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21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包括:辅助梁和设置于所述辅助梁底部的钢管柱;所述辅助梁的底部设置有吊装机构,所述钢管柱的四周设置有支护结构,钢管柱外侧、支护机构和辅助梁之间设置有钢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立杆,设置于相邻第一立杆之间的第二立杆,设置于多个第一立杆中心的第三立杆,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横杆,设置于钢管柱外侧的第四立杆,以及设置于相邻第四立杆之间的多个第二横杆,多个所述第一立杆的顶部设置有L型顶托,多个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设置有一字型顶托,所述第三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所述第三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所述第三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盖挖逆作法施工中,钢结构焊接是其施工过程中最重要之一的一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主体结构,钢结构其体积大、质量重,现今辅助盖挖逆作法钢结构施工中 ,很多机械、材料依靠人力去转运,以及一些较深承台基坑处存在钢构施工困难的情况,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辅助盖挖逆作法钢结构施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包括:辅助梁和设置于所述辅助梁底部的钢管柱;所述辅助梁的底部设置有吊装机构,所述钢管柱的四周设置有支护结构,钢管柱外侧、支护机构和辅助梁之间设置有钢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立杆,设置于相邻第一立杆之间的第二立杆,设置于多个第一立杆中心的第三立杆,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横杆,设置于钢管柱外侧的第四立杆,以及设置于相邻第四立杆之间的多个第二横杆,多个所述第一立杆的顶部设置有L型顶托,多个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设置有一字型顶托,所述第三立杆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顶托、一字型顶托和平顶托的顶部设置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的顶部设置有模板。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包括设置于钢管柱外表面的钢支撑牛腿,设置于辅助梁底部的钢构预埋件,以及设置于钢支撑牛腿和钢构预埋件之间的钢构斜支撑。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设置于辅助梁两侧的导轨,设置于导轨内的滑轮,设置于滑轮外侧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连接件底部的手动葫芦,所述导轨通过对拉螺栓与辅助梁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手动葫芦连接,所述手动葫芦上设置有手动链条和起重链条,所述起重链条的底部设置有吊钩。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钩的底部设置有吊斗,所述吊斗和吊钩通过钢丝绳连接。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下间隔的所述第一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杆,上下间隔的所述第二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专利通过改变现有盘扣脚手架上的U型顶托的结构,利用L型顶托、一字型顶托、平顶托的特点,与现有盘扣脚手架进行优劣互补,再加上特制的钢垫板,通过设置第四立杆、第二横杆和第二斜杆,搭设成三角形的脚手架,使之适应钢管柱,又能利用钢
管柱提高整个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其操作平台搭设快速,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应性强;
[0012]本技术提供利用现有技术梁上预留对拉螺栓孔的特点,进行改进,在对拉螺栓孔内穿入用于固定导轨的对拉螺栓,进而安装手动葫芦,其成本低,安装快速,该技术便于运用,无需在现有梁施工特点上做出改变;
[0013]通过焊接钢支撑牛腿和使用手动葫芦吊装钢构斜支撑,其钢结构材料质量重,通过人力吊运,以及固定焊接难度大,安全性差,以机械代替人力,提供了安全性,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人力的使用,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护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支护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顶托安装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吊装机构侧视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导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手动葫芦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施工示意图。
[0022]图中,100、辅助梁;200、钢管柱;300、吊装机构;310、导轨;320、滑轮;330、连接件;340、手动葫芦;350、对拉螺栓;360、手动链条;370、起重链条;371、吊钩;400、支护结构;410、第一立杆;411、L型顶托;420、第二立杆;421、一字型顶托;430、第三立杆;431、平顶托;440、第一横杆;450、第四立杆;460、第二横杆;470、第一斜杆;480、第二斜杆;500、钢结构;510、钢支撑牛腿;520、钢构预埋件;530、钢构斜支撑;600、钢垫板;700、模板;800、吊斗;810、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

8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包括:辅助梁100和设置于辅助梁100底部的钢管柱200;辅助梁100的底部设置有吊装机构300,钢管柱200的四周设置有支护结构400,钢管柱200外侧、支护机构和辅助梁100之间设置有钢结构500,支护结构400包括多个第一立杆410,设置于相邻第一立杆410之间的第二立杆420,设置于多个第一立杆410中心的第三立杆430,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横杆440,设置于钢管柱200外侧的第四立杆450,以及设置于相邻第四立杆450之间的多个第二横杆460,多个第一立杆410的顶部设置有L型顶托411,多个第二立杆420的顶部设置有一字型顶托421,第三立杆430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431。
[002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立杆450、第二横杆460和第二斜杆480均为48
×
3.0标准钢管,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其搭设形式为紧贴钢管柱200;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包括:辅助梁(100)和设置于所述辅助梁(100)底部的钢管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100)的底部设置有吊装机构(300),所述钢管柱(200)的四周设置有支护结构(400),钢管柱(200)外侧、支护机构和辅助梁(100)之间设置有钢结构(500),所述支护结构(400)包括多个第一立杆(410),设置于相邻第一立杆(410)之间的第二立杆(420),设置于多个第一立杆(410)中心的第三立杆(430),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横杆(440),设置于钢管柱(200)外侧的第四立杆(450),以及设置于相邻第四立杆(450)之间的多个第二横杆(460),多个所述第一立杆(410)的顶部设置有L型顶托(411),多个所述第二立杆(420)的顶部设置有一字型顶托(421),所述第三立杆(430)的顶部设置有平顶托(4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顶托(411)、一字型顶托(421)和平顶托(431)的顶部设置有钢垫板(600),所述钢垫板(600)的顶部设置有模板(7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辅助梁下加腋钢结构焊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500)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国梁衍嘉冯光宇单宝福卢程柳岩黄喆锐杜博白梓宣乔国生蒋国华李国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