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05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申请适用于台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台灯,台灯包括:主体、升降部、灯头部及控制部,其中升降部设置在主体上,升降部包括驱动组件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端,驱动组件与升降端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升降端上下移动;灯头部设置在升降端上;控制部设置在主体上,升降部还包括电缆,电缆的两端分别与灯头部及控制部电连接,电缆包括至少一段螺旋段,螺旋段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及升降端固定连接,螺旋段能够随着升降端的上下移动而伸缩。本申请所提供的台灯不但能够通过使灯头部进行升降的方式,来对实现对台灯的照射面积的调节,而且在灯头部的升降过程中,不会出现拉线的现象,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性高。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灯


[0001]本申请属于台灯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台灯。

技术介绍

[0002]台灯,一般指放在桌子上用的有底座的电灯,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台灯的外观、造型也在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出现了能够吸附在任意位置的磁吸式台灯,其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台灯的作用主要是照明,便于阅读、学习、工作等,台灯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品。
[000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台灯,大都是通过在灯头或灯臂上设置旋转轴的方式,实现对台灯的照射方向的调节,其结构只能调节灯的照射角度,但不能增大台灯的照射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台灯无法实现照射面积的调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台灯,台灯包括:主体、升降部、灯头部及控制部,其中升降部设置在主体上,升降部包括驱动组件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端,驱动组件与升降端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升降端上下移动;灯头部设置在升降端上;控制部设置在主体上,升降部还包括电缆,电缆的两端分别与灯头部及控制部电连接,电缆包括至少一段螺旋段,螺旋段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及升降端固定连接,螺旋段能够随着升降端的上下移动而伸缩。
[0006]可选地,台灯还包括主管及升降管,主管与主体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升降管可移动的穿设在主管内,主管及升降管均套设在升降部外,灯头部与升降管的远离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可选地,升降部还包括第一减摩套,第一减摩套设置在主管与升降管之间,第一减摩套的外壁与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减摩套的内壁与升降管的外壁抵接,第一减摩套用于减少升降管相对于主管移动过程的外壁磨损。
[0008]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本体及可移动的设置在驱动本体上的推杆,推杆沿竖直方向延伸,驱动本体用于驱动推杆上下移动,驱动本体与主体固定连接,升降部还包括上端延伸杆,上端延伸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推杆的远离主体的一端与上端延伸杆的第一端驱动连接,上端延伸杆的第二端与灯头部驱动连接,上端延伸杆的第二端形成升降部的升降端,螺旋段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本体及上端延伸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缠绕在推杆及上端延伸杆上。
[0009]可选地,主管与升降管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导向槽,另一者上设置有导槽卡扣,导向槽与导槽卡扣相适配,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导槽卡扣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槽内。
[0010]可选地,升降管的靠近主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减摩套,第二减摩套的外壁与主管的内壁抵接,第二减摩套的外壁直径大于升降管的外壁直径。
[0011]可选地,控制部包括第一PCB板,第一PCB板设置在主体上,第一PCB板与升降部电连接,第一PCB板用于控制升降部的升降端的升降。
[0012]可选地,控制部还包括第二PCB板,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电连接,第二PCB板设置在主体上,第二PCB板与灯头部电连接,第二PCB板用于控制灯头部的状态。
[0013]可选地,主体包括底座组件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安装在底座组件上,升降部及控制部均安装在连接组件上。
[0014]可选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固定座、底盖壳体及配重块,配重块安装在底座固定座上,底盖壳体套设在配重块上,底盖壳体上设置有容纳腔,配重块位于容纳腔内;连接组件包括底部支撑杆及PCB板支撑架,底部支撑杆及PCB板支撑架均安装在底座固定座上,驱动组件安装在底部支撑杆上,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均安装在PCB板支撑架上。
[0015]本申请提供的台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台灯通过将灯头部设置在升降部的升降端上,使本申请所提供的灯头部能够随着升降部的升降端的上下移动而移动,有效的提高了本申请所提供的台灯的照射面积,与此同时,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电缆的螺旋段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及升降端固定连接,因此电缆的螺旋段能够随着升降端的升降而延展收缩,因此在本申请所提供的灯头部在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拉线的现象,灯头部能够始终保持与控制部的电连接,有效的提高了本申请所提供的台灯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拆去部分零件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拆去部分零件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拆去部分零件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台灯的剖视图;
[0023]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0024]10、主体;11、底座组件;111、底座固定座;112、底盖壳体;113、配重块;12、连接组件;121、底部支撑杆;122、PCB板支撑架;
[0025]20、升降部;21、驱动组件;22、上端延伸杆;
[0026]23、主管;231、导向槽;
[0027]24、升降管;241、导槽卡扣;242、第二减摩套;
[0028]25、电缆;251、螺旋段;26、第一减摩套;
[0029]30、控制部;31、第一PCB板;32、第二PCB板;
[0030]40、灯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包括:主体(10);升降部(20),所述升降部(2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升降部(20)包括驱动组件(21)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端,所述驱动组件(21)与所述升降端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端上下移动;灯头部(40),所述灯头部(40)设置在所述升降端上;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升降部(20)还包括电缆(25),所述电缆(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灯头部(40)及所述控制部(30)电连接,所述电缆(25)包括至少一段螺旋段(251),所述螺旋段(2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21)及所述升降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段(251)能够随着所述升降端的上下移动而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灯还包括主管(23)及升降管(24),所述主管(23)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升降管(24)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主管(23)内,所述主管(23)及所述升降管(24)均套设在所述升降部(20)外,所述灯头部(40)与所述升降管(24)的远离所述主体(10)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20)还包括第一减摩套(26),所述第一减摩套(26)设置在所述主管(23)与所述升降管(24)之间,所述第一减摩套(26)的外壁与所述主管(2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摩套(26)的内壁与所述升降管(24)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减摩套(26)用于减少所述升降管(24)相对于所述主管(23)移动过程的外壁磨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本体及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本体上的推杆,所述推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驱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推杆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部(20)还包括上端延伸杆(22),所述上端延伸杆(2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推杆的远离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上端延伸杆(2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上端延伸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灯头部(40)驱动连接,所述上端延伸杆(22)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升降部的升降端,所述螺旋段(2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本体及所述上端延伸杆(2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并缠绕在所述推杆及所述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生卢波杨林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恩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