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74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外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其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滑板,其安装在调节杆的外侧,其下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夹持结构,其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下侧;放置槽,其安装在底座的上侧,并位于夹持结构的下方;限位结构,其设置在放置槽与底座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可通过夹持组件将零件进行夹取,进而将零件进行更换,相比于人手对于零件的夹取更为稳定,同时通过限位结构对需更换零件的装置设备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更换零件时设备出现偏斜的情况,减少零件的更换出现错位的情况。减少零件的更换出现错位的情况。减少零件的更换出现错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
,具体为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零件是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如齿轮,轴等,称为通用零件;另一类是在一定类型的机器中才会用到的零件,如枪栓,螺旋桨等,称为专用零件;此外还把一些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零件组合体称为部件或组件,如联轴器,减速器等。
[0003]而多数机械部件的构成、安装主要由零件构成,而机械装置和设备为了保持其长期的使用功能,对于部分容易损坏或者容易损耗的零件会设置成可拆卸更换的结构,将损坏的零件更换后延长机械装置、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4]通过人工对设备零件进行更换时,由于不同的人手可能会出现熟练度不够或者工作时间过长的情况,导致人手出现不同程度的抖动,对于设备的手持不够稳定,或者对于零件的拿捏不够稳定,致使对零件的更换安装出现错位,此时需要对零件进行修正、调整,容易降低更换的效率,且人员更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外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08]调节杆,其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
[0009]滑板,其安装在调节杆的外侧,其下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
[0010]夹持结构,其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下侧;
[0011]放置槽,其安装在底座的上侧,并位于夹持结构的下方;
[0012]限位结构,其设置在放置槽与底座的连接处。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杆相连接,并且调节杆与滑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安装块、气缸、活动杆、第一调节板、两组夹板和两组衔接杆,且安装块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5]所述气缸安装在安装块的内侧,且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动杆相连接;
[0016]所述两组夹板分别设置在安装块的下端两侧,且夹板通过衔接杆与第一调节板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夹板在安装块的下侧构成平移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转杆、第二调节板、两组限位架、两组复位弹簧和两
组衔接架。
[0019]优选的,所述转杆安装在底座的内侧,且第二调节板设置在转杆的外侧,并位于底座的内侧;
[0020]所述两组限位架分别安装在放置槽的内端两侧,并位于底座的内侧;
[0021]所述限位架与放置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且衔接架安装在限位架与第二调节板的连接处。
[0022]优选的,所述转杆与第二调节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限位架通过复位弹簧在放置槽的内侧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002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开设有收料槽,且收料槽位于放置槽的外侧,起到对零件的收集作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可通过夹持组件将零件进行夹取,进而将零件进行更换,相比于人手对于零件的夹取更为稳定,同时通过限位结构对需更换零件的装置设备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更换零件时设备出现偏斜的情况,减少零件的更换出现错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中:10、底座;11、安装板;20、调节杆;21、第一电机;30、滑板;31、电动伸缩杆;40、安装块;41、气缸;42、活动杆;43、第一调节板;44、夹板;45、衔接杆;50、放置槽;51、转杆;52、第二调节板;53、限位架;54、复位弹簧;55、衔接架;56、收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包括底座10,和其外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外侧设置有滑板30,滑板30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1,电动伸缩杆31的下侧设置有安装块40。
[003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底座10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50,放置槽50的内部用于放置需要更换零件的装置或者设备,而放置槽50的两侧设置有两组限位架53,限位架53通过复位弹簧54与放置槽50的内壁相连接,通过复位弹簧54将限位架53推动后,利用两组限位架53向内侧平移将放置槽50内的设备进行抵触限位,防止设备移动,同时在底座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板52,底座10的下侧安装有转杆51,且转杆51与第二调节板52采用螺纹式的连接方式,通过转动转杆51可带动第二调节板52上升,并且第二调节板52与限位架53通过两组衔接架55相连接,以便于第二调节板52在上升期间带动两组衔接架55向外偏转,而衔接架55带动限位架53向外移动不再将设备固定,以便于将设备从放置槽50内取
出。
[0033]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2,安装板1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1,且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与调节杆20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即可,而调节杆20外侧设置有滑板30,滑板30下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1,电动伸缩杆31下侧设置有安装块40,当设备在放置槽50内进行限位固定后,启动第一电机21带动调节杆20进行旋转,调节杆20在旋转期间带动滑板30平移,当安装块40与放置槽50内固定的设备对齐后,停止滑板30的平移,而电动伸缩杆31的输出端与安装块40相连接,启动电动伸缩杆31可将安装块40进行升降,其中安装块40的内部设置有气缸41、活动杆42和第一调节板43,而活动杆42的一端与气缸4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板43固定连接,同时安装块40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夹板44,且夹板44与第一调节板43通过衔接杆45相连接,在气缸41启动时可带动活动杆42进行升降,利用活动杆42带动第一调节板43进行升降,第一调节板43在上升时,其两侧的衔接杆45产生偏转,衔接杆45带动两组夹板44向内侧平移,便于夹板44之间相互靠近时对需要更换的零件进行夹持抓取,夹板44之间相互远离后便于将新零件装入设备内,或者将旧零件抛出。
[0034]同时底座10的上侧还开设有收料槽56,且收料槽56位于放置槽50的外侧,收料槽56用于将夹板44抛出的旧零件进行收集。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外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其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滑板,其安装在调节杆的外侧,其下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夹持结构,其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下侧;放置槽,其安装在底座的上侧,并位于夹持结构的下方;限位结构,其设置在放置槽与底座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外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调节杆相连接,并且调节杆与滑板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安装块、气缸、活动杆、第一调节板、两组夹板和两组衔接杆,且安装块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安装块的内侧,且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动杆相连接;所述两组夹板分别设置在安装块的下端两侧,且夹板通过衔接杆与第一调节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件自动更换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汇智信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