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15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包括背部背心,所述背部背心的前侧对称连接有胸部束缚带,相对称的胸部束缚带之间通过可调式的安装机构实现固定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背心技术领域。该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通过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背部背心和多个胸部束缚带完成对患者的包裹束缚,并且通过齿条块延伸至安装块后再通过对束缚紧松度调节完成后,利用弹性组件的复位性以及梯形条顶部斜面处与限位环底部的限位槽处贴合卡接实现限位齿对齿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以此不仅可以完成对胸部束缚带之间的固定操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人员后续背负的同时使得对患者的包裹更加的稳固且舒适。舒适。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背心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

技术介绍

[0002]参考中国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降温背心(专利公开号:CN107594665A,专利公开日:2018.01.19),包括背心本体、储存罐、导流管,所述背心本体与储存罐通过导流管相连;所述储存罐设有储存罐开关,并储存冷源;所述背心本体内设有蓄冷层。所述蓄冷层中蓄冷材料的比热容较大,如此设置,一方面进入背心本体内的低温气体吸收蓄冷层的热量,迅速升高气体的温度,避免低温气体直接与人体进行热交换而造成冻伤,另一方面利用蓄冷层的蓄冷性,减少背心本体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有效延长背心本体的降温时间。本专利技术为高温工作人员、野外工作人员提供一种轻质、降温效果良好的个体降温防暑背心。
[0003]基于上述对比文件的表述效果中,现实中在对人员进行救援时,现有的降温背心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对人员进行穿戴的过程在,由于人员的身形不一致以至于背心穿戴后不便于人员进行背动,并且通过束带的调节受力后容易张开甚至产生脱离的问题;
[0005]2、在对于人员背部进行降温的过程中,其降温效率较慢,对于被救人员的缓解程度较低。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解决了在对人员进行救援时,现有的降温背心对人员进行穿戴的过程在,由于人员的身形不一致以至于背心穿戴后不便于人员进行背动,并且通过束带的调节受力后容易张开甚至产生脱离的问题,以及对于被救人员降温缓解程度较低的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包括背部背心,所述背部背心的前侧对称连接有胸部束缚带,相对称的胸部束缚带之间通过可调式的安装机构实现固定操作,且背部背心的后侧设置有降温单元,位于背部背心的上下方设置有方便于施救人员操作的背负单元,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左侧胸部束缚带上的齿条块和安装在右侧胸部束缚带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表面呈圆周状等距开设有滑动槽,且限位环的表面位于相邻滑动槽之间开设有限位槽,而限位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动环,两个按动环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并便于人员按动,且按动环底部呈圆周状等距开设有三角槽,位于按动环的表面安装有凸柱并在滑动槽的内部实现竖直方向的滑动,所述安装块的内部通过弹性组件使得延伸杆在竖直方向移动,且延伸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齿,而限位齿与延伸至安装块内部的齿条块顶部啮合卡接,所述延伸杆的顶端固定有旋转环,且旋转环的表面呈圆周状等距安装有梯形条。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按动环顶部的按动柱,且按动柱均贯穿延伸至固定筒的上方,两个所述按动柱的顶端之间通过按动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块内部的固定板,所述延伸杆贯穿固定板并可相对固定板滑动,所述延伸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旋转环的底部接触,而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顶部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降温单元包括安装在背部背心后侧的降温箱,且位于降温箱的内部与背部背心接触处设置有循环水冷组件,所述降温箱的后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且位于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风冷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循环水冷组件包括安装在降温箱内壁的循环泵,且循环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固定连通有水冷管,而水冷管呈U型状设置,且水冷管的内部流通有水液。
[0013]优选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安装在放置槽内部的支撑架和安装在降温箱内壁的翅片,且翅片与水冷管接触,所述支撑架的后侧中心安装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驱动转轴,且驱动转轴的表面通过传动组件使得副动转轴在另一个支撑架表面转动,所述驱动转轴和副动转轴的一端均固定有散热扇叶。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转轴表面的驱动轮和安装在副动转轴表面的副动轮,且驱动轮和副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背负单元包括对称安装在背部背心后侧上方的肩负带和对称安装背部背心后侧下方的腿负带,且腿负带上设置有用于患者腿部包裹的腿部束缚环,且肩负带的一端固定有卡接块,所述腿负带的一端安装有方形块,且卡接块和方形块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接柱,所述卡接块的左右侧对称开设有圆柱槽,且卡接柱和圆柱槽的相对侧之间安装有抵动弹簧,且卡接柱和圆柱槽通过滑动组件实现左右侧的水平移动操作,所述方形块的左右侧对称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柱延伸至方形块内部后通过抵动弹簧的弹性实现与卡接槽的贯穿卡接;
