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37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的可逆冷轧,主要是厚度≤2.0mm、宽度≥1350mm的规格304系不锈钢冷板轧制,具体为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其能消除了由于不同道次的板形控制方案不明确,轧制工艺、板形目标曲线选择不当,板形控制操作方法不完善导致冷硬板轧制板形合格率低问题,显著提升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板形控制水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方法:(1)不同道次板形控制方案;(2)轧机机型的选择;(3)轧制工艺规范;(4)板形目标曲线的选择;(5)板形控制操作规范。(5)板形控制操作规范。(5)板形控制操作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的可逆冷轧,主要是厚度≤2.0mm、宽度≥1350mm的规格304系不锈钢冷板轧制,具体为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宽幅薄规格300系冷硬板是太钢开发的重点特色产品,它具有宽度大、板形平直度高、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造木材模具、医药、汽车等行业,主要产品有热压模板、输送带、汽缸垫密封垫等,市场附加价值大,合同量逐年攀升,客户对表面、板形要求严格,生产难度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边浪、四分之一浪等复合板形缺陷,轧制板形一次合格率较低,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亟待提出一种便于现场操作的方法快速有效解决该问题。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项具有现场实际应用价值的轧制板形控制方法,快速、有效提升宽幅薄规格300系冷硬板轧制板形质量控制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不同道次板形控制:第一道次至成品前道次无四分之一浪板形缺陷,成品道次无边浪缺陷;步骤二:轧机机型的选择:可逆轧制的轧机机型选择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该轧机具有两套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即B、C支撑辊上配置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以及A、D支撑辊上配置的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步骤三:轧制工艺规范:总变形率控制在20

50%,变形率20

30%的轧制总道次为2

3道次,变形率30

40%的轧制总道次为4

5道次,40

50%的轧制总道次为5

7道次,首道次变形率控制18

20%,末道次变形率控制在3.5

7%;步骤四:板形目标曲线的选择:轧制总道次为2

3道次时,第一、二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两边上凸曲线,边部板形应力偏差值取10~30N/mm2,随着道次增加,边部板形值取值随之增加,成品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直线曲线,边部板形值取0N/mm2;轧制总道次>3道次时,第一、二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两边上凸曲线,边部板形应力偏差值取10~30N/mm2,随着道次增加,边部板形值取值随之增加,第2至成品前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直线曲线,边部板形值取0N/mm2,成品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两边下凹曲线,边部板形值取

10~

20N/mm2,随着道次增加,边部板形值取值随之减小;步骤五:板形控制操作规范:第一道次板形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的自动控制功能全部开启,第2至成品道次,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的A、D支撑辊的AS

U

Roll凸度自动控制系统关闭,并采用手动控制模式,根据板形仪显示板宽1/4处实际板形,手动调整A、D支撑辊的AS

U

Roll凸度控制系统中2、3或6、7装置行程的0

50%,实现轧制过程中I值≤8I。
[0006]步骤三的张力控制:第一道次的前单位张力为190

270N/mm2,前后单位张力差为100

170N/mm2,中间道次的前单位张力为220

290N/mm2,前后单位张力差为20

40N/mm2,成品道次的前单位张力为290

320N/mm2,前后单位张力差为25

35N/mm2。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建立不同道次板形控制方案,可以指导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机设备的选择、工艺与操作的优化,明确不同道次板形缺陷控制重点,保证成品道次轧后板形平直,不产生复合板形缺陷。
[0008]2.通过规范轧制工艺和板形目标曲线的选择,可以保证各道次轧制压力分配合理,轧制工艺和板形目标曲线匹配,保证各道次轧后板形平直,成品道次不会产生边浪缺陷。
[0009]3.通过轧机机型的选择以及板形控制操作规范,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第一至成品前道次四分之一浪形缺陷的产生。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后,成功解决了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合格率低问题,轧制板形合格率由先前85%提高到97%以上。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因轧制板形不合问题造成的改轧成本,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宽幅薄规格300系冷硬板冷轧各道次板形的目标曲线图(1)。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宽幅薄规格300系冷硬板冷轧各道次板形的目标曲线图(2)。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宽幅薄规格300系冷硬板冷轧各道次板形的目标曲线图(3)。
实施方式
[0015]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轧制板形合格率低的原因是对于不同板形缺陷在不同道次的控制方案不明确,轧制工艺、板形目标曲线选择不当,板形控制操作方法不完善导致边浪、四分之一浪等复合板形缺陷的产生。
[0016]根据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涉及了不同道次板形控制方案、轧机机型选择、轧制工艺、板形目标曲线、板形控制操作五个方面,系统性与实用性强,具体方法如下。
[0017](1)不同道次板形控制方案:第一道次至成品前道次控制四分之一浪板形缺陷的产生,成品道次控制边浪缺陷的产生。
[0018](2)轧机机型的选择:可逆轧制的轧机机型选择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型号为ZR21AN

65,该轧机具有两套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即B、C支撑辊上配置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以及A、D支撑辊上配置的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
[0019](3)轧制工艺规范:总变形率控制在20

50%,变形率20

30%的轧制总道次为2

3道次,变形率30

40%的轧制总道次为4

5道次,40

50%的轧制总道次为5

7道次,首道次变形率控制18

20%,末道次变形率控制在3.5

7%。张力工艺如下表。
[0020][0021](4)板形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幅薄规格300系不锈钢冷硬板轧制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不同道次板形控制:第一道次至成品前道次无四分之一浪板形缺陷,成品道次无边浪缺陷;步骤二:轧机机型的选择:可逆轧制的轧机机型选择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该轧机具有两套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即B、C支撑辊上配置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以及A、D支撑辊上配置的的AS

U

Roll凸度调整系统;步骤三:轧制工艺规范:总变形率控制在20

50%,变形率20

30%的轧制总道次为2

3道次,变形率30

40%的轧制总道次为4

5道次,40

50%的轧制总道次为5

7道次,首道次变形率控制18

20%,末道次变形率控制在3.5

7%;步骤四:板形目标曲线的选择:轧制总道次为2

3道次时,第一、二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两边上凸曲线,边部板形应力偏差值取10~30N/mm2,随着道次增加,边部板形值取值随之增加,成品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直线曲线,边部板形值取0N/mm2;轧制总道次>3道次时,第一、二道次板形目标曲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保功杨斌王德阳刘治宏莫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