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61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属于复合工艺技术领域,该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通过放料机构实现多个坯布的放置,以便于坯布进行热压;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吸附材料与粘合剂的混合,以便于撒至坯布上进行粘接;通过热压机构实现胚布与吸附材料的热压复合,以便于多层坯布和吸附材料的形成复合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待复合热压的面料胚布放置于受压板上,通过热压机构中的气缸启动,能够推动滑动座向上移动,滑动座带动受压板移动,并与热压板的底部接触并进行挤压,同时加热丝发热使得热压板的温度变高,从而完成热压的效果,制得具备吸附功能面料,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面料热压复合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工艺
,具体涉及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高效物理吸附材料,一般具有层次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与被吸附质尺寸相当的孔洞和表面进行有效的吸附,对一般的被吸附质材料而言,适合的孔洞一般在0.1

5nm(微孔或小介孔)之间,这个尺寸落在通过气体吸脱附测算比表面积的范围内,在环保吸附领域,无论是气相还是液相的,通常是通过构建无纺布包覆的吸附材料颗粒来进行吸附。在干式复合工艺中,通过把粘合剂涂布到一层薄膜上,再与另一层薄膜热压贴合成复合薄膜,即可使得面料复合工艺的完成。
[0003]在现有技术中,当吸附面料在制备过程时,通常将内层坯布包裹吸附材料然后通过外层胚布进行包裹,完成吸附面料的制备,然而在复合工艺时,要么通过人工复合,但是这样的方式较慢,而且由于复合时需要热压,人工复合热压时,安全系数较低,但是现有的热压设备较为复杂,不仅成本过高,而且热压时操作繁琐,无法快速热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复合工艺时,要么通过人工复合,但是这样的方式较慢,而且由于复合时需要热压,人工复合热压时,安全系数较低,但是现有的热压设备较为复杂,不仅成本过高,而且热压时操作繁琐,无法快速热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通过放料机构实现多个坯布的放置,以便于坯布进行热压;
[0008]S2、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吸附材料与粘合剂的混合,以便于撒至坯布上进行粘接;
[0009]S3、通过热压机构实现胚布与吸附材料的热压复合,以便于多层坯布和吸附材料的形成复合面料;
[0010]S4、通过拨料机构实现热压后的复合面料的移动,以便于复合面料降温;
[0011]S5、通过降温机构实现复合面料的降温,以便于复合面料快速达到室温;
[0012]S6、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动力的提供,以便于控制搅拌机构和冷却机构的运行。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
[0014]底座,设置于地面;
[0015]支撑杆,其设有多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处;
[0016]加热箱,其底部为开口,所述加热箱的顶壁与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
[0017]滑动座,通过多个导向孔滑动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圆周表面,所述滑动座的顶部设有槽口,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加热箱内;
[0018]受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槽口内;
[0019]限位部件,与所述受压板连接以实现其作直线运动并始终位于所述滑动座上的槽口内;
[0020]把手槽,开设于所述滑动座的一侧端;以及
[0021]把手,固定于所述受压板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把手槽内。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部件包括:
[0023]限位槽,其设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滑动座顶部槽口的两侧内壁上;
[0024]限位块,其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受压板的两侧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0026]搅拌桶,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一侧端;
[0027]进料板,固定于所述搅拌桶的圆周表面上部,且所述进料板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搅拌桶内;
[0028]第二转轴,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搅拌桶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活动贯穿所述搅拌桶的顶壁并向下延伸;
[0029]搅拌叶,其设有多个,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表面上;
[0030]软管,固定于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并与所述搅拌桶连通;
[0031]阀门,固定设置于所述软管上;以及
[0032]收纳部件,用于将软管的尾部收纳固定。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收纳部件包括:
[0034]收纳杆,固定于所述软管末端的圆周表面上;
[0035]收纳座,其顶部设有与所述软管和收纳杆相匹配的缺口,所述收纳杆嵌入所述收纳座顶部的缺口内。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3中,所述热压机构包括:
[0037]热压板,其顶部为开口,通过四个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内部;
[0038]加热丝,固定于所述热压板内;
[0039]控制面板,与所述加热丝电性连接;以及
[0040]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气缸的顶部与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固定。
[004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4中,所述拨料机构包括:
[0042]挂钩,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一侧端;
[0043]推板,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的顶部;
[0044]推杆,固定于所述推板的一端并活动套设于所述挂钩上;
[0045]存储柜,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以及
[0046]降温板,固定于所述存储柜的顶部并与所述滑动座的顶部齐平。
[004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5中,所述降温机构包括:
[0048]支撑套环,其设有两个,均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一侧端;
[0049]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套环内;以及
[0050]扇叶,其设有多个,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周表面底部。
[005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S6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52]电机座,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机座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位于下侧的所述
电机座固定于所述加热箱的顶部;
[0053]伺服电机,固定于位于上侧所述电机座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下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以及
[0054]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连接以实现两者进行转动。
[005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传动部件均包括:
[0056]工字轮,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工字轮均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圆周表面上并上下错开分布,另外两个所述工字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圆周表面上并上下错开分布;以及
[0057]皮带,其设有两个,分别传动连接于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两个所述工字轮的圆周表面之间。
[005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待复合热压的面料胚布放置于受压板上,通过热压机构中的气缸启动,能够推动滑动座向上移动,滑动座带动受压板移动,并与热压板的底部接触并进行挤压,同时加热丝发热使得热压板的温度变高,从而完成热压的效果,制得具备吸附功能面料,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面料热压复合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60]2、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放料机构实现多个坯布的放置,以便于坯布进行热压;S2、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吸附材料与粘合剂的混合,以便于撒至坯布上进行粘接;S3、通过热压机构实现胚布与吸附材料的热压复合,以便于多层坯布和吸附材料的形成复合面料;S4、通过拨料机构实现热压后的复合面料的移动,以便于复合面料降温;S5、通过降温机构实现复合面料的降温,以便于复合面料快速达到室温;S6、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动力的提供,以便于控制搅拌机构和冷却机构的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底座(1),设置于地面;支撑杆(2),其设有多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加热箱(3),其底部为开口,所述加热箱(3)的顶壁与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均固定;滑动座(12),通过多个导向孔(14)滑动连接于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圆周表面,所述滑动座(12)的顶部设有槽口,所述滑动座(12)滑动连接于所述加热箱(3)内;受压板(13),滑动连接于所述槽口内;限位部件,与所述受压板(13)连接以实现其作直线运动并始终位于所述滑动座(12)上的槽口内;把手槽(122),开设于所述滑动座(12)的一侧端;以及把手(132),固定于所述受压板(13)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把手槽(12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槽(121),其设有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滑动座(12)顶部槽口的两侧内壁上;限位块(131),其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受压板(13)的两侧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块(13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12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16),固定于所述加热箱(3)的一侧端;进料板(167),固定于所述搅拌桶(16)的圆周表面上部,且所述进料板(167)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搅拌桶(16)内;第二转轴(161),其转动连接于所述搅拌桶(16)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转轴(161)的底部活动贯穿所述搅拌桶(16)的顶壁并向下延伸;搅拌叶(162),其设有多个,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161)的圆周表面上;软管(163),固定于所述搅拌桶(16)的底部并与所述搅拌桶(16)连通;阀门(164),固定设置于所述软管(163)上;以及收纳部件,用于将软管(163)的尾部收纳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材料的多层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蒙飞罗映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蒙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