;当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确定所述车辆处于高速运行状态,所述第二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的开门危险区中不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解除预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雷达数据确定所述车辆的开门危险区中不存在障碍物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雷达数据确定所述雷达系统的检测区域中不存在障碍物,且,采集所述第二雷达数据与采集第三雷达数据之间的时间差达到预设时长,所述预设时长是根据所述车辆上同侧两个雷达的探测角度、间距和所述障碍物的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三雷达数据是确定所述检测区域中存在障碍物的最后一组雷达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乘员位解锁机构发送的预警解除请求;根据所述预警解除请求,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解除预警;若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确定所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或低速运行状态下,且根据所述第一雷达数据确定所述雷达系统的检测区域中存在障碍物,则确定所述车辆存在开门碰撞危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警示系统进入预警状态包括:向所述门锁发送闭锁指令;执行所述闭锁指令,所述车辆的门锁进入不可开锁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忠蔡桥洪叶慎熙蔡华葛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甘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