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85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包括:机箱的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罩设有第一透明板,机箱的底壁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上端的端面从机箱的第一侧壁的所在侧朝机箱的相对的第二侧壁的所在侧向下倾斜,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罩设有第二透明板,第二透明板的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底座开设四个弧形槽,每一螺栓的螺纹段穿过列车车厢的顶壁后穿过每一弧形槽,并通过螺母锁定,当螺母未锁定时,底座可转动;摄像机和补光灯安装在机箱内,摄像机的镜头和补光灯的出光面朝向第一透明板,插头安装在机箱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本装置可牢固设置且稳定采集画面,适应性广。适应性广。适应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受电弓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受电弓监测装置安装在列车车厢外顶部,用于实时监测受电弓的状态和变化,实现受电弓实时状态画面查看,以便进一步提高故障定位、故障处置及故障原因分析的效率。
[0003]由于受电弓监测装置安装于车厢外顶部,并且列车是运动的,导致监测装置不稳固。若将监测装置焊接在车厢外顶部,又无法调整监测装置的位置,导致可能无法采集到受电弓的画面。因此,现有的受电弓监测装置无法同时满足稳固设置又可对其位置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受电弓监测装置无法同时满足稳固设置又可对其位置进行微调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包括:机箱、摄像机、补光灯、插头、支架和底座;
[0007]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罩设有第一透明板,所述机箱的底壁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支架的上端的端面从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壁的所在侧朝所述机箱的相对的第二侧壁的所在侧向下倾斜,所述机箱的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罩设有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二透明板的朝向所述机箱的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补光灯电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底座间隔均匀开设四个贯通所述底座的上下表面的弧形槽,每一螺栓的螺纹段穿过列车车厢的顶壁后穿过每一所述弧形槽,并通过螺母锁定以使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列车车厢的顶壁的外表面上,当螺母未锁定时,所述底座可转动,以使所述螺栓可在所述弧形槽内相对移动;
[0008]所述摄像机和所述补光灯安装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摄像机的镜头和所述补光灯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透明板,所述插头安装在所述机箱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
[0009]进一步:所述机箱内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顶壁的内表面上,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U型架的槽内。
[0010]进一步:所述U型架通过弹性橡胶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顶壁的内表面上。
[0011]进一步:所述机箱的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开设有格栅。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透明板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板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均设置有双层硅胶密封圈。
[0013]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上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机箱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从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壁的所在侧朝所述机箱的相对的第二侧壁的所在侧向下倾斜。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透明板具有滤光层。
[0015]进一步:所述机箱的底壁设置一圈硅胶密封圈。
[0016]进一步: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摄像机、所述补光灯和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补光灯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摄像机的两侧,所述补光灯的出光面紧贴所述第一透明板。
[0018]进一步:所述插头为GTC航空插头。
[0019]这样,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通用性强,可以安装在不同厚度车厢顶板,现场安装方便简单且安装牢固,画面不会因为列车运动而出现偏差,满足运动列车的惯性;安装时,可转动底座,以使可采集到受电弓的画面,并且受电弓的画面更端正地出现在摄像机的视野中心,适应性广;并且满足振动标准要求和IP67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立体图一;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立体图二;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仰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5是图4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后视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受电弓监测装置的U型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如图1~7所示,该装置包括如下的结构:机箱1、摄像机2、补光灯3、插头4、支架5和底座6。
[0030]机箱1的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罩设有第一透明板7。优选的,第一透明板7可采用透明钢化玻璃。
[0031]机箱1的底壁固定安装在支架5的上端。支架5的上端的端面从机箱1的第一侧壁的所在侧朝机箱1的相对的第二侧壁的所在侧向下倾斜。
[0032]机箱1的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可根据第二侧壁上其它结构的布局设计,例如,位于远离插头4的一侧。第二开口罩设有第二透明板14。优选的,第二透明板14可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第二透明板14的朝向机箱1的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应当理解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面朝向第二透明板14。优选的,感光元件的角度可调,以便根
据实际情况转动感光元件,使其感光面能较好地感应机箱1外部的环境光照。感光元件与补光灯3电连接。
[0033]支架5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6的上表面上。底座6间隔均匀开设四个贯通底座6的上下表面的弧形槽8。每一螺栓9的螺纹段穿过列车车厢的顶壁后穿过每一弧形槽8,并通过螺母锁定以使底座6固定安装在列车车厢的顶壁的外表面上。当螺母未锁定时,底座6可转动,以使螺栓9可在弧形槽8内相对移动,以便调整摄像机2的镜头朝向,使摄像机2可采集到受电弓的画面,适用不同的场景,并且可使受电弓的画面更端正地出现在摄像机2的视野中心。应当理解的是,当该受电弓监测装置安装在列车车厢的顶壁的外表面上时,机箱1的第一侧壁大致朝向列车行进方向。
[0034]摄像机2和补光灯3安装在机箱1内,摄像机2的镜头和补光灯3的出光面朝向第一透明板7。插头4安装在机箱1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
[0035]摄像机2可对受电弓现场环境进行视频图像实时采集。当列车在黑暗的隧道内行驶时,可通过补光灯3进行自动补光,以便更好地采集画面。补光灯3可由工作人员预先开启。此外,补光灯3也可由感光元件控制开启和关闭。具体的,环境光照通过第二透明板14照射进机箱1内,使感光元件可感知环境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摄像机、补光灯、插头、支架和底座;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罩设有第一透明板,所述机箱的底壁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支架的上端的端面从所述机箱的第一侧壁的所在侧朝所述机箱的相对的第二侧壁的所在侧向下倾斜,所述机箱的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罩设有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二透明板的朝向所述机箱的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补光灯电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底座间隔均匀开设四个贯通所述底座的上下表面的弧形槽,每一螺栓的螺纹段穿过列车车厢的顶壁后穿过每一所述弧形槽,并通过螺母锁定以使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列车车厢的顶壁的外表面上,当螺母未锁定时,所述底座可转动,以使所述螺栓可在所述弧形槽内相对移动;所述摄像机和所述补光灯安装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摄像机的镜头和所述补光灯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透明板,所述插头安装在所述机箱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箱的顶壁的内表面上,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U型架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楠张少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成通号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