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15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CO2还原电催化剂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CuSO4溶液进行电沉积,将铜镀在三维碳布或碳纸载体上,然后通过湿法化学刻蚀将Al元素引入,干燥后即得所述Cu基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叶片状Cu基催化剂,形成丰富的高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和选择性,该Cu基催化剂能够实现还原CO2合成乙烷和乙烯的高选择性和高产率的反应,催化活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CO2还原电催化剂的
,具体公开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科学界一直在寻求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选择,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在这方面,电催化CO2还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可以将CO2还原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如一氧化碳、甲烷、乙烯和乙烷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且在能源生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在促进CO2还原反应的过程中,通过C

C键耦合可以形成C2产物。相较于C1产物,C2产物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其经济价值也更高。
[0004]对于CO2还原生成的两种产物,它们首先都被还原成为吸附态的CO。然而,在后续的化学反应中,甲烷和乙烯的形成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甲烷的生成,吸附态的CO会继续转化为CHO
ad
中间体,并随着C

O键的断裂而生成甲烷。而在吸附态CO向乙烯的转化过程中,电极上相邻的两个吸附态CO会形成二聚体,并进一步转化为烯二醇或类似中间物种。这些中间物种最终会被还原为乙烯产物。通过这些中间体的进一步反应,可以得到多种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这种电催化CO2还原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望成为解决全球能源需求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方法之一。
[0005]因此,如何提高二氧化碳还原合成C2产物的选择性,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需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这对于开发新型碳资源化学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具有高效的电催化反应活性,在CO2还原反应中对乙烯和乙烷气体具有高选择性,催化稳定性好,能显著提高对CO2利用的能量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CuSO4溶液进行电沉积,将铜镀在三维碳布或碳纸载体上,然后通过湿法化学刻蚀将Al元素引入,干燥后即得所述Cu基催化剂。
[0010]所述制备方法首先电沉积的合成方法,通过精确控制沉积参数(如电压和时间),来获得高纯度的Cu。然后再用刻蚀液对其进行刻蚀,以消除块状Cu和Cu表面的小颗粒以及
引入Al元素获得叶片状结构,叶片状结构极大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电子通道,为后续进行电催化CO2还原反应提供了足够多的活性位点。
[0011]优选地,所述电沉积所用CuSO4溶液的浓度为0.01

0.3M。
[0012]优选地,采用0.1

3M的H2SO4调节所述CuSO4溶液pH值至1

3。
[0013]优选地,所述湿法化学刻蚀的刻蚀溶液为NaOH与(NH4)2S2O8混合反应得到。
[0014]优选地,所述刻蚀溶液中NaOH质量为4

12g,(NH4)2S2O8质量为1

5g,引入Al源为NaAlO2的质量是0.1

3g,水用量为30

150mL。
[0015]优选地,所述电沉积采用恒电压法,电压为

0.5V

0.8V,沉积时间为600

900s。
[0016]优选地,所述刻蚀的时间为2

24小时。
[0017]所述叶片状Cu基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对Cu表面活性位点的多少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有加入的铝源的量、电沉积的电压以及时间和刻蚀时间等,合理调控这些参数才能制备出形貌为叶片状的Cu基催化剂。Al元素在有效地嵌入Cu表面缺陷位点过程中铝源的选择、反应刻蚀的时间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叶片状Cu基催化剂在提高电催化CO2还原合成C2产物产率中的应用。
[0020]优选地,所述C2产物为乙烷或乙烯。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叶片状Cu基催化剂用于CO2还原制备乙烯乙烷气体的新方法。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过程中,在三维碳纤维均匀分布的叶片状材料上形成丰富的高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和选择性。叶片状Cu基催化剂能够促进CO2和电解液离子的传输,活性位点能有效促进CO2吸附能力,并且通过调节Cu和Al两种元素的比例,可以优化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的CO2分子接着会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有机物。叶片状Cu基催化剂能够在实现高选择性和高产率的反应。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构思新的技术方案制备出了一种高活性Cu基催化剂,所得形貌结构为叶片状,极大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电子通道,并为后续进行电催化CO2还原反应提供了足够多的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能有效促进CO2吸附能力,促进CO2和电解液离子的传输,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和选择性,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
[0024]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在CO2还原过程中,主要是基于Al对Cu的辅助增效作用可以让反应偏向于生成乙烷,能够有效地促进CO2分子的还原转化为有机物。Cu基催化剂在CO2还原反应中可以形成一些由Cu和Al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和选择性。CO2分子首先被吸附在活性位点的表面上,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反应。Cu基催化剂能够提供较高的CO2吸附能力,并且通过调节Cu和Al两种元素的比例,可以优化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的CO2分子接着会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有机物。CO2还原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会从活性位点上解离,然后在催化剂表面扩散并被拾取。该催化剂在CO2还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5]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基催化剂在应用于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反应中,可以显著提高乙烯/乙烷气体的法拉第效率,催化活性高,为催化剂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Cu基催化剂的SEM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Cu基催化剂的X射线能谱分析图。
[0028]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CO2电化学合成乙烷的叶片状Cu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CuSO4溶液进行电沉积,将铜镀在三维碳布或碳纸载体上,然后通过湿法化学刻蚀将Al元素引入,干燥后即得所述Cu基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O4溶液的浓度为0.01

0.3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0.1

3M的H2SO4调节所述CuSO4溶液的pH值至1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化学刻蚀的刻蚀溶液为NaOH与(NH4)2S2O8混合反应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溶液中NaOH质量为4

12g,(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董思龙许元妹任博华文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