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判断吸附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脱硫过程中系统安全性的判断方法和判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判断吸附系统安全性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活性炭处理烟气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具有多污染物协同净化效率高、运行稳定、副产物可以资源化利用、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等特征,在钢铁烧结烟气净化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主要包括吸附系统、再生系统、输送系统、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等,其中吸附系统体积大,装填活性炭量多,是吸附烧结烟气中污染物的主要场所,在吸附系统内主要进行脱硫、除尘、脱硝及脱除其它污染物的功能;解析系统是将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进行绝氧加热的场所,活性炭中吸附的硫酸或硫酸盐进行分解,生成高浓度的SO2;输送系统是将活性炭从吸附塔输送至解析塔再返回至吸附塔,进行循环倒运的过程。
[0003]如上所述,吸附系统为高温、含氧、含可燃物活性炭的环境,且系统内进行的脱硫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因此吸附系统中热效应巨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活性炭从吸附塔顶部往底部运行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微细活性炭粉末,因此吸附系统中存在高温的风险。
[0004]吸附塔结构如图3所示,塔体一般分为三层,分别为前、中、后室,其中,前室的厚度最窄,中室其次,后室最宽。在脱除污染物的过程中,通过调节吸附塔内前、中、后室圆辊的下料频率,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脱除,其中,前室与中室进行脱硫和除尘,后室进行深度脱硫和抑尘。活性炭将烟气中的SO2转化为H2SO4,属于强放热反应,SO2的吸附主要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判断吸附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烧结烟气输送至一级吸附塔(1),一级吸附塔(1)内的活性炭对烧结烟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处理后的烟气从一级吸附塔(1)的烟气出口排出,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从一级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排出,而后进入解析塔(2)加热再生;其特征在于:在解析塔(2)的顶部分布段(201)内,进入解析塔(2)的活性炭与解析塔(2)顶部通入的热氮气进行换热,活性炭被热氮气加热温度升高,热氮气温度降低;依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检测热氮气与活性炭换热完成后的温度,计算活性炭进入解析塔(2)入口时的温度,并换算得到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温度,从而判断一级吸附塔(1)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一级吸附塔(1)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在解析塔(2)的顶部分布段(201)内,活性炭所吸收的热量和热氮气所释放的热量相等,计算活性炭进入解析塔(2)入口时的实际温度;2)根据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与解析塔(2)之间的输送温降,将步骤1)计算得到的活性炭进入解析塔(2)入口时的实际温度换算为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实际温度;3)根据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产生的热量与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相等,计算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理论温度;4)比较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实际温度与理论温度,判断一级吸附塔(1)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在解析塔(2)的顶部分布段(201)内设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0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01)检测得到活性炭与热氮气换热完成后的温度t3,℃;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在换热过程中,活性炭所吸收的热量与热氮气所释放的热量相等;即有:m1*c
p1
*(t3‑
t1)=q1*ρ1*c
p2
*(t2‑
t3)
…
(1);即得:式中:t1为活性炭进入解析塔入口时的实际温度,℃;m1为单位时间内进入解析塔的活性炭的量,kg/h;c
p1
为活性炭的比热容,kJ/(kg
·
℃);q1为单位时间内解析塔顶部通入的热氮气流量,Nm3/h;ρ1为氮气的密度,kg/Nm3;c
p2
为氮气的比热容,kJ/(kg
·
℃);t2为解析塔顶部通入的热氮气的初始温度,℃;t3为换热完成后的活性炭与氮气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与解析塔(2)之间的输送温降为Δt,℃;由此,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实际温度为:t4=t1+Δt
…
(3);式中:t4为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出口时的实际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产生的热量与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相等,具体为:301)计算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产生的热量: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产生的热量Q
入
包括
烧结烟气进入一级吸附塔(1)所带入的热量Q1、脱硫反应所放出的热量Q2、活性炭进入一级吸附塔(1)所带入的热量Q
f
;即有:Q
入
=Q
1+
Q
2+
Q
f
…
(4);302)计算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Q
出
包括脱硫后烟气排出一级吸附塔(1)所带出的热量Q3、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所带出的热量Qc、热损失Q5;即有:Q
出
=Q
3+
Qc
+
Q5;由于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所带出的热量Qc为活性炭进入一级吸附塔(1)所带入的热量Q
f
与活性炭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吸收的热量Q4之和;即有:Qc=Q
f
+Q4;即得:Q
出
=Q
3+
Q
4+
Q
f+
Q5…
(5);303)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在一级吸附塔(1)内所产生的热量与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相等;即有:Q
1+
Q
2+
Q
f
=Q
3+
Q
4+
Q
f+
Q5…
(6);公式(6)可简化为:Q
1+
Q2=Q
3+
Q
4+
Q5…
(7);在所述一级吸附塔(1)所消耗及排出的热量中,热损失Q5≈0,由此,公式(7)可简化为:Q
1+
Q2=Q
3+
Q4…
(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公式(8),计算活性炭排出一级吸附塔(1)出口时的理论温度,具体为:计算烧结烟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梁明华,何璐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