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分油器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5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分油器及压缩机,消音分油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筒体和端盖,筒体内具有消音腔,消音腔用于消除进入其内部的流体产生的噪音;筒体与端盖之间具有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消音腔的出口与第一分离腔的入口连通,第一分离腔的出口与第二分离腔的入口连通。流体沿第一分离腔的侧壁流动,通过离心力将流体中的油分离出,一部分油吸附在第一分离腔的侧壁上,第一分离腔输出的流体进入第二分离腔,流体沿第二分离腔的侧壁流动,通过离心力将流体中的油进一步分离出,油因为液体的张力吸附在第二分离腔的侧壁上。流体在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内经过两级油气分离后,从第二分离腔排出的流体含油量较少,消音和油气分离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分油器及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分油器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压缩机排气空腔的空间占相对较小,排气携带的冷冻油制冷剂在排气腔中未能有效逗留分离并沉积就被带离压缩机。即便在排气出口处安装旋风油气分离器,能有效分离出部分润滑油,但随运转频率的升高,在高速高流量下,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又被高速搅动带离出压缩机的占比相比油分器分离出来占比大,影响了油气分离器分离润滑油的效果。静涡盘的排气出口空腔狭小,也会造成较大的排气脉动产生排气噪音,影响压缩机音质体感。
[0003]因此,需要一个用于压缩机上可有效改善排油效果、降低噪音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分油器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噪声大且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分油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内具有消音腔,所述消音腔用于消除进入其内部的流体产生的噪音;所述筒体与所述端盖之间具有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消音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分离腔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分离腔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分别引导位于其内部的流体沿内壁流动,以使流体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消音腔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伞状,所述消音腔包括相互连通的伞头腔和伞柄腔,所述伞头腔的伞头截面的一部分边线为弧线,所述伞柄腔的伞柄截面为矩形,所述伞头截面和所述伞柄截通过弧线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消音腔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消音腔的轴向两端,所述伞头腔的容积大于所述伞柄腔的容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腔具有第一弧形内壁,所述第一弧形内壁引导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腔内的流体流动,所述第二分离腔具有第二弧形内壁,所述第二弧形内壁引导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内的流体流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腔具有止挡壁,所述第一分离腔的入口朝向所述止挡壁,所述止挡壁和所述第一弧形内壁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消音腔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内壁和所述第二弧形内壁之间;其中,所述止挡壁、所述第一弧形内壁和所述第二弧形内壁依次引导流体转向。
[0010]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具有连通通道,所述消音腔通过所述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所述筒体内具有导流通道,或所述端盖内具有导流通道,或所述筒体和所述端盖之间具有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分离腔通过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第
二分离腔的侧壁具有排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消音筒和容纳筒,所述消音筒具有所述消音腔,所述消音筒、所述容纳筒和所述端盖之间具有所述第一分离腔、所述第二分离腔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分离腔通过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消音筒的底壁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将所述消音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固定环、固定块,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与所述容纳筒的内壁配合,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消音筒抵接,所述固定块的端面、所述消音筒的外壁和所述容纳筒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分离腔;所述筒体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盘、消音筒和分隔块,所述消音腔设置在所述底盘和所述消音筒内,所述消音筒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内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将所述消音腔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所述分隔块设置在所述消音筒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所述连通通道位于所述分隔块朝向所述第一分离腔的一侧;所述消音筒的外壁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筒状结构,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底盘和所述消音筒的外壁均与所述端盖的内侧壁配合,所述分隔块与所述端盖的内底壁抵接,所述分隔块和所述消音筒将所述第一分离腔与所述第二分离腔分隔,以使所述第一分离腔与所述连通通道单独连通;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消音筒的外壁和所述端盖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端盖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分油器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或所述端盖上,所述排气阀用于将达到设定压力的流体排出,并且防止排出流体回流。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包括排气挡板和排气阀片,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侧壁或顶壁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排气阀片与所述排气挡板的一端均和所述筒体或所述端盖连接,所述排气阀片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且覆盖所述排出口,所述排气挡板未固定的一端与所述排出口间隔设置,所述排气挡板用于限位所述排气阀片。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包括排气挡板和排气阀片,所述筒体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所述排气阀片与所述排气挡板的一端均和所述筒体连接,所述排气阀片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且覆盖所述连通通道的出口,所述排气挡板未固定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道间隔设置,所述排气挡板用于限位所述排气阀片。