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79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涉及智能电表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模块、计量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存储模块;计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电量,关联用电量与当前时间,生成第一用电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第一用电信息,根据用电量与当前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大数据计算,生成用电量异常报告,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用电量异常报告发送给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了用电量与用电的当前时间的关系,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出具有针对性的用电分析报告。告。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电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的交流电度表均为感应式机械电度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家熟知。智能电表的发展已不仅要具备传统电表的计量功能,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设施,智能电表的发展已经成为电网功能整合的基础。其具体性能扩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信息处理、互动、计量和通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地控制和实现各种功能。不可否认现有的智能电表显然还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0003]但是家庭用的电表都是类似的半智能式电能表,功能比较单一,需要自己或者查电人员爬上去查看电表,然后自己计算电费,甚至部分电表只能看到总体的电量,不能看到本月明细也不能进行分析。使用起来功能单一,古板,而且不方便。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电表来解决上述缺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电表,包括:控制模块、计量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0008]所述计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电量,关联所述用电量与当前时间,生成第一用电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0009]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用电信息,根据所述用电量与所述当前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大数据计算,生成用电量异常报告;
[0010]所述显示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用电信息以及用户预存的电费显示用户当前剩余电量;
[0011]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能够将用户实时用电信息传送到电网管理端;
[0012]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用电量异常报告发送给用户;
[0013]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电能参数提供永久性的数据存储空间,并做好备份以防特殊原因下参数的丢失。
[0014]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判断与生成模块,其用于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生成第一购买报告以及第一用电建议报告;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大于第一门限值但小于第二门限值时,生成第二购买报告以及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大于第二门限值但小于第三门限值时,生成第三购买报告;以及第三用电建议报告;
[0015]其中,所述第一购买报告、所述第二购买报告以及所述第三购买报告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用电建议报告、所述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所述第三用电建议报告均不相同。
[0016]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将第一购买报告、第二购买报告、第三购买报告、第一用电建议报告、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第三用电建议报告发送给用户。
[0017]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
[0018]所述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并将加密因子发送至用户,与此同时,所述控制模块执行加密指令,控制所述显示模块停止显示内容;
[0019]所述存储模块保存所述加密因子;
[0020]解密模块,用于读取用户ID,然后将用户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用户;用户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0021]解密验证模块,用于用户将所述密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0022]可选的,包括红外摄像头,用于获取红外影像信息,并将所述红外影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当解密验证模块将所述密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一致时,根据所述红外影像信息获取位于智能电表前方的人数信息,当所获取的所述人数信息等于预设人数信息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显示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用户用电量及其当前剩余电量,其中,所述预设人数信息为一人。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具体包括载波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485通信模块,所述载波通信模块通过载波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通信模块通过红外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485通信模块通过485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为5G模块或4G模块,所述5G模块或4G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25]可选的,所述计量模块具体包括: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电量计算模块;
[0026]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以单位周期分别对电压和电流进行采集,得到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
[0027]所述电量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的用电量。
[0028]可选的,所述电量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0029]电压电流的有效值G
RMS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30][0031]式中,N为单位周期内的测量点数,I为电流的瞬时值,U
N
为电压的瞬时值,单位周期内N个测量的瞬态值G
N

[0032]有功功率Ρ计算方法如下式:
[0033][0034]式中,I为电流的瞬时值,U
N
为电压的瞬时值。
[0035]可选的,所述计量模块还包括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用户住所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生成日用电曲线图;第一报表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统计模块统计得到的数据,生成日用电报表;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用户住所一个月内每天的用电量,生成月用电曲线图;第二报表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统计模块统计得到的数据,生成月用电报表。
[003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了用电量与用电的当前时间的关系,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并出具有针对性的用电分析报告。
[0038]2、本专利技术通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智能电表的破解风险,提高智能电表的安全系数,避免了窃电行为的发生。
[0039]3、本专利技术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储存及处理、信息交互等功能,支持内部计费、远程缴费、远程停送电,方便电费结算,可有效地杜绝欠费行为,还支持远程载波通信,实现电网的同一抄表管理。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电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计量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计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电量,关联所述用电量与当前时间,生成第一用电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用电信息,根据所述用电量与所述当前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大数据计算,生成用电量异常报告;所述显示模块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用电信息以及用户预存的电费显示用户当前剩余电量;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能够将用户实时用电信息传送到电网管理端;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用电量异常报告发送给用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电能参数提供永久性的数据存储空间,并做好备份以防特殊原因下参数的丢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判断与生成模块,其用于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生成第一购买报告以及第一用电建议报告;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大于第一门限值但小于第二门限值时,生成第二购买报告以及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当用户的年度用电量大于第二门限值但小于第三门限值时,生成第三购买报告;以及第三用电建议报告;其中,所述第一购买报告、所述第二购买报告以及所述第三购买报告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用电建议报告、所述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所述第三用电建议报告均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将第一购买报告、第二购买报告、第三购买报告、第一用电建议报告、第二用电建议报告以及第三用电建议报告发送给用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并将加密因子发送至用户,与此同时,所述控制模块执行加密指令,控制所述显示模块停止显示内容;所述存储模块保存所述加密因子;解密模块,用于读取用户ID,然后将用户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用户;用户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解密验证模块,用于用户将所述密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文段力
申请(专利权)人:万安裕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