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14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整体采用轮询机制,具体包括:通过电梯内外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外的第一人数和第二人数;实时判断若第一人数已达运载上限,电梯直接运行到目的层;实时判断若第一人数未到达运载上限,根据电梯外人数和召梯信号选择最优停靠层数,对最优停靠楼层数指派呼梯;实时排序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根据电梯群组的处理能力判断是否有电梯外等待人数达到高峰,优先派梯以保证最快时间运载最多人数;实时监测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当第二人数变为零后且持续预设时间后,判断该楼层放弃呼梯,取消该楼层的呼梯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梯的运送效率。电梯的运送效率。电梯的运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0003]目前,在智能建筑中,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电梯派梯方法主要参考电梯是否超载,呼梯的次数,这样存在以下的问题:当电梯没有超载,但最多只能再进1人时,而中间某一层外面明显有多人等待,而后面一层外面只有1人等待时,可以智能控制,提升运送效率;当有多人一起时,只有一人呼梯,这样呼梯的次数明显少于等待乘梯的人数,导致算法不准确,电梯的运送效率不高。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能够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和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升电梯的运送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包括:
[0007]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
[0008]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外的第二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外的第二人数;
[0009]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判断第一人数是否大于等于每台电梯的预设人数,若第一人数大于等于每台电梯的预设人数,则电梯直接运行到目的楼层;否则,根据第二人数和召梯信号选择最优停靠楼层数,对最优停靠楼层数指派呼梯;
[0010]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对电梯外的第二人数进行排序,并根据电梯群组的处理能力获取优先派梯楼层;
[0011]采取轮询机制实时监测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当发现停靠楼层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变为零后,判断第二人数持续保持为零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时间,若第二人数持续保持为零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则判断该停靠楼层放弃呼梯,取消该停靠楼层的召梯信号;否则,不取消该停靠楼层的召梯信号,维持该楼层继续为普通派梯楼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之前,还包括:
[0013]构建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多台电梯和多层电梯停靠楼层,每台电梯内安
装有第一摄像头,每层电梯停靠楼层的电梯外安装有多个第二摄像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轮询机制具体为:每秒获取一次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的视频流的图像。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具体包括:
[0016]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每台电梯内的第一图像;
[0017]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人像,以获取电梯内的第一人数。
[0018]进一步地,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外的第二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外的第二人数,具体包括:
[0019]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外的第二摄像头实时采集每台电梯外的第二图像;
[0020]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识别人像,以获取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外的第二人数。
[0021]进一步地,所述预设人数的获取方法具体为:基于载重数据估算每台电梯对应的预设人数。
[002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第二人数和召梯信号选择最优停靠楼层数,对最优停靠楼层数指派呼梯,具体包括:
[0023]根据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和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外的第二人数计算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内外的第三人数;
[0024]根据召梯信号选择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内外的第三人数中小于预设人数的最大第三人数,记录该停靠楼层号为最优停靠层数;
[0025]对最优停靠楼层数指派呼梯。
[0026]进一步地,所述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对电梯外的第二人数进行排序,并根据电梯群组的处理能力获取优先派梯楼层,具体包括:
[0027]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对电梯外的第二人数进行排序,以获取最大第二人数;
[0028]根据电梯群组的处理能力获取等待人数高峰值;
[0029]根据最大第二人数获取停靠楼层电梯外等待人数最大值,判断停靠楼层电梯外等待人数最大值是否大于等于等待人数高峰值,若停靠楼层电梯外等待人数最大值大于等于等待人数高峰值,则设定该停靠楼层为优先派梯楼层;否则,维持该楼层继续为普通派梯楼层。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所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梯内外的摄像头,可以精准的确定电梯内的已有人数以及呼梯层电梯外的等待乘梯人数,基于电梯内人数和电梯外人数完善电梯的派梯流程,减少了电梯外等待人数过少以及电梯停靠后无人使用的浪费时间,有助于提高电梯的运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获取电梯内人数和获取电梯外人数的结构框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内人数到达运载上限的流程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判断最优停靠层数指派呼梯的流程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外人数为零时取消该楼层呼梯的流程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40]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4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专利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外的第二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层停靠楼层的每台电梯外的第二人数;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判断第一人数是否大于等于每台电梯的预设人数,若第一人数大于等于每台电梯的预设人数,则电梯直接运行到目的楼层;否则,根据第二人数和召梯信号选择最优停靠楼层数,对最优停靠楼层数指派呼梯;采用轮询机制实时对电梯外的第二人数进行排序,并根据电梯群组的处理能力获取优先派梯楼层;采取轮询机制实时监测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当发现停靠楼层电梯外等待的第二人数变为零后,判断第二人数持续保持为零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时间,若第二人数持续保持为零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则判断该停靠楼层放弃呼梯,取消该停靠楼层的召梯信号;否则,不取消该停靠楼层的召梯信号,维持该楼层继续为普通派梯楼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之前,还包括:构建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多台电梯和多层电梯停靠楼层,每台电梯内安装有第一摄像头,每层电梯停靠楼层的电梯外安装有多个第二摄像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机制具体为:每秒获取一次第一摄像头或第二摄像头的视频流的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台电梯内的第一人数,具体包括: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内的第一摄像头实时采集每台电梯内的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人像,以获取电梯内的第一人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梯内外人数的提升电梯运送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轮询机制通过电梯外的第二摄像头实时获取每层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宁浙张强强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