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并混合形成混凝土浆料,浆料需为无明显石子不挂浆现象、微露石以及无明显泌水或泌浆性能的混凝土拌合物;S2、浇筑模板的安装;S3、混凝土浇筑;S4、混凝土拆模;S5、混凝土养护。通过特殊原料制备的混凝土浆料,制备出的混凝土的整体密度更加均匀,可以起到起到抗裂防渗效果,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开裂效果,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步骤使得制备出的混凝土的质量更加可控,避免出现较大裂缝。避免出现较大裂缝。避免出现较大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弹性变形的现象,即“徐变变形”,在工程上“徐变变形”具有强度大、变形程度较大等特点,所以当混凝土结构发生“徐变变形”时,其内部质点将会发生滑移运动,降低混凝土内部约束力,同时其内部温度也会逐渐降低,致使混凝土的预应力减少,使整个建筑工程结构产生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裂缝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裂缝问题。
[0003]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设计阶段不合理产生的裂缝;施工过程不严谨产生的裂缝;使用不合理产生的裂缝。裂缝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因此必须做好裂缝预防工作;
[0004]非结构性裂缝是因混凝土变形产生的,这种裂缝的产生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或者是日积月累的影响下逐渐发生变形。非结构性裂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0005]干燥收缩裂缝:收缩裂缝是湿度不断变化而造成的,当建筑物所处的环境较为湿度,建筑物中混凝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就促使建筑物发生膨胀现象。当遇到阳光暴晒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快速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细小的裂纹;
[0006]塑性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大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裂缝;
[0007]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保证每日温度数值、室内外的温度数值或者昼夜的温度差完全一致,由此可见,温度裂缝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在温度变化极端的天气下,裂缝产生的速度,数量都会增加,而这些裂缝将影响建筑安全,正常情况下夏天比冬天出现的裂缝要小。
[0008]混凝土搅拌过程是一个散热过程,如果混凝土中的热量无法挥发,水泥的温度会持续加高,在进行浇筑工作时混凝土在模板中逐渐凝固,其热量也会下降,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如果白天的温度高,夜晚的温度低,混凝土在白天将无法散热,持续的高温在凝固过程中迅速下降,产生裂缝的程度和可能性也会不断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混凝土搅拌过程是一个散热过程,如果混凝土中的热量无法挥发,水泥的温度会持续加高,在进行浇筑工作时混凝土在模板中逐渐凝固,其热量也会下降,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如果白天的温度高,夜晚的温度低,混凝土在白天将无法散热,持续的高温在凝固过程中迅速下降,产生裂缝的程度和可能性也会不断加大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并混合形成混凝土浆料,浆料需为无明显石子不挂浆现象、微露石以及无明显泌水或泌浆性能的混凝土拌合物;
[0012]S2、浇筑模板的安装;
[0013]S3、混凝土浇筑,根据具体的施工图纸将混凝土浆料铺设在地基上,形成待浇筑结构,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之后进行利用平板振捣器分层振捣,同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浇筑前设置带有测温元件的钢筋网,设置供水降温装置,进行循环泵水降温,初凝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粗糙处理;
[0014]S4、混凝土拆模,将模板以及供水降温装置拆除,进行防风保湿养护,防风保湿养护时间不短于10d;
[0015]S5、混凝土养护,搭设养护结构,同时根据测温元件提供的数据进行保温保湿作业。
[0016]所述混凝土的配比具体为:水泥900
‑
1000份、黏土800
‑
900份、骨料500
‑
700份、酚醛纤维50
‑
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5
‑
10份、清水150
‑
160份、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5
‑
8份、偏铝酸钠速凝剂7
‑
10份、柠檬酸
‑
壳聚糖粘合剂10
‑
15份、合成纤维15
‑
20份和硅藻土粉5份。其中还可加入用于吸热用于的功能化改性有机硅微球,功能化改性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工艺为:
