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03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所属基础施工技术领域,施工方法计阶梯型边坡,实现深路堑的建设,能够提高深路堑的每层质量,针对阶梯型边坡设计了实心柱有效巩固每层边坡稳定性,大幅提高防变形、防滑坡、防坍塌性能;针对阶梯型边坡设计了路堑顶修建截水沟和挡水埝、阶梯平台排水沟、坡面纵向流沟,截水沟和挡水埝能够有效防止顶面雨雪水流入坡面,平台排水沟能够有效防止上层坡面的雪水流入下层坡面,减轻坡面冲刷;纵向流沟能够提高平台排水沟的排水能力,防止平台排水沟漫灌时发生水流顺着坡面下流;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从提升边坡土基稳固性和降低坡面雨水冲刷量的角度出发,提高了深路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保证长期使用不发生变形、滑坡、坍塌,保证安全性。保证安全性。保证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路堑是一种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起到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的作用。其中,土质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米或岩石挖方边坡大于30米的路堑称之为深路堑。
[0003]深路堑按通过的地层一般分为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然而土质挖方边坡也不是单一的土质或石质,在实际施工中,地质往往非常复杂,高差起伏较大,沉降位移及边坡稳定性隐患较大。由于深路堑较深,边坡处于地壳表层复杂的地质,经过开挖暴露后,在长期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中,以及受各种条件与自然因素的作用,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危机道路建设和生命安全,因此,特别需要处理好深路堑的设计和施工,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4]目前,针对于不同路段,深路堑不同的地质状况,有着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但质量效果良莠不齐,常有发生变形、滑坡、坍塌现象,修复十分麻烦,难度较大,严重者甚至危机交通安全。尤其是对于高边坡高达50m以上,粉土层基质水流冲蚀沟较深、冰碛层的卵石与漂石基质、坡面流冲蚀能力强的情况下,更需要克服困难,不断的革新技术,提高深路堑质量,保证基础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深路堑质量良莠不齐,常有发生变形、滑坡现象,需要不断的革新技术,提高深路堑质量,保证基础安全,尤其是对于高边坡高达50m以上,粉土层基质水流冲蚀沟较深、冰碛层的卵石与漂石基质、坡面流冲蚀能力强的情况下,需要保证深路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设计阶梯型边坡,实现深路堑的建设,能够提高深路堑的质量,不发生变形、滑坡、坍塌;针对阶梯型边坡设计了实心柱有效巩固每层边坡稳定性,大幅提高防变形、防滑坡、防坍塌性能;针对阶梯型边坡设计了路堑顶修建截水沟和挡水埝、阶梯平台排水沟、坡面纵向流沟,路堑顶修建截水沟和挡水埝能够有效防止顶面雨雪水流入坡面,平台排水沟能够有效防止上层坡面的雪水流入下层坡面,导致坡面冲刷严重;纵向流沟能够提高平台排水沟的排水能力,防止平台排水沟漫灌时发生水流顺着坡面下流,导致坡面冲刷严重;本专利技术主要从提升边坡土基稳固性和降低坡面雨水冲刷量的角度出发,提高了深路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保证长期使用不发生变形、滑坡、坍塌,保证基础安全性;尤其是针对于高边坡高达50m以上,粉土层基质水流冲蚀沟较深、冰碛层的卵石与漂石基质、坡面流冲蚀能力强的较差土质和恶劣自然环境情况下,能够保证深路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06]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修建路堑顶截水沟:S1.1:设定好路堑边界后,修建路堑顶的截水沟,截水沟距离路堑边界5m~6m,截水沟的沟底和沟壁平整夯实,然后铺设10cm~15cm厚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相邻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水泥砂浆砌缝;S1.2:截水沟靠近路堑的一侧采用混凝土浇筑挡水埝,挡水埝的高度等于截水沟的深度。
[0007]S2,深路堑开挖:S2.1:采用挖掘机进行路堑土方开挖,达到机挖边界后,采用人工补挖、刷坡、修整路堑边坡,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和坡面平顺性;S2.2:对边坡坡面中已经出现的坑穴、凹槽进行杂物清理,用护坡混凝土嵌补整平;对路堑底面进行整平、碾压夯实,用于保证后续路基的施工;路堑的边坡为阶梯型斜坡,每层阶梯型斜坡的底面为一平台,平台宽度1.5m~2m,阶梯型斜坡的坡面角度为50
°
~80
°
,斜坡高度为5m~8m。
[0008]S3,巩固路堑边坡:在每层阶梯型斜坡的平台上,每间隔2m~2.5m钻纵向孔,孔深为每层阶梯型斜坡高度的1.5倍,然后向孔内置入实心柱,实心柱与孔之间的缝隙采用混凝土浇筑填充。
[0009]S4,平台排水:在平台上挖掘流沟,流沟的沟底和沟壁平整夯实,然后铺设10cm~15cm厚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相邻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水泥砂浆砌缝,形成平台排水沟;未挖掘的平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设覆盖,并用水泥砂浆砌缝。
