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04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包括击打装置及支撑架,击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及击打组件,动力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座及盖板,盖板与连接座之间构成有进气腔,连接座内设有分别与进气腔接通的第一过气流道、第二过气流道,第一过气流道、第二过气流道之间设有出气流道,活塞设有驱动杆,进气腔内滑动设有滑块,滑块与连接座之间形成有出气腔,滑块侧面设有导向杆,支撑架上还铰接有传动件,传动件与导向杆铰接,驱动杆上设有控制块,驱动杆驱动击打组件往复运动并对回转窑壁进行击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利用回转窑产生的高温热气对回转窑内壁进行除垢,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0003]当回转窑进行旋转煅烧时,在煅烧水泥等粘性物质时,回转筒的内壁经常会粘有大量物料,长期如此,不仅会影响回转窑的煅烧过程,还会使得回转筒的传质传热受阻,影响其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用以解决回转窑内壁粘接大量物料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能利用回转窑产生的高温热气对回转窑内壁进行除垢,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包括安装于回转窑侧壁上的击打装置及支撑架,所述击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及击打组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座及盖板,底座固定于支撑架上,底座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适配的活塞,连接座固定于与盖板之间,盖板与连接座之间构成有进气腔,盖板上设有用于向进气腔导入回转窑热气的进气管,连接座内设有分别与进气腔接通的第一过气流道、第二过气流道,第一过气流道、第二过气流道之间设有出气流道,第一过气流道与活塞一侧的第一空腔接通,第二过气流道与活塞另一侧的第二空腔接通,活塞一侧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部的驱动杆,进气腔内滑动设有滑块,滑块与连接座之间形成有出气腔,滑块侧面连接有延伸至盖板外侧的导向杆,支撑架上还铰接有传动件,传动件与导向杆铰接,驱动杆上设有用于控制传动件驱动导向杆横向移动并通过滑块控制热气交替进入第一过气流道、第二过气流道以及排气的控制块,驱动杆驱动击打组件往复运动并对回转窑壁进行击打。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转窑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动力装置,支撑架的侧面设有击打组件,回转窑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热气,内部具有废气、水蒸气等物质,为了提高对高温热气的循环利用,将高温热气通过进气管引入到驱动装置内,作为其动力源,实际中,可以在进气管前端设置增压泵以提高高温热气的压力,高温热气进入进气腔内后,初始状态下,经第一过气流道进入到第一空腔内,随着高温热气的增大,内部压力增大,推动活塞向第二空腔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二空腔的容积,活塞同时带动驱动杆移动并接触击打组件,此时驱动杆上的控制块与传动件接触后继续跟随驱动杆移
动,此时导向杆在传动件作用下横向移动并推动滑块滑动,将进气腔与第一过气流道之间的气路阻断,让第一过气流道与出气接通,同时第二过气流道与进气腔接通,高温热气通过第二过气流道进入到第二空腔内,随着第二空腔内的高温热气逐渐增多,气压变大,高温热气推动活塞向第一空腔方向移动,将做功后的气体从第一过气流道挤压到出气腔,并从出气流道排出,活塞并带动驱动杆反向移动,击打组件复位,实现对回转窑的外壁的撞击,进而使粘在回转窑内壁上物料因振动掉落下来,当控制块跟随驱动杆移动至与传动件接触后并继续横移,使得传动件带动导向杆反向移动,再次让第一过气流道与进气腔接通,第二过气流道与出气腔接通,第一空腔内再次进入导量高温热气,驱动活塞将第二空腔内做功后的气体挤压到出气腔,如此循环,实现击打组件往复击打回转窑外壁的目的,进而达到除垢的目的,避免回转窑内壁粘接大量物料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本方案能有效循环利用回转窑产生的高温热气,并对回转窑内壁进行除垢,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与支撑架铰接,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均与导向杆铰接,控制块位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之间,活塞带动控制块接触第一推杆并带动导向杆横向移动时,第一过气流道接通第一空腔、进气腔,第二过气流道与出气腔、出气流道接通;活塞带动控制块接触第二推杆并带动导向杆横向移动时,第一过气流道与出气腔、出气流道接通,第二过气流道接通第二空腔、进气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块为方块形,控制块固定与驱动杆上,控制块上设有便于接触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凸杆,凸杆与两推杆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击打组件包括击打锤和连接杆,击打锤竖向固定于连接杆一端,连接杆另一端与回转窑侧壁转动连接,以转动连接处为分隔点,连接杆的重心位于具有击打锤的一侧,连接杆左端的高度小于右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位于分隔点左侧的重量是右侧重量的5