[0017]将1~2g二水合草酸溶于600mL蒸馏水中,向其溶液内加入0.5~1g的有机硅球,在室温下向0.5~1g三聚氰胺中加入40mL二甲基亚砜,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搅拌的状态下将草酸
‑
改性有机硅球悬浮液缓缓加入到三聚氰胺溶液中,三聚氰胺与草酸的摩尔比为(1~2):(2~6),继续搅拌同时超声震荡1h后,用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6~8h,制得功能化改性有机硅微球。在有机硅微球表面修饰有三聚氰胺和草酸形成且带有多个Si
‑
O
‑
C键的薄膜片状结构,适于在水泥发生吸热反应其中会与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得到钙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水泥在凝固过程中的水化热,同时由于该种薄膜片状结构在与钙离子络合后得到网状锚固结构,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问题,增加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抗裂性能。
[0018]所述浇筑作业采用分层布料的方法进行浇筑,在8℃~30℃之间施工,施工期间12h内最大温差不超过8℃,且持续温度记录并进行温度控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和温度应变进行监测并记录;若发现内外温差超过25℃,应增加保温覆盖,振捣器在实施振捣工作时移动间距应当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3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
[0019]所述混凝土养护工作包括喷水养护、涂覆养护剂和粘贴塑料薄膜,待养护剂固化后拆除塑料薄膜。
[0020]所述混凝土的配比步骤为:先将水泥和水加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再将骨料均匀加入搅拌设备中混合搅拌,然后将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同时加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获得防裂混凝土浆料。
[0021]所述养护剂采用淀粉、十水碳酸钠、芒硝和石英粉制成,所述合成纤维采用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所述水泥的种类为P
·
042.5水泥或低水化热水泥。
[0022]所述供水降温装置包括水箱和循环水泵、冷却管,循环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的两个接口安装有两组供水管,两组供水管上安装有蒸发器,
供水管与冷却管两端相连通,冷却管通过钩件安装于钢筋网上,蒸发器的出口通过铜管连接有压缩机、进口通过铜管和膨胀阀和冷凝器出口连通,冷凝器的进口通过铜管和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冷凝器位于水箱内部,测温元件测得内部温度经控制器适时控制四通换向阀在5s~65s切换一次方向。
[0023]通过设置双向循环切换冷却管供给冷却水的方向,确保混凝土内得到有效地且均匀的完成降温处理,同时增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使得进出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水温度,利用冷却水温度可以通过测温元件能够经测温元件进一步确保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并混合形成混凝土浆料,浆料需为无明显石子不挂浆现象、微露石以及无明显泌水或泌浆性能的混凝土拌合物;S2、浇筑模板的安装;S3、混凝土浇筑,根据具体的施工图纸将混凝土浆料铺设在地基上,形成待浇筑结构,浇筑前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之后进行利用平板振捣器分层振捣,同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浇筑前设置带有测温元件的钢筋网,设置供水降温装置,进行循环泵水降温,初凝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粗糙处理;S4、混凝土拆模,将模板以及供水降温装置拆除,进行防风保湿养护,防风保湿养护时间不短于10d;S5、混凝土养护,搭设养护结构,同时根据测温元件提供的数据进行保温保湿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配比具体为:水泥900
‑
1000份、黏土800
‑
900份、骨料500
‑
700份、酚醛纤维50
‑
7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5
‑
10份、清水150
‑
160份、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5
‑
8份、偏铝酸钠速凝剂7
‑
10份、柠檬酸
‑
壳聚糖粘合剂10
‑
15份、合成纤维15
‑
20份和硅藻土粉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作业采用分层布料的方法进行浇筑,在8
°
C~30℃之间施工,施工期间12h内最大温差不超过8℃,且持续温度记录并进行温度控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和温度应变进行监测并记录;若发现内外温差超过25℃,应增加保温覆盖,振捣器在实施振捣工作时移动间距应当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3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东锋,吴德学,郭家妍,徐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