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座、多工位旋转主体和线缆,多工位旋转主体包括保护罩、位于保护罩内的驱动组件和伸出于保护罩外的多个治具结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组件和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依次传动连接成一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组件与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从而驱动治具结构旋转,支撑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两端的支撑件,多工位旋转的两端固定于支撑件上,至少一支撑件内设置有过线腔,保护罩靠近过线腔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口,过线腔通过进线口与保护罩内连通,线缆穿过过线腔并由进线口进入保护罩内与第一驱动电机组件连接。件连接。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多工位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工位同步转动或/和摆动工件中一般需要用到减速器,多工位同步转动或/和摆动由于一次可同时进行多个工件的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或工件的自动化组装、加工、清洁、检测等领域中,工位的转动和摆动可使产品或工件在360度范围内旋转,对产品或工件各个面进行相关作业。多工位旋转装置因为涉及到多工位的调整,其需要涉及到接线的问题,难以合理的布线,使得线路存在外露和缠绕等问题,非常影响多工位旋转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线路外露的多工位旋转装置。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座、多工位旋转主体和线缆,所述多工位旋转主体包括保护罩、位于保护罩内的驱动组件和伸出于保护罩外的多个治具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组件和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依次传动连接成一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组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治具结构旋转,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两端的支撑件,所述多工位旋转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至少一支撑件内设置有过线腔,所述保护罩靠近过线腔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过线腔通过所述进线口与所述保护罩内连通,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过线腔并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保护罩内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底座具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过线腔连通,所述线缆由所述过线槽伸入所述过线腔中。
[0006]优选地,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通气接头,所述通气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头主体和轴承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可相对所述接头主体转动,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还包括多条气管,所述多条气管穿过所述过线腔并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保护罩内与分别与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的通气接头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还包括拖链,所述拖链内具有过线空间,所述过线空间与所述过线腔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朝上延伸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治具结构连接,述壳体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朝壳体外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所述壳体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外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壳体内的蜗杆连接,所述
蜗杆为双导程蜗杆,所述调节件拧紧时,可带动所述蜗杆沿其延伸方向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的空腔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还具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件,所述注油件与所述空腔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还包括联轴器和连接杆,相邻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具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杆和多个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连接组成所述传动轴。
[0011]优选地,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保护罩内的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与所述多工位旋转主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多工位旋转主体整体相对所述支撑件摆动,所述线缆包括多条,多条线缆进入所述保护罩内与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和摆动电机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治具结构包括顶部的治具载台,所述治具载台顶部具有定位销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基准孔,所述治具载台至少一个侧面具有靠近所述治具载台边角的基准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之间传动,并带动所述驱动轴进行转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传动齿轮的一端相对设置主动齿轮的一端向内凹陷具有凹陷部,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凹陷部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件内设置有过线腔,结合保护罩,可以较好的将线缆隐藏在支撑件和保护罩内,避免线路缠绕或外露,提高过线稳定和多工位旋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多工位旋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多工位旋转装置走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F
‑
F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蜗轮蜗杆减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图7中A4
‑
A4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图9中B
‑
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仰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通气接头的蜗轮蜗杆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与治具结构配合的第一角度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为本技术提供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与治具结构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5为图14中D
‑
D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6为本技术提供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与治具结构配合的第二角度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7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工位旋转装置传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8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工位旋转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9为本技术提供的多工位旋转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0为图19中C
‑
C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1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驱动电机组件的连接组件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驱动电机组件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多工位旋转主体和线缆,所述多工位旋转主体包括保护罩、位于保护罩内的驱动组件和伸出于保护罩外的多个治具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组件和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多个治具结构分别与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依次传动连接成一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组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治具结构旋转,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两端的支撑件,所述多工位旋转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至少一支撑件内设置有过线腔,所述保护罩靠近过线腔的一端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过线腔通过所述进线口与所述保护罩内连通,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过线腔并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保护罩内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组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过线腔连通,所述线缆由所述过线槽伸入所述过线腔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的通气接头,所述通气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接头主体和轴承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所述轴承连接部可相对所述接头主体转动,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还包括多条气管,所述多条气管穿过所述过线腔并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保护罩内与分别与多个蜗轮蜗杆减速器的通气接头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旋转装置还包括拖链,所述拖链内具有过线空间,所述过线空间与所述过线腔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且相互传动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朝上延伸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治具结构连接,述壳体沿蜗杆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朱俊勇,唐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