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地暖结构,所述地暖结构铺设于基础地面上,并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所述基础地面上的防水层、保温层、供热层、保护层以及饰面层,所述供热层包括反射膜以及贴合在所述反射膜上的电热膜,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电线和温控器,所述电热膜通过所述电线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地暖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电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电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电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暖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供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清洁能源的开展,电采暖开始在我国快速的得到发展,其中,石墨烯电热地暖的核心发热部件为石墨烯电热膜,采用低温远红外线辐射供暖,产生的红外线波长在8~13μm左右,医学上称之为人体“生命线”,以红外线形式直接辐射在人体上,对人体十分有益,能活化大分子蛋白酶的合成,促进新陈代谢,有益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舒适保健的采暖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采纳。
[0003]作为新型的采暖方式,目前的石墨烯地暖铺装工艺在湿式水泥下或者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传统的地暖铺装工艺由于在地面与电热膜之间没有设置防水层,无法对地面方向进行防水,在出现地面返潮现象时容易引起的漏电保护器动作,进而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甚至有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生漏电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结构,该地暖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效果,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电情况发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地暖结构,所述地暖结构铺设于基础地面上,并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所述基础地面上的防水层、保温层、供热层、保护层以及饰面层,所述供热层包括反射膜以及贴合在所述反射膜上的电热膜,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电线和温控器,所述电热膜通过所述电线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电热膜包括多个电热膜单元,多个所述电热膜单元间隔均匀地贴合在所述反射膜上且通过所述电线串联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电热膜单元通过粘贴固定在所述反射膜上。
[0008]可选地,所述电热膜单元包括石墨烯膜、连接导线和封装膜,所述石墨烯膜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电线相连,所述封装膜封装所述石墨烯膜和所述连接导线并且使得所述连接导线的部分伸出到所述封装膜之外。
[0009]可选地,所述电线部分通过粘贴固定在所述反射膜上。
[0010]可选地,所述防水层构造为丙纶布层。
[0011]可选地,所述保温层构造为挤塑板层,且所述挤塑板层的厚度为20mm~30mm。
[0012]可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耐碱玻纤网格布层以及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层上。
[0013]可选地,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10mm~20mm。
[0014]可选地,所述地暖结构包括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所述供热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地暖结构中,供热层包括与温控器通过电线
电连接的电热膜,因此,无论是在施工还是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对电热膜进行一定的防水保护,本公开通过在基础地面与供热层之间设置防水层,一方面当该地暖结构施工时,能够先进行防水层的铺设,再将供热层铺设在防水层的上方,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基础地面的干湿度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在该地暖结构安装完成后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防水层的设置能够在地面返潮时防止水分浸入供热层,进而避免出现漏电现象,不仅提高了该地暖结构的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产品寿命。
[00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结构中的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基础地面;2
‑
防水层;3
‑
保温层;4
‑
供热层;41
‑
反射膜;42
‑
电热膜单元;411
‑
封装膜;412
‑
石墨烯膜;413
‑
连接导线;5
‑
保护层;51
‑
耐碱玻纤网格布层;52
‑
水泥砂浆层;6
‑
饰面层;7
‑
电线;8
‑
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3]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应部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在重力方向上相对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的自身轮廓而言的“内、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4]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2中所示,提供一种地暖结构,该地暖结构铺设于基础地面1上,并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基础地面1上的防水层2、保温层3、供热层4、保护层5以及饰面层6,供热层4包括反射膜41以及贴合在反射膜41上的电热膜,地暖结构还包括电线7和温控器8,电热膜通过电线7与温控器8电连接。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地暖结构中,供热层4包括与温控器8通过电线7电连接的电热膜,因此,无论是在施工还是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对电热膜进行一定的防水保护,本公开通过在基础地面1与供热层4之间设置防水层2,一方面当该地暖结构施工时,能够先进行防水层2的铺设,再将供热层4铺设在防水层2的上方,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基础地面1的干湿度的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在该地暖结构安装完成后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防水层2的设置能够在地面返潮时防止水分浸入供热层4,进而避免出现漏电现象,不仅提高了该地暖结构的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产品寿命。
[0026]在本公开提供的地暖结构中,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1中所示,电热膜可
以包括多个电热膜单元42,多个电热膜单元42可以间隔均匀地贴合在反射膜41上且通过电线7串联连接,这样,当其中一个电热膜单元42出现损坏等异常情况不能使用时,不影响其它电热膜单元42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暖结构的使用寿命。
[0027]其中,电热膜单元42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实现与反射膜41的固定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电热膜单元42可以通过粘贴固定在所述反射膜41上,当该地暖结构在施工时,可以通过环保胶带等方式预先将电热膜单元42与反射膜41固定,再在施工时将反射膜41与多个电热膜单元42统一铺设,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0028]在本公开提供的地暖结构中,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2中所示,电热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结构铺设于基础地面上,并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所述基础地面上的防水层、保温层、供热层、保护层以及饰面层,所述供热层包括反射膜以及贴合在所述反射膜上的电热膜,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电线和温控器,所述电热膜通过所述电线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包括多个电热膜单元,多个所述电热膜单元间隔均匀地贴合在所述反射膜上且通过所述电线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单元通过粘贴固定在所述反射膜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单元包括石墨烯膜、连接导线和封装膜,所述石墨烯膜通过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电线相连,所述封装膜封装所述石墨烯膜和所述连接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得海,曹春雷,周杨,宋亚滨,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旭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