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及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770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如下组成部分:第一成像组件,在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远操作端成像;第二成像组件,在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近操作端成像;输送组件,用于收束支架;支架,布置在第一成像组件和第二成像组件之间,随输送组件抵达目标区域处后脱离输送组件并膨胀扩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支架以及梗阻部位精确定位,大幅降低了支架植入的临床操作难度。大幅降低了支架植入的临床操作难度。大幅降低了支架植入的临床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梗阻是因活体内恶性肿瘤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等所引起的病情,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随着肿瘤的增长会导致腔道狭窄梗阻,肿瘤伴随急性梗阻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对于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评估与处理,会导致电解质平衡紊乱、肠坏死、细菌移位甚至死亡;又例如,恶性胃流出道梗阻是在增大或转移地肿瘤压迫下,胃流出道(包括胃远端和十二指肠)发生梗阻,会导致上腹部疼痛、餐后呕吐、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以及早饱和体重下降,进而造成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加速患者死亡;还例如,因胆管、胆囊、胰腺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会导致患者肝功能迅速恶化,并引发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肾衰竭,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上必须快速地解除梗阻症状。
[0003]现阶段急诊外科手术是解除肠梗阻的常用方法,但是手术并发症较高,且一期吻合率下降,因此具备优良条件的医院通常采用置入支架的方式解除梗阻以恢复机体功能。虽然姑息性支架置入术本身并不能使患者生存期获益,但是因其可以更早地进行化疗从而间接使肿瘤分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因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治愈的肿瘤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术,会使患者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能更快恢复经口饮食,具有更低的造瘘率,以及更短的术后住院天数,因此支架置入一方面可以缓解手术不可治愈性的梗阻,另一方面支架置入作为手术的过渡治疗,可以避免展开急诊两期手术,可以进行术前分期,优化患者的身体状态。因此,支架置入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值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同时可为肿瘤潜在可切除患者限期手术创造条件,可充分发挥其无创、快速、便捷的临床优势。
[0004]在目前的支架置入术中,使支架能够顺利地通过狭窄段并正确地放置支架至狭窄段对于手术成功非常的重要,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与梗阻程度、梗阻部位及操作者经验等有关系。比如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肠镜、胃镜、胆道镜等操作技术,而这些对于急诊医生而言是非常欠缺的;又比如,临床上如果支架置入导丝插入过深,支架产生的持续的径向力可能会导致腔道的损伤以及支架两端侵蚀腔壁可导致腔道穿孔,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目前在我国支架的置入部分可以在内镜下完成,但在术中需要使用大型设备比如胃肠机来透视支架的位置,因此对医疗的硬件要求较高,术中单向定位对于狭窄段而言定位依然存在困难,且不容易满足急诊中操作简便、快速手术的需求。
[0005]因此,如何减少由于狭窄部位和支架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并发症,克服现有应用的局限性,进一步降低急诊科临床操作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
统。本专利技术可对支架以及梗阻部位精确定位,大幅降低了支架植入的临床操作难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0009]第一成像组件,在腔道内的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远操作端成像;
[0010]第二成像组件,在腔道内的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近操作端成像;
[0011]输送组件,用于收束支架;
[0012]支架,布置在第一成像组件和第二成像组件之间,随输送组件抵达目标区域处后脱离输送组件并膨胀扩张。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架同轴套设在鞘芯外或被收束于鞘芯内,具备支架输送器功能的鞘芯即为输送组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芯的外壁上,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鞘芯外同轴套设有鞘管,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管的外壁上,鞘芯与鞘管沿鞘芯轴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二成像组件与支架之间的间距,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鞘芯内部或鞘芯表面沿鞘芯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道供软镜插入,软镜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软镜与鞘芯沿鞘芯轴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一成像组件与支架之间的间距,第一成像组件可延伸至鞘芯外后弯折以改变成像方向。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软镜内布置有用于引导软镜沿腔道推送的导丝,软镜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鞘芯内布置有可沿鞘芯径向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式摄像头,伸缩式摄像头的镜头可转动以改变成像方向,且镜头的转动轴线与鞘芯的轴线彼此垂直,伸缩式摄像头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鞘芯内布置有用于引导鞘芯沿腔道推送的导丝,鞘芯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芯的外壁上,第一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相反。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鞘芯内布置有用于引导鞘芯沿腔道推送的导丝,鞘芯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输送组件为可弯折的软镜,支架同轴套设在软镜外,软镜上至少其中一段具备支架输送器功能,以使得支架可同轴套设固定在软镜外;软镜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第一成像组件可弯折以改变成像方向。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软镜外同轴套设有鞘管,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管的外管壁上,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鞘管与软镜之间存在供支架通过的环状间隙,软镜可沿鞘管的管腔产生推送动作,以调节第一成像组件与第二成像组件之间的间距。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软镜的外管壁上,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软镜内布置有用于引导软镜沿腔道推送的导丝,软
镜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架为塑料支架、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非覆膜支架、部分覆膜支架、覆膜支架中的其中一种。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成像组件和/或第二成像组件包括成像镜头以及用于为成像镜头的成像部位提高光照强度的光源。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成像镜头为CCD镜头或CMOS镜头,光源为至少一组LED灯。
[0029]第一成像组件以及第二成像组件的动力源来自于线缆供电或电池供电;第一成像组件以及第二成像组件通过线缆或无线遥控的方式控制启动。
[0030]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将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输送至目标区域,调整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部分:第一成像组件,在腔道内的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远操作端成像;第二成像组件,在腔道内的目标区域外对目标区域的近操作端成像;输送组件,用于收束支架;支架,布置在第一成像组件和第二成像组件之间,随输送组件抵达目标区域处后脱离输送组件并膨胀扩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同轴套设在鞘芯外或被收束于鞘芯内,具备支架输送器功能的鞘芯即为输送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芯的外壁上,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鞘芯外同轴套设有鞘管,第二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管的外壁上,鞘芯与鞘管沿鞘芯轴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二成像组件与支架之间的间距,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支架的输送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鞘芯内部或鞘芯表面沿鞘芯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道供软镜插入,软镜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软镜与鞘芯沿鞘芯轴向滑动配合,以调节第一成像组件与支架之间的间距,第一成像组件可延伸至鞘芯外后弯折以改变成像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软镜内布置有用于引导软镜沿腔道推送的导丝,软镜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鞘芯内布置有可沿鞘芯径向产生伸缩动作的伸缩式摄像头,伸缩式摄像头的镜头可转动以改变成像方向,且镜头的转动轴线与鞘芯的轴线彼此垂直,伸缩式摄像头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鞘芯内布置有用于引导鞘芯沿腔道推送的导丝,鞘芯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成像组件一体式或可拆卸式地固定在鞘芯的外壁上,第一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与第二成像组件的成像方向相反。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鞘芯内布置有用于引导鞘芯沿腔道推送的导丝,鞘芯可自腔道单独移出以使得导丝留置于腔道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支架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组件为可弯折的软镜,支架同轴套设在软镜外,软镜上至少其中一段具备支架输送器功能,以使得支架可同轴套设固定在软镜外;软镜的镜头即为第一成像组件,第一成像组件可弯折以改变成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兵李富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可映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