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水组件以及胶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96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水组件以及胶印装置,其中,上水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喷头组件、第二滚筒以及控制器组件。第一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滚筒具有绕第一轴线布置的第一外周壁。喷头组件包括多个喷嘴,各喷嘴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排布,各喷嘴均配置成能够喷涂雾状的润版液至第一外周壁。第二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滚筒具有绕第二轴线布置的第二外周壁,第二外周壁与第一外周壁贴合,以使第二外周壁携带的润版液能够被转移至第一外周壁。控制器组件用于控制各喷嘴的喷液量。本申请公开的上水组件能对第一滚筒的各位置的喷涂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涂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涂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水组件以及胶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上水组件以及胶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印刷技术有胶印、凹印、柔印、丝印等主流印刷工艺,其中胶印印刷工艺应用广泛,无论在书刊、标签、烟包、酒盒、化妆品等方面都有应用,其特点和原理是油水不相溶原理、印版的选择吸附原理、网点成色原理和间接转印原理。该印刷方法不仅网点印刷精细,而且也可进行专色印刷,尤其在网点图像的印制方面优于其它印刷方法,可印刷高档画册,胶版印刷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印刷方式。
[0003]胶印印刷,也称为胶版印刷或平版印刷。这种印刷方法是通过水墨相斥原理把印版上的非图文区上水,而图文区上墨,然后将印版图文区的油墨转印到橡皮辊筒之上,随之将橡皮辊筒上的油墨图文在压印辊筒的配合下转印完成,胶印印刷机有单张单色和单张多色机,也有卷筒胶印机,可适用于不同产品的需求,在纸张、塑料、标签、包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004]印版上不同区域的需水量是不同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印版上不同区域需要有针对性的上水润湿至一定程度,以达到水墨平衡的效果,使得改善印版的转印效果,以达到提高印刷质量的效果。在相关技术中,非图文区的润湿上水方法是将水槽中的润版液滚涂在印版之上,滚涂上水的方法虽然实施简单,但无法对局部的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滚涂上水的方法容易出现上水量的不均匀,如水干、水大的问题,对印刷质量的控制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水组件以及胶印装置,该上水组件能对局的水量进行有效的调节,提高胶印装置的上水步骤的精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水组件,所述上水组件包括:
[0007]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具有绕所述第一轴线布置的第一外周壁;
[0008]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多个喷嘴,各所述喷嘴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排布,各所述喷嘴均配置成能够喷涂雾状的润版液至所述第一外周壁;
[0009]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滚筒具有绕所述第二轴线布置的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外周壁贴合,以使所述第二外周壁携带的润版液能够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外周壁;以及,
[0010]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用于独立控制各所述喷嘴的喷液量。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滚筒的间距均处于1厘米至5厘米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滚筒包括第一端壁以
及第二端壁,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三端壁以及第四端壁,所述第三端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壁背离于所述第二端壁的一侧,所述第四端壁位于所述第二端壁背离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水组件包括加压装置、第一存贮装置以及第二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存贮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使所述第二存贮装置的润版液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也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加压于所述第一存贮装置的润版液,所述第一存贮装置连接于所述喷头组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计算机系统以及供给组件,所述计算机系统连接所述供给组件,所述计算机系统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控制所述加压装置。
[0015]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胶印装置,所述胶印装置包括:
[0016]以上任一项实施例的所述上水组件;以及,
[0017]胶印组件,胶印组件用于胶印,胶印组件包括上墨组件以及转印组件,上墨组件包括第三滚筒,第三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绕第三轴线转动,第三滚筒具有绕第三轴线布置的第三外周壁,第三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所第三滚筒与第一滚筒贴合,以使第三滚筒携带的墨汁能够被转移至第一滚筒;
[0018]其中,沿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上水组件位于所述转印组件以及所述上墨组件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喷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滚筒以及所述上墨组件之间;或,沿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喷头组件位于所述转印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滚筒之间。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印装置包括清洁组件,沿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清洁组件位于所述上水组件以及所述转印组件之间,所清洁组件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清洁所述第一滚筒。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印装置包括检测组件,沿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方向,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滚筒以及所述转印组件之间,所检测组件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滚筒的旋转速度。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印组件包括承印物,所述转印组件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转印于所述承印物。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水组件,上水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喷头组件、第二滚筒以及控制器组件。喷头组件包括多个喷嘴,各喷嘴由控制器组件控制,每一个喷头的开关与喷雾时间都可由控制器组件独立控制以满足实现对第一滚筒上的不同区域对润版液的不同润版液的需求,以便对胶印版面的所需位置进行实时的润湿,且润湿量可调、可控,以实施对胶印装置的上水组件的局部控制,有效保证了印刷质量,由于采用了对每一雾化喷头的独立控制,因此印版的润湿量是按需提供,避免了传统润版系统的盲目性和波动性,并能有效节约润版液。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5]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上水组件的第一侧视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胶印装置的第二侧视示意图;
[0027]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上水组件的第三侧视示意图;
[0028]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组件的第四侧视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

胶印装置
[0031]100

上水组件;
[0032]110

第一滚筒;111

第一外周壁;112

第一端壁;113

第二端壁;
[0033]120

第二滚筒;121

第二外周壁;
[0034]130

喷头组件;131

喷嘴;132

第三端壁;133

第四端壁;
[0035]140

控制器组件;
[0036]150

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包括: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具有绕所述第一轴线布置的第一外周壁;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多个喷嘴,各所述喷嘴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排布,各所述喷嘴均配置成能够喷涂雾状的润版液至所述第一外周壁;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滚筒具有绕所述第二轴线布置的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与所述第一外周壁贴合,以使所述第二外周壁携带的润版液能够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外周壁;以及,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用于独立控制各所述喷嘴的喷液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滚筒的间距均处于1厘米至5厘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滚筒包括第一端壁以及第二端壁,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三端壁以及第四端壁,所述第三端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壁背离于所述第二端壁的一侧,所述第四端壁位于所述第二端壁背离于所述第一端壁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包括加压装置、第一存贮装置以及第二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存贮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使所述第二存贮装置的润版液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存贮装置,所述加压装置也配置成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加压于所述第一存贮装置的润版液,所述第一存贮装置连接于所述喷头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立生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