10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窑侧壁上焊接有两安装座,连接杆两侧设有用于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转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顶面设有位于分隔点右侧的装配槽,装配槽的尺寸大于驱动杆的尺寸。
[0014]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槽内壁固定有橡胶层或者聚氨酯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流量阀,出气流道与外部的出气管连接,出气管尾部设有净化箱,净化箱内间隔分布有活性炭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与底座侧壁之间具有密封圈,导向杆与盖板侧壁之间具有密封圈。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中,初始状态下,高温热气进入进气腔内后,经第一过气流道进入到第一空腔内,随着高温热气的增大,内部压力增大,推动活塞向第二空腔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二空腔的容积,活塞同时带动驱动杆移动并接触击打组件,此时驱动杆上的控制块与传动件接触后继续跟随驱动杆移动,此时导向杆在传动件作用下横向移动并推动滑块滑动,将进气腔与第一过气流道之间的气路阻断,让第一过气流道与出气接通,同时第二过气流道与进气腔接通,高温热气通过第二过气流道进入到第二空腔内,随着第二空腔内的高温热气逐渐增多,气压变大,高温热气推动活塞向第一空腔方向移动,将做功后的气体从第一过
气流道挤压到出气腔,并从出气流道排出,活塞并带动驱动杆反向移动,击打组件复位,实现对回转窑的外壁的撞击,进而使粘在回转窑内壁上物料因振动掉落下来,当控制块跟随驱动杆移动至与传动件接触后并继续横移,使得传动件带动导向杆反向移动,再次让第一过气流道与进气腔接通,第二过气流道与出气腔接通,第一空腔内再次进入导量高温热气,驱动活塞将第二空腔内做功后的气体挤压到出气腔,如此循环,实现击打组件往复击打回转窑外壁的目的,进而达到除垢的目的,避免回转窑内壁粘接大量物料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本方案能有效循环利用回转窑产生的高温热气,并对回转窑内壁进行除垢,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击打锤准备击打回转窑外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击打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回转窑(1)侧壁上的击打装置及支撑架(2),所述击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4)及击打组件,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底座(29)、连接座(27)及盖板(17),底座(29)固定于支撑架(2)上,底座(29)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适配的活塞(25),连接座(27)固定于与盖板(17)之间,盖板(17)与连接座(27)之间构成有进气腔(16),盖板(17)上设有用于向进气腔(16)导入回转窑(1)热气的进气管(11),连接座(27)内设有分别与进气腔(16)接通的第一过气流道(30)、第二过气流道(18),第一过气流道(30)、第二过气流道(18)之间设有出气流道(26),第一过气流道(30)与活塞(25)一侧的第一空腔(28)接通,第二过气流道(18)与活塞(25)另一侧的第二空腔(24)接通,活塞(25)一侧连接有延伸至底座(29)外部的驱动杆(23),进气腔(16)内滑动设有滑块(32),滑块(32)与连接座(27)之间形成有出气腔(12),滑块(32)侧面连接有延伸至盖板(17)外侧的导向杆(20),支撑架(2)上还铰接有传动件(8),传动件(8)与导向杆(20)铰接,驱动杆(23)上设有用于控制传动件(8)驱动导向杆(20)横向移动并通过滑块(32)控制热气交替进入第一过气流道(30)、第二过气流道(18)以及排气的控制块(3),驱动杆(23)驱动击打组件往复运动并对回转窑(1)壁进行击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回转窑热气驱动的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8)包括第一推杆(19)、第二推杆(21),第一推杆(19)、第二推杆(21)与支撑架(2)铰接,第一推杆(19)、第二推杆(21)的一端均与导向杆(20)铰接,控制块(3)位于第一推杆(19)、第二推杆(21)之间,活塞(25)带动控制块(3)接触第一推杆(19)并带动导向杆(20)横向移动时,第一过气流道(30)接通第一空腔(28)、进气腔(16),第二过气流道(18)与出气腔(12)、出气流道(26)接通;活塞(25)带动控制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潇邓超杨卓华李俟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洁嘉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