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及整平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01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及整平施工方法,属于码头基床施工领域,目的是提高平整效率。包括主体框架和料斗;主体框架呈矩形,沿主体框架纵向在主体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沿主体框架长度延伸的轨道;在主体框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支腿,支腿为可伸缩结构;料斗悬挂于主体框架,且顶部沿轨道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轨道,底端设置有与待处理基床宽度适配的卸料口,在卸料口后缘设置有沿料斗纵向延伸的刮板。通过主体框架将料斗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上方,并通过料斗沿轨道移动,同时在卸料口后部设置了刮板,从而实现在料斗布料的同时一并实现整平,实现了工序之间的连续作业,节约了工程时间,施工效率得到提高。施工效率得到提高。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及整平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码头基床施工领域,具体的是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及整平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重力式码头是以结构本身和填料的重力保持稳定的码头,可细分为方块、沉箱、扶壁、坐床式圆筒以及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等结构形式,具有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维修方便等优点。由于码头自身重量和承载的重量都加载在地基上,重力式码头对地基的要求比较高,主要用于岩石地基或持力层埋藏较浅的地区。为确保地基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重力式码头施工在完成水下基槽开挖成型后,都设计有一层抛石垫层,形成安装重力式码头构件的基床。为增加石料层密实度,减少工后沉降,根据需要进行分层抛填和基床夯实。
[0003]为满足重力式码头主体构件,例如预制混凝土方块、沉箱等的安装平整度,使基床能够均匀地承受上部载荷压力,必须进行基床顶面和边坡表面的整平工作。目前,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主要依靠潜水员在水下进行人工整平,施工效率低、耗用资源多、成本造价高、劳动强度大、作业风险高,施工周期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及整平施工方法,解决传统的人工整平的弊端,提高平整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料斗;所述主体框架呈矩形,沿主体框架纵向在主体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沿主体框架长度延伸的轨道;在主体框架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主体框架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上方的支腿,所述支腿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料斗悬挂于主体框架,且顶部沿轨道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轨道,底端设置有与待处理基床宽度适配的卸料口,在卸料口后缘设置有沿料斗纵向延伸的刮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的竖直段和水平设置的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竖直段的底端结合呈一体,另一端水平向竖直段后侧延伸。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料斗沿其竖向包括上部的横截面呈矩形的上部段和下部的横截面呈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下部段。
[0008]进一步的,在料斗的顶端设置有向外翻折的边缘,在边缘底部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行走机构。
[0009]进一步的,在边缘顶部设置有吊耳二。
[0010]进一步的,在主体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耳一。
[0011]进一步的,在主体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测深杆。
[0012]采用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的整平施工方法,
[0013]首先,利用起重设备将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吊入待施工水域,并沿待待处理基床的基槽放置;
[0014]接着,在主体框架上装设的定位测量装置和支腿的配合下,将主体框架调整水平;
[0015]最后,将料斗置于起始位置,打开料斗底部卸料口,使料斗匀速从主体框架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料斗中的碎石床料匀速流出并摊铺在待整平基床上,位于卸料口后部的刮板将流出的碎石床料刮平。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主体框架将料斗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上方,并通过料斗沿轨道移动,同时在卸料口后部设置了刮板,从而实现在料斗布料的同时一并实现整平,实现了工序之间的连续作业,节约了工程时间,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0017]通过在料斗移动的过程中自动进行平整,且料斗可自行行走,机械化程度高,人员近距离操作少,作业风险小。
[0018]通过刮板的L形设置,使得在刮平后可利用料斗自身的重量同时实现对基床的压实,一举多得,整平效果好,可一次达到满足重力式码头构件安装的平整度。
[0019]料斗容量大,可一次装填足量的找平床料,避免传统人工找平方式下频繁运料的情况。
[0020]由于采用了可伸缩升降的支腿,且各支腿可以分别独立升降,整平装置可以适应复杂、不平的海床/河床环境。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0023]图3为料斗主视图;
[0024]图4为料斗下部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主体框架1、吊耳一2、测深杆3、支腿4、料斗5、吊耳二51、行走机构52、上部段53、下部段54、刮板55、竖直段55A、水平段55B、轨道6、基床已平整段8、基床待平整段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0027]本说明书所表示方位的“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体框架1和料斗5;所述主体框架1呈矩形,为矩形框架,包括与重力式码头岸壁侧对应的框架长边和垂直于重力式码头岸壁侧的框架短边。重力式码头岸壁侧为基床布置长度方向,也叫横向;垂直于重力式码头岸壁侧的也为基床布置宽度方向,也叫纵向。沿主体框架1纵向在主体框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沿主体框架1长度延伸的轨道6,即,在主体框架1顶部两个岸壁侧,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且用于料斗5移动的轨道6。在主体框架1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主体框架1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7上方的支腿4,支腿4垂直于主体框架1所在的平面。所述支腿4为可伸缩结构,通常采用液压式伸缩支腿,动力源可通过连接就近浮吊船获得。4个支腿4可以同
时调整或分别调整。通过改变每个单独支腿4的长度,主体框架1可以保持水平或处于任何期望的姿态,而不需考虑基槽底部可能出现的不平整状况。通过同时改变所有支腿4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不同的基床整平厚度。根据需要可在主体框架1上加装测量设备,测量主体框架1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或者不加装测量设备,而通过潜水员水下测量相关参数,之后通过调整支腿4最终调整主体框架1达到水平。
[0029]所述料斗5悬挂于主体框架1,且顶部沿轨道6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轨道6,底端设置有与待处理基床宽度适配的舱口,舱口为卸料口,舱口打开后用于释放床料。在舱口后缘设置有沿料斗5纵向延伸的刮板55。刮板55用于整平从舱口释放的床料。
[003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1将料斗5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7上方,并通过料斗5沿轨道6移动,同时在卸料口后部设置了刮板55,从而实现在料斗5布料的同时一并实现整平,实现了工序之间的连续作业,节约了工程时间;
[0031]可伸缩支腿的设置,使得整平装置可以适应复杂、不平的海床/河床环境,同时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不同的基床整平厚度,适应性好;
[0032]刮板55可以直接采用一块竖向设置的板,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刮板55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的竖直段55A和水平设置的水平段55B,所述水平段55B的一端与竖直段55A的底端结合呈一体,另一端水平向竖直段55A后侧延伸。竖直段55A用于将床料初次刮平,被竖直段55A刮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和料斗(5);所述主体框架(1)呈矩形,沿主体框架(1)纵向在主体框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沿主体框架(1)长度延伸的轨道(6);在主体框架(1)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主体框架(1)架设于待处理基床的基槽(7)上方的支腿(4),所述支腿(4)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料斗(5)悬挂于主体框架(1),且顶部沿轨道(6)延伸方向活动连接于轨道(6),底端设置有与待处理基床宽度适配的卸料口,在卸料口后缘设置有沿料斗(5)纵向延伸的刮板(5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5)呈L形,包括竖向设置的竖直段(55A)和水平设置的水平段(55B),所述水平段(55B)的一端与竖直段(55A)的底端结合呈一体,另一端水平向竖直段(55A)后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基床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5)沿其竖向包括上部的横截面呈矩形的上部段(53)和下部的横截面呈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下部段(5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阮心赵春亮孙赫张建军秦发成曹颜李辉张淼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