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73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技术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包括:两个梯形支架(1)、上支架(2)、后支架(3)、两个侧向天线座(4)、后向天线座(5),其中,两个梯形支架(1)的下底边分别固定在机体末端框上,上支架(2)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两个侧边连接,后支架(3)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上底边连接,后支架(3)的上侧边与上支架(2)的一个侧边连接,在两个梯形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侧向天线座(4),在后支架(3)上设置有后向天线座(5),在上支架(2)上设置有旋转天线座。座。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技术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尾整流罩结构呈近似圆锥形,罩体内需安装任务系统天线及航电天线发射阵。由于罩体内部空间有限,安装时既要考虑各系统天线及天线阵高度协调并保证发射面宽阔、无遮挡,又要兼顾结构安装平台的稳定性及强度,普通的安装平台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天线阵的安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以使得天线安装平台既能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又能兼顾任务系统天线及航电天线发射阵的安装发射要求。
[0004]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包括:两个梯形支架1、上支架2、后支架3、两个侧向天线座4、后向天线座5,其中,两个梯形支架1的下底边分别固定在机体末端框上,上支架2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两个侧边连接,后支架3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上底边连接,后支架3的上侧边与上支架2的一个侧边连接,在两个梯形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侧向天线座4,在后支架3上设置有后向天线座5,在上支架2上设置有旋转天线座。
[0006]进一步地,梯形支架1为T形桁架结构。
[0007]进一步地,上支架2为梯式框架结构。
[0008]进一步地,上支架2为从旋转天线座向两端高度递减。
[0009]进一步地,后支架3为多个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交叉设置形成的具有多个口框的框架结构,每个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均为槽型条状结构,每个口框均用于安装内嵌天线。
[0010]进一步地,侧向天线座4为角盒。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同类天线支架比较,本技术安装工艺简便,零件利用率高,施工通路畅通,实现了在满足一定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又兼顾了任务系统天线及航电天线发射阵的安装,满足天线面发射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示意图;
[0014]图2是后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上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是梯形支架,2是上支架,3是后支架,4是侧向天线座,5是后向天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在末端框设置两个“T”形截面的斜弦桁架结构的机加支架,在支架末端放置两个整体机加件,使之成为一个半箱体,可增加自身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作为天线安装平台,在支架的侧面和平台最末端设置三处小的天线平台,用来安装航电天线发射阵。在尾舱内增加两个纵向斜梁,用来传递支架受到航向力。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

3,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包括:两个梯形支架1、上支架2、后支架3、两个侧向天线座4、后向天线座5,其中,两个梯形支架1的下底边分别固定在机体末端框上,上支架2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两个侧边连接,后支架3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上底边连接,后支架3的上侧边与上支架2的一个侧边连接,在两个梯形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侧向天线座4,在后支架3上设置有后向天线座5,在上支架2上设置有旋转天线座。
[0020]天线安装平台使用的所有零件均由预拉伸板整体机加而成,设计初期通过Hypersizer优化零件结构,设计最优传力路线,通过Abaqus计算零件强度,优化零件壁厚,减少零件重量,从而达到在满足天线安装强度的前提下达到质量最小的优化结构。
[0021]1.梯形支架在末端框向后伸出634mm,为T形桁架结构,支架外侧壁厚5mm,立筋及腹板面厚度均为4mm,并在根部设有2处减轻孔。由于悬臂尺寸较长,受载较大,因此在支架根部设置两个纵向横梁,来传递支架受到的的载荷。支架与飞机框内纵向型材通过36个φ6螺栓连接,在框前设置两处纵梁,连接框内型材与长桁,保证传力路径的完整性,传递并扩散支架收到的航向力。
[0022]2.上支架设计为梯式结构,由于天线平台安装要求的特殊性,零件高度最小处为17mm,为增加零件的抗弯性及法向强度,零件高度设计为递增式,即边缘搭接处为最小,在法兰盘处达到最高的25mm。中间法兰盘预留接口并预埋托板螺母,供高增益旋转天线连接。平台两端与梯形支架搭接,并在前后两端用螺栓连接,螺栓间排列铆钉。平台后端与后支架形成搭接,并用铆钉连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角盒结构,增加了天线平台的稳定性。
[0023]3.后支架设计为框架结构,多个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交叉设置形成具有多个口框的框架结构,每个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均为槽型条状结构,每个口框均用于安装内嵌天线。在零件内部预埋托板螺母,为干涉仪天线提供安装接口,外形走势依据天线接口设计,达到了在满足天线阵安装要求的前提下,零件结构及重量最优的原则,零件中间开口供各个干涉仪天线阵电缆通过,并为后期安装维护提供了便利的开敞区域。后支架安装在梯形支架末端,并卡置于俩支架之间,使用螺栓和铆钉连接;上端与上支架用铆钉连接。
[0024]4.侧向天线座为角盒件,分别安装在两个梯形支架外侧,并通过铆钉连接,天线座设有预埋托板螺母,为天线阵提供安装接口,在零件前端和上端设有开口,为天线安装及维护提供了施工通路。
[0025]5.后向天线座为盒形件,安装在后支架上,并通过铆钉连接,天线座设有预埋托板螺母,为天线阵提供安装接口。
[0026]天线平台安装后,可保证所有天线在罩体内装配协调,相互无干扰,天线阵发射面无遮挡,满足天线阵的发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梯形支架(1)、上支架(2)、后支架(3)、两个侧向天线座(4)、后向天线座(5),其中,两个梯形支架(1)的下底边分别固定在机体末端框上,上支架(2)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两个侧边连接,后支架(3)两端分别与两个梯形支架(1)的上底边连接,后支架(3)的上侧边与上支架(2)的一个侧边连接,在两个梯形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侧向天线座(4),在后支架(3)上设置有后向天线座(5),在上支架(2)上设置有旋转天线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天线安装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灼王通杨晓萍冯立华崔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