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83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评标人员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处理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在扬声器的相对面皆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通过两个人脸识别模块对评标人员的人脸进行识别,然后利用中央处理芯片进行处理,接着利用数据对比模块对评判人员的人脸进行数据对比,然后利用权限管理芯片进行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进行分类,接着利用两个数据存储模块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分类存储,非评标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控制模块会启动扬声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来驱离非评标人员,确保评标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评标人员身份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招投标领域,现有的对有评标项目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的方式主要有指纹识别和身份证识别两种,只要识别成功相应的人员就可进入评标区域,评标专家通过专家专用通道进入签到区安检合格后,通过人脸扫描设备即可完成身份核验和签到工作,并自动获取参与评标项目所在评标室信息,闸机将自动开启评标区门禁,在评标人员身份识别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的人脸图像分类存储工作,为此,提出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
[0003]但是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不方便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分类存储,而且在非评标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不方便提醒工作人员来驱离非评标人员,影响评标工作的正常进行;2.不方便对评标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影响评标工作的安全性,而且在评标场所不方便调整一体化设备的位置,不方便提供电能;3.不方便对一体化设备进行高度调整,影响工作人员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高度调整。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不方便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分类存储,而且在非评标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不方便提醒工作人员来驱离非评标人员,影响评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不方便对评标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影响评标工作的安全性,而且在评标场所不方便调整一体化设备的位置,不方便提供电能,也不方便对一体化设备进行高度调整,影响工作人员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高度调整。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对比模块,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权限管理芯片,所述权限管理芯片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摄像头,所述无线摄像头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相对面皆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
[0007]所述设备箱底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蓄电池;
[0008]所述升降套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套筒的表面皆螺纹安装有调节栓,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
[0009]优选的,所述设备箱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侧线管,所述设备箱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上线管,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层,所述设备箱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箱门。
[0010]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固定栓。
[0011]优选的,所述侧线管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引导管。
[0012]优选的,所述引导管的顶部套接有限位架,限位架的两侧皆螺纹安装有限位栓。
[0013]优选的,所述无线摄像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蛇管。
[0014]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等距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门锁。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垫,支撑垫采用橡胶材质,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导向管。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等距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一侧皆活动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底座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支板。
[0017]优选的,所述支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真空吸盘。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扬声器的相对面皆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通过两个人脸识别模块对评标人员的人脸进行识别,然后利用中央处理芯片进行处理,接着利用数据对比模块对评判人员的人脸进行数据对比,然后利用权限管理芯片进行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进行分类,接着利用两个数据存储模块将评标人员与非评标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分类存储,非评标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控制模块会启动扬声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来驱离非评标人员,确保评标工作的正常进行。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蓄电池,通过蛇管带动无线摄像头进行角度调整,接着利用无线摄像头对评标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评标工作的安全性,再通过蓄电池为一体化系统提供电能,解决了在评标场所不方便提供电能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调整一体化设备的位置。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升降套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板,能够通过拧松调节栓,接着利用升降板在升降套筒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一体化设备进行高度调整,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高度调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电路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设备箱局部立体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升降套筒局部立体
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底座局部立体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的流程图。
[0029]图中:1、设备箱;101、固定板;102、侧线管;103、散热孔;104、门锁;105、箱门;106、绝缘层;107、上线管;108、限位栓;109、引导管;110、限位架;2、升降套筒;201、调节栓;202、固定框;203、导向管;204、升降板;205、支撑垫;3、底座;301、支板;302、滑杆;303、真空吸盘;304、行走轮;4、无线摄像头;401、蛇管;5、人脸识别模块;6、蓄电池;7、控制模块;8、电路板;801、固定栓;9、中央处理芯片;10、数据对比模块;11、数据存储模块;12、权限管理芯片;13、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参照图1

7,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包括设备箱1,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处理芯片9,中央处理芯片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对比模块10,数据对比模块10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权限管理芯片12,权限管理芯片12的顶部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7),所述控制模块(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央处理芯片(9),所述中央处理芯片(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据对比模块(10),所述数据对比模块(10)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权限管理芯片(12),所述权限管理芯片(12)的顶部皆固定安装有数据存储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线摄像头(4),所述无线摄像头(4)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扬声器(13),所述扬声器(13)的相对面皆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5);所述设备箱(1)底部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升降套筒(2),所述升降套筒(2)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框(202),所述固定框(20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升降套筒(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板(204),所述升降套筒(2)的表面皆螺纹安装有调节栓(201),所述升降板(2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的两侧皆贯穿设置有侧线管(102),所述设备箱(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上线管(107),所述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绝缘层(106),所述设备箱(1)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箱门(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标人员身份识别分类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路板(8),所述电路板(8)的表面贯穿安装有固定栓(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坤聂迦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黔云集中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