[0010]S5,制备边坡防护:路堑边坡防护,每层斜坡坡面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第二层锚索框架梁护层区、第三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第四层拱形骨架护层区。
[0011]S6,覆盖植被:在第一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第二层锚索框架梁护层区和第三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的坡面铺设六棱护坡砖,进行地表种植土的覆盖,并植草;在第四层拱形骨架护层区,进行地表种植土的覆盖,并植草。
[0012]上述方法的S2.1中,机挖边界距离路堑边坡坡面及路基顶面70cm~100cm,采用人工补挖直至达到距离路堑边坡坡面及路基顶面30cm~40cm停止挖掘,随后进行人工刷坡、修整到设计要求,严禁超挖,确保后续边坡和地基的处理质量。
[0013]上述方法的S2.1中,短而深的路堑地段采用分层横向开挖,每层1.5m~2m;长而深的路堑地段采用纵向开挖,先沿路堑纵向挖掘通道,每层通道深度1.5m~2m,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纵向开挖至路基标高。
[0014]上述方法的S3中,实心柱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梯形的钢管内浇筑填充混凝土制备而成的预制件,长度为斜坡高度的1.5倍,外径不小于10cm。
[0015]上述方法的S3中,相邻层的实心柱为50%间隔错位设置。
[0016]上述方法的S3中,当实心柱的截面为梯形的钢管内浇筑填充混凝土制备而成的预制件时,相邻实心柱的短边、长边方向相反交替设置。
[0017]上述方法的S3中,实心柱整体为“T”型,柱顶焊接有挡面,所述纵向孔为“钉”型孔。
[0018]上述方法的S4中,流沟在挖掘时,规避实心柱的位置。
[0019]上述方法的S4中,当路堑长度在30m以上时,坡面上每隔10m~15m从上至下开设有纵向流沟,纵向流沟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设,用水泥砂浆砌缝,纵向流沟与平台排水沟相连通。
[0020]上述方法的S5中,第一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和第三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为向边坡内置入12m锚杆固定护层;第二层锚索框架梁护层区为向边坡内置入12m锚索固定护层。
[0021]上述方法的S5中,第四层拱形骨架护层区的高度为0.5~3m;第一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的高度等于第三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的高度;第二层锚索框架梁护层区的高度为第一层锚杆框架梁护层区高度的1.2~1.5倍。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一、本专利技术在路堑顶修建截水沟和挡水埝,截水沟的沟底和沟壁平整夯实并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设,水泥砂浆砌缝,能够很好的防止沟内水渗入土壤中,进行有效排水,防止雨水顺着路堑坡面下流,冲刷坡面,影响施工以及影响后续使用,预防滑坡。挡水埝能够进一步阻挡水流,当水量较大漫灌截水沟时,挡水埝也能够有效阻挡水流,不顺着路堑坡面下流,做到双重保障。
[0023]二、本专利技术设计截水沟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修建路堑顶截水沟:S1.1:设定好路堑边界后,修建路堑顶的截水沟,截水沟距离路堑边界5m~6m,截水沟的沟底和沟壁平整夯实,然后铺设10cm~15cm厚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相邻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水泥砂浆砌缝;S1.2:截水沟靠近路堑的一侧采用混凝土浇筑挡水埝,挡水埝的高度等于截水沟的深度;S2,深路堑开挖:S2.1:采用挖掘机进行路堑土方开挖,达到机挖边界后,采用人工补挖、刷坡、修整路堑边坡,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和坡面平顺性;S2.2:对边坡坡面中已经出现的坑穴、凹槽进行杂物清理,用护坡混凝土嵌补整平;对路堑底面进行整平、碾压夯实,用于保证后续路基的施工;路堑的边坡为阶梯型斜坡,每层阶梯型斜坡的底面为一平台,平台宽度1.5m~2m,阶梯型斜坡的坡面角度为50
°
~80
°
,斜坡高度为5m~8m;S3,巩固路堑边坡:在每层阶梯型斜坡的平台上,每间隔2m~2.5m钻纵向孔,孔深为每层阶梯型斜坡高度的1.5倍,然后向孔内置入实心柱,实心柱与孔之间的缝隙采用混凝土浇筑填充;S4,平台排水:在平台上挖掘流沟,流沟的沟底和沟壁平整夯实,然后铺设10cm~15cm厚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相邻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之间用水泥砂浆砌缝,形成平台排水沟;未挖掘的平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设覆盖,并用水泥砂浆砌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1中,所述机挖边界距离路堑边坡坡面及路基顶面70cm~100cm,所述采用人工补挖直至达到距离路堑边坡坡面及路基顶面30cm~40cm停止挖掘,随后进行人工刷坡、修整到设计要求,严禁超挖,确保后续边坡和地基的处理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路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1中,短而深的路堑地段采用分层横向开挖,每层1.5m~2m;长而深的路堑地段采用纵向开挖,先沿路堑纵向挖掘通道,每层通道深度1.5m~2m,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连仲何宏海朱根深周飞胡春强战鹤鹤张维居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