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08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锚杆体内部设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锚杆体外部使用袋子包裹,袋子开口与锚杆体连接处的位置用卡扣固定,将袋子包裹后的锚杆体的一端设置在钻孔内,钻孔外部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接口,该螺纹接口与单向阀的螺纹端旋转连接,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浆液输送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浆液输送软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口连接,液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浆液,注浆完成并形成结实体后,将托盘套装在钻孔外部的锚杆体与围岩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将托盘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注浆杆体段对围岩进行加固,能够充分发挥锚杆紧密加固围岩的作用机理,可实现形成初始锚固力及时控制围岩、加固围岩目的,保证安全生产。全生产。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锚杆,具体是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属于锚杆支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作为煤矿巷道主要支护手段的锚杆、锚索支护技术已不能完全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深部围岩破碎范围大、变形强烈,单独采用锚杆锚索支护,由于围岩破碎,锚固剂与围岩粘结效果差,锚杆锚索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尤其对高地应力、沿空巷道、修复巷道、受采动影响巷道及地质构造带附近,掘巷后围岩产生明显离层、滑动,原生裂隙张开,并发育新的裂隙,单独采用锚梁网支护难以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使用注浆杆体段对围岩进行加固,能够充分发挥锚杆紧密加固围岩的作用机理,可实现形成初始锚固力及时控制围岩、加固围岩目的,保证安全生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包括锚杆体,所述锚杆体内部设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锚杆体外部使用袋子包裹,袋子开口与锚杆体连接处的位置用卡扣固定,将袋子包裹后的锚杆体的一端设置在钻孔内,钻孔外部锚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接口,该螺纹接口与单向阀的螺纹端旋转连接,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浆液输送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浆液输送软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液口连接,液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浆液,注浆完成并形成结实体后,将托盘套装在钻孔外部的锚杆体与围岩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将托盘固定。
[0005]进一步的,本技术前后贯通的中空腔设置在锚杆体的轴心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袋子采用滤水不滤浆材料或者密封袋。
[0007]进一步的,浆液采用无收缩微膨胀水泥。
[0008]进一步的,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浆液输送软管的一端通过固定卡箍或用钢丝捆扎固。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浆液输送软管使用橡胶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为手动液压泵或电动液压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锚杆体外部使用滤水不滤浆材质的袋子包裹,通过卡扣将袋子端口固定在锚杆体上,需保证卡扣牢固,防止出现浆液流出的现象;将套好袋子的锚杆体放置于钻孔内,锚杆体外部端口设有螺纹与单向阀螺纹端旋转连接,浆液输送软管与单向阀连接一端固定卡箍或用钢丝捆绑扎固;将搅拌好的浆液通过液压泵泵入浆液输送软管,浆液通过锚杆体进入袋子中,直至袋子与四周围岩接触,水分从袋子中逐渐滤出,同时要及时进行浆液的填补,防止出现结实体后出现空隙;随着水分的滤出,材料的水灰比
减小,进一步增大凝结硬化后强度;随着水分的逐渐滤出,材料凝结完成,形成结实体,注浆完毕,此时将浆液输送软管与单向阀连接一端固定除去,拔出浆液输送软管,将托盘套装在钻孔外部的锚杆体与围岩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将托盘固定。本技术使用全包浆式注浆锚杆体段对围岩进行加固,能够充分发挥锚杆紧密加固围岩的作用机理,可实现形成初始锚固力及时控制围岩、加固围岩目的,保证安全生产;本技术的袋子采用滤水不滤浆材料,袋子填充膨胀到一定程度有水分的滤出,会减小水灰比,增大结实体的强度;本技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过程方便且安全,同时具有浆液量可控、节省水泥用量等特点,有着较好的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应用本技术注浆前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2为应用本技术注浆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应用本技术注浆完成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4为应用本技术凝结完成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中:1、袋子,2、卡扣,3、锚杆体,4、浆液输送软管,5、液压泵,6、单向阀,7、围岩,8、钻孔,9、托盘,10、螺母,11、结实体,12、浆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包括锚杆体3,所述锚杆体3内部设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前后贯通的中空腔设置在锚杆体3的轴心位置,锚杆体3外部使用袋子1包裹,袋子1开口与锚杆体3连接处的位置用卡扣2固定,将袋子1包裹后的锚杆体3的一端设置在钻孔8内,钻孔8外部锚杆体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接口,该螺纹接口与单向阀6的螺纹端旋转连接,单向阀6的另一端与浆液输送软管4的一端通过固定卡箍或用钢丝捆扎固定连接,浆液输送软管4的另一端与液压泵5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浆液输送软管4使用橡胶管,液压泵5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浆液12,所述液压泵5为手动液压泵或电动液压泵;注浆完成并形成结实体11后,将托盘9套装在钻孔8外部的锚杆体3与围岩7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10将托盘9固定。
[0019]所述袋子1可采用滤水不滤浆材料,也可采用密封袋,袋子1包裹在锚杆体3的外部,并通过卡扣2固定,需保证卡扣2的牢固,防止出现浆液流出的现象
[0020]浆液12采用无收缩微膨胀水泥,在使用的时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浆液配比公式,设计配比,计算凝结硬化后强度。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袋子1固定在锚杆体3的外部后,放置于钻孔8内,锚杆体3的外端与浆液输送软管4使用单向阀6连接,将提前搅拌好的浆液12通过液压泵5泵入,浆液12通过锚杆体3进入袋子1内部;随着浆液12的注入袋子1鼓起,接触到围岩7表面时开始有水分滤出,水灰比减小,凝固强度提高,同时要及时进行浆液12的填补,防止出现结实体11后出现空隙,直至袋子1中不再有水分滤出,材料凝结完成,形成结实体11后,取下单向阀6和浆液输送软管4,将托盘9套装在钻孔8外部的锚杆体3与围岩7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10将托盘9固定。本专利技术使用注浆杆体段对围岩进行加固,能够充分发挥锚杆紧密加固围岩的
作用机理,可实现形成初始锚固力及时控制围岩、加固围岩目的,保证安全生产。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无裂缝、微小裂缝、大裂缝、破碎岩体、煤体、混凝土等一切钻孔岩体。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滤水不滤浆全包浆式注浆锚杆(索)装置,不需要止浆塞,浆液量可控,节省了水泥用量,施工工艺简单,操作简单,成本投入低,适应能力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包浆式注浆锚杆装置,包括锚杆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体(3)内部设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锚杆体(3)外部使用袋子(1)包裹,袋子(1)开口与锚杆体(3)连接处的位置用卡扣(2)固定,将袋子(1)包裹后的锚杆体(3)的一端设置在钻孔(8)内,钻孔(8)外部锚杆体(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接口,该螺纹接口与单向阀(6)的螺纹端旋转连接,单向阀(6)的另一端与浆液输送软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浆液输送软管(4)的另一端与液压泵(5)的出液口连接,液压泵(5)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浆液(12),注浆完成并形成结实体(11)后,将托盘(9)套装在钻孔(8)外部的锚杆体(3)与围岩(7)接触的位置,并通过螺母(10)将托盘(9)固定。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涛张海义秦荣李昂吕伟孙靖昕吕璐娜薛智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