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外壳、动涡盘、静涡盘和上述的消音分油器,所述动涡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静涡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消音分油器与所述静涡盘固定连接,所述动涡盘与所述静涡盘之间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的出口和所述消音分油器的入口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静涡盘具有泄压孔,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泄压部件,所述泄压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静涡盘的端面,所述泄压部件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且覆盖所述泄压孔,所述消音分油器靠近所述静涡盘的端面具有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对所述泄压部件的活动端进行限位,当所述压缩腔中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泄压部件打开所述泄压孔。
[0020]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部件包括固定片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的至少两个泄压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静涡盘的端面,每个所述泄压片背离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均为活动端
且各覆盖一个所述泄压孔,当所述压缩腔中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泄压片打开对应的所述泄压孔;或,所述泄压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泄压片,每个所述泄压片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静涡盘的端面,每个所述泄压片的另一端均为活动端且各覆盖一个所述泄压孔,当所述压缩腔中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泄压片打开对应的所述泄压孔。
[0021]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消音分油器、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消音分油器压紧在所述静涡盘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压紧环和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压紧环连接,所述支撑脚相对于所述压紧环倾斜设置,所述压紧环与所述消音分油器抵接,所述支撑脚背离所述压紧环的一端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筒体(10)和端盖(20),所述筒体(10)内具有消音腔(30),所述消音腔(30)用于消除进入其内部的流体产生的噪音;所述筒体(10)与所述端盖(20)之间具有第一分离腔(40)和第二分离腔(50),所述消音腔(3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分离腔(4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40)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分离腔(5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40)和所述第二分离腔(50)分别引导位于其内部的流体沿内壁流动,以使流体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30)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为伞状,所述消音腔(30)包括相互连通的伞头腔(31)和伞柄腔(32),所述伞头腔(31)的伞头截面的一部分边线为弧线,所述伞柄腔(32)的伞柄截面为矩形,所述伞头截面和所述伞柄截通过弧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30)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消音腔(30)的轴向两端,所述伞头腔(31)的容积大于所述伞柄腔(32)的容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腔(40)具有第一弧形内壁(41),所述第一弧形内壁(41)引导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腔(40)内的流体流动,所述第二分离腔(50)具有第二弧形内壁(51),所述第二弧形内壁(51)引导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50)内的流体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腔(40)具有止挡壁(42),所述第一分离腔(40)的入口朝向所述止挡壁(42),所述止挡壁(42)和所述第一弧形内壁(41)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消音腔(30)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内壁(41)和所述第二弧形内壁(51)之间;其中,所述止挡壁(42)、所述第一弧形内壁(41)和所述第二弧形内壁(51)依次引导流体转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内具有连通通道(11),所述消音腔(30)通过所述连通通道(11)和所述第一分离腔(40)连通;所述筒体(10)内具有导流通道(12),或所述端盖(20)内具有导流通道(12),或所述筒体(10)和所述端盖(20)之间具有导流通道(12),所述第一分离腔(40)通过所述导流通道(12)和所述第二分离腔(50)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腔(50)的侧壁具有排出口(5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消音筒(13)和容纳筒(14),所述消音筒(13)具有所述消音腔(30),所述消音筒(13)、所述容纳筒(14)和所述端盖(20)之间具有所述第一分离腔(40)、所述第二分离腔(50)和导流通道(12),所述第一分离腔(40)通过所述导流通道(12)和所述第二分离腔(50)连通,所述消音筒(13)的底壁具有连通通道(11),所述连通通道(11)将所述消音腔(30)与所述第一分离腔(40)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包括盖体(21)和设置在所述盖体(21)上的固定环(22)、固定块(23),所述固定环(22)的外壁与所述容纳筒(14)的内壁配合,所述固定块(23)设置在所述固定环(22)的内侧,所述固定块(23)和所述消音筒(13)抵接,所述固定块(23)的端面、所述消音筒(13)的外壁和所述容纳筒(14)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分离腔(50);所述筒体(10)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15),所述环形密封槽(15)用于安装密封件(9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盘
(16)、消音筒(13)和分隔块(17),所述消音腔(30)设置在所述底盘(16)和所述消音筒(13)内,所述消音筒(13)远离所述底盘(16)的一端内具有连通通道(11),所述连通通道(11)将所述消音腔(30)与所述第一分离腔(40)连通,所述分隔块(17)设置在所述消音筒(13)远离所述底盘(16)的一端,所述连通通道(11)位于所述分隔块(17)朝向所述第一分离腔(40)的一侧;所述消音筒(13)的外壁具有导流通道(12),所述导流通道(12)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40)和所述第二分离腔(5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音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为筒状结构,所述端盖(20)套设在所述筒体(10)的外部,所述底盘(16)和所述消音筒(13)的外壁均与所述端盖(20)的内侧壁配合,所述分隔块(17)与所述端盖(20)的内底壁抵接,所述分隔块(17)和所述消音筒(13)将所述第一分离腔(40)与所述第二分离腔(50)分隔,以使所述第一分离腔(40)与所述连通通道(11)单独连通;所述导流通道(12)位于所述消音筒(13)的外壁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汕邓瑞孙辉樊晓翠吕浩福郑福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