[0017]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卡接柱表面的凸块和开设在圆柱槽内壁的凹槽,所述凸块在凹槽的内部滑动。
[0018]优选的,所述背部背心与胸部束缚带的顶部安装有肩部束缚带,而背部背心与胸部束缚带的连接处且位于肩部束缚带的下方缝制有腋部降温袋。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通过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背部背心和多个胸部束缚带完成对患者的包裹束缚,并且通过齿条块延伸至安装块后再通过对束缚紧松度调节完成后,利用弹性组件的复位性以及梯形条顶部斜面处与限位环底部的限位槽处贴合卡接实现限位齿对齿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以此不仅可以完成对胸部束缚带之间的固定操作,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进行适应性调节,便于人员后续背负的同时使得对患者的包裹更加的稳固且舒适。
[0022](2)、该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通过设置有循环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利用循环泵实现水冷管中的水液保持流通,以此将患者背部的热量传输,同时利用翅片对热量
进行引导,最后通过驱动马达的转动,实现驱动转轴和副动转轴上散热扇叶的同步转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热量进行快速的排出,达到对患者快速降温的目的。
[0023](3)、该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通过设置有背负单元,利用肩负带和腿负带配合上背部背心对人员进行包裹,并实现施救人员的操作,再通过固定组件完成肩负带和腿负带连接处的固定,可以更好的完成施救人员对患者的背动操作,同时也方便于进行固定和后续的打开操作,提高稳固性和便捷性的同时有效的节约了救援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立体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机构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筒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筒的内部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背负单元的立体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包括背部背心(1),所述背部背心(1)的前侧对称连接有胸部束缚带(2),其特征在于:相对称的胸部束缚带(2)之间通过可调式的安装机构(3)实现固定操作,且背部背心(1)的后侧设置有降温单元(4),位于背部背心(1)的上下方设置有方便于施救人员操作的背负单元(5);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安装在左侧胸部束缚带(2)上的齿条块(312)和安装在右侧胸部束缚带(2)上的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的顶部对称固定有固定筒(32),且固定筒(3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环(33),所述限位环(33)的表面呈圆周状等距开设有滑动槽(34),且限位环(33)的表面位于相邻滑动槽(34)之间开设有限位槽(35),而限位环(3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动环(36),两个按动环(36)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37)延伸至固定筒(32)的外部并便于人员按动,且按动环(36)底部呈圆周状等距开设有三角槽,位于按动环(36)的表面安装有凸柱(39)并在滑动槽(34)的内部实现竖直方向的滑动,所述安装块(31)的内部通过弹性组件(38)使得延伸杆(310)在竖直方向移动,且延伸杆(3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齿(311),而限位齿(311)与延伸至安装块(31)内部的齿条块(312)顶部啮合卡接,所述延伸杆(310)的顶端固定有旋转环(313),且旋转环(313)的表面呈圆周状等距安装有梯形条(3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7)包括安装在按动环(36)顶部的按动柱(37

1),且按动柱(37

1)均贯穿延伸至固定筒(32)的上方,两个所述按动柱(37

1)的顶端之间通过按动板(37

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8)包括安装在安装块(31)内部的固定板(38

1),所述延伸杆(310)贯穿固定板(38

1)并可相对固定板(38

1)滑动,所述延伸杆(310)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38

2),且复位弹簧(38

2)的顶端与旋转环(313)的底部接触,而复位弹簧(38

2)的底端与固定板(38

1)顶部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4)包括安装在背部背心(1)后侧的降温箱(41),且位于降温箱(41)的内部与背部背心(1)接触处设置有循环水冷组件(42),所述降温箱(4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43),且位于放置槽(43)的内部设置有风冷组件(4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冷组件(42)包括安装在降温箱(41)内壁的循环泵(42

1),且循环泵(42

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固定连通有水冷管(42

2),而水冷管(42

2)呈U型状设置,且水冷管(42

2)的内部流通有水液。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快速降温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44)包括安装在放置槽(43)内部的支撑架(44

1)和安装在降温箱(41)内壁的翅片(4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乔李冠群汪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