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80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应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主门板,两块主门板四个侧面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安装梯形的四块门框板,门框板的短边一侧位于两块主门板之间,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数根均匀分布的横向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门框板前后两侧与主门板的对应侧密封接触配合,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弹性安装组件安装四块塞杆,塞杆分别朝向主门板的四角处,塞杆的外端均呈直角形,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对所有塞杆内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体,支撑体位于两块主门板中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发结构利用地震纵波使得门整体尺寸变小,门不易受到外门框挤压变形的影响,利于门的开启,利于人们逃生,提升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应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横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三种类型;从震源首先到达某地的第一波是“推和拉”的纵波。它们一般以陡倾角出射地面,因此造成铅垂方向的地面运动,垂直摇动一般比水平摇晃容易经受住,因此一般它们不是最具破坏性的波;现有技术中,大多门板结构在地震来临时被挤压发生变形,无法开启,不利于人们的逃生,因此需要一种在地震纵波来临时,自动触发进行应急处理的门板,便于人们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多门板结构在地震来临时被挤压发生变形,无法开启,不利于人们的逃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主门板,两块主门板四个侧面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安装梯形的四块门框板,门框板的短边一侧位于两块主门板之间,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数根均匀分布的横向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门框板前后两侧与主门板的对应侧密封接触配合,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弹性安装组件安装四块塞杆,塞杆分别朝向主门板的四角处,塞杆的外端均呈直角形,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对所有塞杆内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体,支撑体位于两块主门板中心位置,两块主门板、四块门框板以及四块塞杆形成一个矩形的门,且安装时,门外框架的通过绞链安装于主门板的对应侧。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四组弹性伸缩杆,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四组活动端朝外的弹性伸缩杆,每组弹性伸缩杆均包括数个沿两块主门板对应侧边长度方向的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的固定部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对应侧的主门板,每组弹性伸缩杆均保持对对应的门框板向主门板1中部一侧的拉力,门框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塞杆接触配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套环,两块主门板四角处之间均安装套环,塞杆均贯穿对应侧的套环且与之光滑配合,塞杆靠近主门板内端外周套设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塞杆外周,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位于两块主门板中心位置,支撑体同时对四根塞杆的内端进行支撑,塞杆位于套环靠近支撑体一侧的尺寸小于另一侧的尺寸,第一弹簧的使得塞杆保持朝向支撑体的拉力。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体为圆盘,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圆盘,圆盘通过数根水平的第一伸缩杆连接一侧的主门板,圆盘与两块主门板同心,圆盘中心开设螺孔,螺孔内设有与
之螺纹配合的丝杠,主门板内侧中心位置均安装有安装座,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座内且与之转动连接,塞杆的内端均与圆盘的外周推顶配合,丝杠一侧还设有在地震时与之配合使得圆盘移位的触发结构。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触发结构包括齿轮,丝杠外周固定安装齿轮,靠近齿轮一侧的主门板内侧固定安装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导向环,两个导向环之间设有竖向的滑杆,滑杆的端部分别贯穿对应侧的导向环,滑杆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均安装于对应侧的主门板上,滑杆端部与对应侧的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第二弹簧,滑杆靠近齿轮的一侧铰接安装数个棘齿,棘齿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棘齿与齿轮啮合配合。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塞杆的内端均安装小滚轮,圆盘通过小滚轮对塞杆进行支撑,圆盘与小滚轮滚动配合,小滚轮位于塞杆一侧。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塞杆靠近门框板一侧均嵌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滚球,塞杆通过滚球与两侧的门框板滚动配合。
[0011]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主门板、门框板及塞杆相配合的方式组成双层门板结构,既能有效的保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且在两块主门板之间设置地震纵波来临时的触发结构,触发结构利用地震纵波使得支撑体解除对塞杆的支撑,且使得门框板在弹性伸缩杆的作用下向内收再拼合成小尺寸的门板装置,在地震过程中门整体尺寸变小,这样门对于地震过程中外门框的挤压变形适应度更高,更利于门的开启,利于人们逃生,提升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沿A

A线剖视图的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中Ⅰ局部的放大图。
[0015]图4是图1中Ⅱ局部的放大图。
[0016]图5是图2中Ⅲ局部的放大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主门板1,两块主门板1四个侧面之间设有梯形的四块门框板2,门框板2的短边一侧位于两块主门板1之间;同时两块主门板1之间通过数根均匀分布的横向的连接杆4进行固定连接,门框板2前后两侧与主门板1的对应侧密封接触配合,两块主门板1之间设置有四块塞杆3,塞杆3分别朝向主门板1的四角处,且塞杆3的外端均呈直角形,如图1中所示,这样两块主门板1、四块门框板2以及四块塞杆3形成一个矩形的门。
[0024]为了确保门框板2的稳定安装,两块主门板1之间设有四组活动端朝外的弹性伸缩杆5,每组弹性伸缩杆5均包括数个沿两块主门板1对应侧边长度方向的弹性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主门板,两块主门板四个侧面之间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安装梯形的四块门框板,门框板的短边一侧位于两块主门板之间,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数根均匀分布的横向的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门框板前后两侧与主门板的对应侧密封接触配合,两块主门板之间通过弹性安装组件安装四块塞杆,塞杆分别朝向主门板的四角处,塞杆的外端均呈直角形,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对所有塞杆内端进行支撑的支撑体,支撑体位于两块主门板中心位置,两块主门板、四块门框板以及四块塞杆形成一个矩形的门,且安装时,门外框架的通过绞链安装于主门板的对应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四组弹性伸缩杆,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四组活动端朝外的弹性伸缩杆,每组弹性伸缩杆均包括数个沿两块主门板对应侧边长度方向的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的固定部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对应侧的主门板,每组弹性伸缩杆均保持对对应的门框板向主门板1中部一侧的拉力,门框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塞杆接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应急用自动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套环,两块主门板四角处之间均安装套环,塞杆均贯穿对应侧的套环且与之光滑配合,塞杆靠近主门板内端外周套设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套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塞杆外周,两块主门板之间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位于两块主门板中心位置,支撑体同时对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庆全薄涛刘英华郁璟贻王玉婷赵光陈亚男王占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震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