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22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机构、以及用于将线束送到绕线盘机构的送线组件、以及用于调整线束所在高度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并导向的导向组件、以及驱使导向组件升降的升降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绕线装置,绕线时升降模组可驱使导向组件上升和下降,使得线束均匀在绕线盘机构上分布,成圈线束分布更加均匀匀称,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线束绕线机中,需要将线束一圈一圈绕线到绕线盘上,从而完成线束的收纳包装。但在实际绕线作业中人们发现,在绕线盘进行绕线时分布不均匀,容易使绕线沿绕线盘中部进行绕线,造成绕出来的线圈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不均匀分布,绕线圈数过多时,这种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尤其突出,一方面影响绕线的圈数,另一方面也影响美观性,制约线圈品质,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绕线装置,绕线时升降模组可驱使导向组件上升和下降,使得线束均匀在绕线盘机构上分布,成圈线束分布更加均匀匀称,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机构、以及用于将线束送到绕线盘机构的送线组件、以及用于调整线束所在高度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并导向的导向组件、以及驱使导向组件升降的升降模组。
[0006]由于设置有升降模组,在绕线过程中,升降模组可驱使导向组件上升和下降,从而使得线束在绕线时上下波动,往复的升降,使得线束均匀在绕线盘机构上分布,成圈线束分布更加均匀匀称,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
[0007]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存在间隙,线束位于所述间隙内并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接触。
[0008]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与线束的上下表面接触,线束固定到绕线盘机构后,会持续地朝着绕线盘机构方向移动,并卷绕到绕线盘机构中,线束在移动的过程中,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为静摩擦,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此时随着线束的移动而滚动,当升降模组驱使导向组件升降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则可引导线束升降,使得线束均匀分布于绕线盘机构,保证线束绕线均匀。
[0009]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与升降模组连接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滑座和滑座动力模组,所述导向滑座与导向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座动力模组驱使导向滑座滑动,所述第一滚轮铰接于导向支架,所述第二滚轮铰接于导向滑座。
[0010]导向滑座与导向支架滑动连接,通过调节导向滑座的位置,可改变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间距,从而适配不同规格尺寸的线材,保证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线材都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0011]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滚轮的表面挖有V字形槽。
[0012]V字形槽的设置,可使第一滚轮与线束的接触面积更大,与线束为两处线接触,提升第一滚轮对线束的导向作用。
[0013]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状。
[0014]不同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未设置V字形槽,呈圆柱状,与为一处线接触,该线接触与前述两处线接触形成三角形分布,可使得线束被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夹持得更稳,增强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对线束的导向作用。
[0015]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呈三角形分布。
[0016]除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外,还可以有第三滚轮,第三滚轮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呈三角形分布,线束的下表面与三个滚轮中的一个或两个接触,上表面则与剩余的滚轮接触,三个滚轮与线束均为静摩擦,随着线束的移动而滚动,对线束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线束均匀分布于绕线盘机构,保证线束绕线均匀。
[0017]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线组件包括夹爪套件、以及驱使夹爪套件横移的横移模组。
[0018]夹爪套件可抓取线束的端部,并在横移模组的作用下,将线束的端部送至绕线盘机构中,以保证绕线作业的稳定进行。
[0019]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爪套件包括与横移模组连接的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输出端连接的夹紧气缸、与夹紧气缸连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夹爪上设置有第一凹凸部,所述第二夹爪上设置有第二凹凸部,所述第一凹凸部与第二凹凸部位置相对并在夹紧气缸的驱动下夹紧线束。
[0020]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可在夹紧气缸的驱动下夹紧线束,第一凹凸部和第二凹凸部可增加摩擦力,从而更稳定地夹持线束,升降气缸则可调整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高度,太高或降低被夹紧线束的高度。
[0021]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线盘机构包括转盘、驱使转盘转动的转动模组、设置在转盘的夹线模组、以及设置在转盘且至少一个的绕线夹。
[0022]夹线模组夹持线束的端部,转动模组驱使转盘转动,转盘上的绕线夹随着转盘同步转动,绕线夹转动时会将线束缠绕在其自身处,从而实现绕线作业。
[0023]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线模组的高度低于绕线夹所在高度。
[0024]夹线模组的高度低于绕线夹所在高度,而夹爪套件的高度可以通过升降气缸进行升降,以使夹爪套件夹持的线束能够稳定地送达夹线模组进行夹线。具体的,夹爪套件夹持在线束端部,然后在横移模组的推动下,夹爪套件带着线束逐渐靠近夹线模组,接着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夹爪套件带着线束下降到夹线模组所在的高度,夹线模组夹紧线束后,转盘转动以进行绕线作业。
[0025]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线夹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绕线夹呈环状阵列分布于转盘上。
[0026]多个绕线夹呈环状阵列分布,随着转盘同步转动,以使线束缠绕成圈。
[0027]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线夹下方还设置有调节模组,所述调节模组用于调整绕线夹所围成的圆环半径。
[0028]调节模组可调整绕线夹所围成圆环的半径,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需求。
[0029]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技术的线束绕线装置,由于设置有升降模组,在绕线过程中,升降模组可驱使导向组件上升和下降,从而使得线束在绕线时上下波动,往复的升降,使得线束均匀在绕线盘机构上分布,成圈线束分布更加均匀匀称,同时也使得线束可绕的圈数更多。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线束绕线装置的结构图。
[0033]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34]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3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线束绕线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36]图5为图4中C区域的放大图。
[0037]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绕线盘机构的结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盘机构、以及用于将线束送到绕线盘机构的送线组件、以及用于调整线束所在高度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并导向的导向组件、以及驱使导向组件升降的升降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存在间隙,线束位于所述间隙内并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与升降模组连接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滑座和滑座动力模组,所述导向滑座与导向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座动力模组驱使导向滑座滑动,所述第一滚轮铰接于导向支架,所述第二滚轮铰接于导向滑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呈三角形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包括夹爪套件、以及驱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利元亨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