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607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包括蓄电池、DCDC、继电器、底盘系统、仪表显示、起动部分、安全部分、网络、电源管理、记忆系统、三电系统、娱乐系统、座舱系统、AVM系统、主动驾驶、泊车雷达二极管,所述DCDC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盘系统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泊车雷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方法时所有控制器的B+电源均由小电瓶蓄电池的正极端提供,转换为现方法将下电后闲置的或非必要管理的控制器的电源进行挪移,增加一B+管理继电器进行供电,在不影响车辆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整车静态电流。能有效减少整车静态电流。能有效减少整车静态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
,具体为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车整车用电器种类繁多,整车下电后的静态电流较传统车增大,车辆停放时间久会严重消耗汽车小电瓶的电量,导致电瓶亏电影响车辆下一次的起动。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解决了新能源车整车用电器种类繁多,整车下电后的静态电流较传统车增大,车辆停放时间久会严重消耗汽车小电瓶的电量,导致电瓶亏电影响车辆下一次的起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包括蓄电池、DCDC、继电器、底盘系统、仪表显示、起动部分、安全部分、网络、电源管理、记忆系统、三电系统、娱乐系统、座舱系统、AVM系统、主动驾驶、泊车雷达二极管,所述DCDC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盘系统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泊车雷达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仪表显示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网络、电源管理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记忆系统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三电系统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与所述二极管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所述DCDC连接,二极管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
[0006]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接地线,所述DCDC上设置有接地线,所述继电器上设置有接地线,接地线可以避免车辆漏电。
[0007]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娱乐系统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座舱系统连接,座舱系统可以对座椅等部位进行调节。
[0008]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AVM系统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主动驾驶连接,AVM系统可以对车辆周围进行鸟瞰。
[0009]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起动部分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安全部分连接,起动部分在起动时需要较大的电流。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将传统方法时所有控制器的B+电源均由小电瓶蓄电池的正极端提供,转换为现方法将下电后闲置的或非必要管理的控制器的电源进行挪移,增加一B+管
理继电器进行供电,在不影响车辆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整车静态电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蓄电池;2、DCDC;3、继电器;4、底盘系统;5、仪表显示;6、起动部分;7、安全部分;8、网络、电源管理;9、记忆系统;10、三电系统;11、娱乐系统;12、座舱系统;13、AVM系统;14、主动驾驶;15、泊车雷达;16、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包括蓄电池1、DCDC2、继电器3、底盘系统4、仪表显示5、起动部分6、安全部分7、网络、电源管理8、记忆系统9、三电系统10、娱乐系统11、座舱系统12、AVM系统13、主动驾驶14、泊车雷达15二极管16,DCDC2通过电源线与继电器3连接,蓄电池1与底盘系统4连接。
[0016]请参阅图1,蓄电池1与仪表显示5连接,蓄电池1与网络、电源管理8连接,蓄电池1与记忆系统9连接,蓄电池1与三电系统10连接,蓄电池1通过电源线与二极管16连接,二极管16与DCDC2连接,二极管16可以对电路进行保护,蓄电池1上设置有接地线,DCDC2上设置有接地线,继电器3上设置有接地线,接地线可以避免车辆漏电。
[0017]请参阅图1,继电器3与泊车雷达15连接,继电器3与娱乐系统11连接,继电器3与座舱系统12连接,座舱系统12可以对座椅等部位进行调节,继电器3与AVM系统13连接,继电器3与主动驾驶14连接,AVM系统13可以对车辆周围进行鸟瞰,蓄电池1与起动部分6连接,蓄电池1与安全部分7连接,起动部分6在起动时需要较大的电流。
[0018]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娱乐系统11、座舱系统12、AVM系统13、主动驾驶14、泊车辅助系统的功能在整车下电后暂停使用,将这几个系统的B+电移动至继电器3后端电源处,在整车上高压DCDC2工作后,DCDC2输出电压13.8V大于蓄电池1端电压12.6V,满足二极管16导通条件,电源线

和电源线

连接,此时DCDC2正极端和小电瓶正极端连通,同时DCDC2的电源线

给继电器3线圈供电,继电器3吸合并将B+电分配给这五个系统;当整车下电时,DCDC2停止工作无输出电压,此时二极管16为不导通状态,继电器3开关断开,此五个系统的控制器的电源端未接到蓄电池1的正极,因此这五个系统控制器的静态功耗为零;跟起动相关的控制器如PEPS需要时刻监测遥控钥匙信号,仪表随时显示车门状态整车报警提示,底盘制动转向以及安全气囊等,负责网络管理、远程接收的T

BOX,电源模式管理的BCM,以及需要状态记忆的系统的控制器属于车辆下电后必备管理,此部分控制器的B+电源直接由蓄电池1正极端提供。传统方法时所有控制器的B+电源均由小电瓶蓄电池1的正极端提供,现方法将下电后闲置的或非必要管理的控制器的电源进行挪移,增加一B+管理继电器3进行供电,在不影响车辆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整车静态电流。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新能源车静态电流的配电系统,包括蓄电池(1)、DCDC(2)、继电器(3)、底盘系统(4)、仪表显示(5)、起动部分(6)、安全部分(7)、网络、电源管理(8)、记忆系统(9)、三电系统(10)、娱乐系统(11)、座舱系统(12)、AVM系统(13)、主动驾驶(14)、泊车雷达(15)二极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2)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继电器(3)连接,所述蓄电池(1)与所述底盘系统(4)连接,所述继电器(3)与所述泊车雷达(15)连接,所述蓄电池(1)与所述仪表显示(5)连接,所述蓄电池(1)与所述网络、电源管理(8)连接,所述蓄电池(1)与所述记忆系统(9)连接,所述蓄电池(1)与所述三电系统(10)连接,所述继电器(3)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峰贾夫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