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31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属于鱼类养殖装置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孵化池、连接充气软管的气石,通过不间断充气在孵化桶内形成循环水流,防止受精卵沉底;所述孵化桶靠近上缘的位置有一出水口,出水口内侧有筛网以防止受精卵以及孵化出的仔鱼从出水口流出,出水口上方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的水不间断进水冲走黏附于筛网上的受精卵,以防止出水口堵塞,孵化池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气石设置在孵化桶的中央,充气量使卵处于悬浮状态,又要防止充气量过大,影响受精卵。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通过不间断水流使受精卵不粘黏,不沉底;孵化池上缘出水口可将部分杂质排出装置,避免孵化装置内水质恶化,可显著提升孵化率。可显著提升孵化率。可显著提升孵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养殖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俗称剥皮鱼、马面鱼、耗儿鱼等,隶属鲀形目、马面属,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及朝鲜、日本沿岸,也见于非洲东、南岸。绿鳍马面鲀是优良的鱼类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即可鲜食,也可对鱼肉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制品进行销售,现还有将其鱼皮进行加工制作成皮革的技术,更加说明其价值。在我国,绿鳍马面鲀的捕捞产量曾是仅次于带鱼产量的第二大海洋经济鱼类,但由于近些年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资源锐减,所以需要进行人工养殖。
[0003]绿鳍马面鲀人工养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育苗所存在的问题,绿鳍马面鲀的产卵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适宜温度为16~25℃,产卵区一般在100~200米的海区,属分批多次产卵型,产卵前和产卵后摄食量较大,产卵期摄食量较小。卵圆形,卵膜具黏性,卵径0.63mm,卵黄无龟裂,单个油球,直径约0.2mm。因为绿鳍马面鲀受精卵为黏性沉性卵,沉于池底的受精卵易互相黏附导致缺氧、霉菌繁殖等问题,因此开发优化孵化装置对绿鳍马面鲀的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微水流使其受精卵在水体中不粘黏,不沉底,以此来保证受精卵有足够的氧气,减少孵化过程中受精卵的死亡,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连接充气软管的气石,通过不间断充气在孵化桶内形成循环水流,防止受精卵沉底;所述孵化桶靠近上缘的位置有一出水口,出水口内侧有筛网以防止受精卵以及孵化出的仔鱼从出水口流出,出水口上方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的水不间断进水冲走黏附于筛网上的受精卵,以防止出水口堵塞,孵化池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气石设置在孵化桶的中央,充气量使卵处于悬浮状态,又要防止充气量过大,影响受精卵。
[0007]优选地,筛网目数应在60~80之间,即可防止受精卵流出孵化池,也可漏掉一部分杂质。
[0008]优选地,第一进水口水流大于第二进水口,以保证水体呈规律性运动。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设计使用方便,灵活性高。通过不间断水流使受精卵不粘黏,不沉底;孵化池上缘出水口可将部分杂质排出装置,避免孵化装置内水质恶化,可显著提升孵化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孵化池,2、气石,3、出水口,4、筛网,5、第一进水口,6、第二进水口,其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孵化池1、连接充气软管的气石2,通过不间断充气在孵化桶内形成循环水流,防止受精卵沉底;所述孵化桶靠近上缘的位置有一出水口3,出水口内侧有筛网4以防止受精卵以及孵化出的仔鱼从出水口流出,出水口上方有第一进水口5,第一进水口的水不间断进水冲走黏附于筛网上的受精卵,以防止出水口堵塞,孵化池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6,气石设置在孵化桶的中央,充气量使卵处于悬浮状态,又要防止充气量过大,影响受精卵。
[0014]所述筛网目数为50,即可防止受精卵流出孵化池,也可漏掉一部分杂质。
[0015]气石充气量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防止充气量过大导致水体剧烈运动,影响受精卵孵化。
[0016]第一进水口的水流大于第二进水口,以保证水体呈规律性运动。
[0017]所述装置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具有黏性,且需要分开单颗孵化。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30万受精卵放入孵化池,受精卵的孵化密度15万/平方米,之后打开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气石充气量都保持在合理稳定的状态,从而使受精卵成功孵化,孵化池内的水从出水口筛网流出,筛网阻挡仔鱼和受精卵流出,同时部分水体中的杂质从筛网冲出,孵化池内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待大部分受精卵孵化成仔鱼后将仔鱼移入养殖池,最终统计孵化率为7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鳍马面鲀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孵化池(1)、连接充气软管的气石(2),通过不间断充气在孵化桶内形成循环水流,防止受精卵沉底;所述孵化桶靠近上缘的位置有一出水口(3),出水口(3)内侧有筛网(4)以防止受精卵以及孵化出的仔鱼从出水口(3)流出,出水口(3)上方有第一进水口(5),第一进水口(5)的水不间断进水冲走黏附于筛网(4)上的受精卵,以防止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楚涵王兴强边力陈四清李凤辉张盛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