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72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环形设置的风洞,风洞水平安装在地面上;风洞包括燃烧段,燃烧段连通有测量段,测量段的出口连通有整流段,整流段与燃烧段进口连通;测量段内向远离燃烧段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测量组件和后处理组件,后处理组件连通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出口与整流段的进口连通;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风洞外的供氧环,供氧环与风洞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形燃烧风洞,通过在测量段开展燃烧实验,在下游收集气体,通过氧耗法测量燃烧效率,提高了对环境模拟的真实性,提高收集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为火灾规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火灾规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火灾规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效率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火灾规律的研究中,热释放速率被认为是表征火灾过程的重要参数,它可以定义火灾的尺度或规模;热释放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可燃物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但是由于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组分变化很大,燃烧场景不同,因此依靠现有的固定公式来确定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很困难,通常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典型物品的火焰燃烧特性,并据此估计特定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其中基于耗氧原理(氧耗法)测定燃烧热释放速率是目前火灾研究中通用的实验原理。
[0003]现有的实验装置一般是开放式的,都是通过集烟罩收集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成分分析,计算燃料燃烧热释放速率;但是上述的实验方法没有考虑到外界的环境风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对于环境风作用下的扩散燃烧火焰,很难通过集烟罩收集气体成分,也就导致现有实验装置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为火灾规律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0004]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包括环形设置的风洞,所述风洞水平安装在地面上;
[0007]所述风洞包括燃烧段,所述燃烧段连通有测量段,所述测量段的出口连通有整流段,所述整流段与所述燃烧段进口连通;
[0008]所述测量段内向远离所述燃烧段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测量组件和后处理组件,所述后处理组件连通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整流段的进口连通;
[000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风洞外的供氧环,所述供氧环与所述风洞内腔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依次固接在所述测量段的水蒸气过滤层、冷却装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测量段的出口嵌设固接有整流板。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框,所述冷却框的顶端固接有出水箱,所述冷却框的底端固接有进水箱,所述出水箱与所述进水箱之间固接并连通有网状的冷却管;所述进水箱和所述出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界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测量段的出口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燃烧
段。
[0013]优选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向远离所述燃烧段反向设置的流速测量段、温度测量段和气体采集段,所述流速测量段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皮托管,所述温度测量段内固定安装有热电偶,所述气体采集段内固定安装有若干气体采样探针。
[0014]优选的,所述皮托管、所述热电偶和所述气体采样探针分别与外界的采样电脑和控制台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燃烧段的出口连通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出口连通有扩散段,所述扩散段与所述测量段连通;所述测量段与所述整流段之间固接并连通有第二连接段,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内,所述供氧环套设固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段外;所述整流段的出口连通有收缩段,所述收缩段的出口与所述燃烧段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扩散段的进口小于所述扩散段的出口,所述收缩段的进口大于出口。
[0017]优选的,所述风洞为透明耐高温材质制作。
[0018]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组装测量装置,根据设计规格和尺寸组装设备并水平摆放在地面上;
[0020]步骤二:设备调节;将风洞进口与外界连通,然后带动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与外界断开,并记录初始数据;
[0021]步骤三:试验进行;启动燃烧段,燃烧后的烟气进入测量段,测量烟气数据并进行记录;
[0022]步骤四:烟气循环处理;烟气经过测量后经过后处理组件处理和调节组件处理后经过整流后再次进入循环;
[0023]步骤五:数据处理;经过多次循环后综合处理测量数据。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成环形的封闭风洞,防止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风洞水平放置也避免了烟气的纵向流动(自身热浮力诱导)导致的速度偏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燃烧段模拟不同规格和原料的燃烧反应,测量段用于对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测量,并通过耗氧法测量燃烧效率;测量后的烟气被处理后经过整流,实现再次循环,模拟环境风对燃烧的影响,循环的气流经过调节组件调节,使其与外界的环境相适配,实现内部循环,避免循环烟气的含氧量不足导致的燃烧受影响;供氧环环形设置在风洞的外壁,实现缓慢调节空气的含氧量,同时避免氧气的供应导致烟气流速度变化;此外,风洞为透明耐高温材质制作,可以实时观察风洞内部烟气/火焰的流动情况,记录实验测试的现象。
[0025]本专利技术环形燃烧风洞,通过在测量段开展燃烧实验,在下游收集气体,通过氧耗法测量燃烧效率,提高了对环境模拟的真实性,提高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为火灾规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轴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俯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量区域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段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流板轴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流板主视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整流筒轴视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整流筒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风洞;2、燃烧段;3、测量段;5、整流段;7、水蒸气过滤层;8、冷却装置;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整流板;12、冷却框;13、出水箱;14、进水箱;15、冷却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风机;19、流速测量段;20、温度测量段;21、气体采集段;22、皮托管;23、热电偶;24、气体采样探针;25、采样电脑;26、控制台;27、第一连接段;28、扩散段;29、第二连接段;30、收缩段;31、支撑脚;32、供氧孔;33、火源;34、风速探头;35、供氧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设置的风洞(1),所述风洞(1)水平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风洞(1)包括燃烧段(2),所述燃烧段(2)连通有测量段(3),所述测量段(3)的出口连通有整流段(5),所述整流段(5)与所述燃烧段(2)进口连通;所述测量段(3)内向远离所述燃烧段(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测量组件和后处理组件,所述后处理组件连通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整流段(5)的进口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风洞(1)外的供氧环(35),所述供氧环(35)与所述风洞(1)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依次固接在所述测量段(3)的水蒸气过滤层(7)、冷却装置(8)、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0);所述测量段(3)的出口嵌设固接有整流板(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冷却框(12),所述冷却框(12)的顶端固接有出水箱(13),所述冷却框(12)的底端固接有进水箱(14),所述出水箱(13)与所述进水箱(14)之间固接并连通有网状的冷却管(15);所述进水箱(14)与所述出水箱(13)分别通过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与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段(3)的出口固定安装有风机(18),所述风机(18)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燃烧段(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效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向远离所述燃烧段(2)反向设置的流速测量段(19)、温度测量段(20)和气体采集段(21),所述流速测量段(19)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皮托管(22),所述温度测量段(20)内固定安装有热电偶(23),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协鹏张晓磊唐飞陈晓韬方祥冯伟韩羽胡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