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头戴式平板耳机,涉及平板耳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头戴式平板耳机的中频部份因为出现衰减,造成人声与中频声音响度稍弱,导致响度效果差的问题。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设置有喇叭主体;还包括:第一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喇叭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设置有喇叭底盖,所述第一磁铁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电底板,所述导电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振膜,所述振膜的一侧设置有导电面板;第二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导电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铁的一侧设置有喇叭面盖,所述导电面板的表面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线。述PCB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线。述PCB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平板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平板耳机
,具体为头戴式平板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发射器与信号源相连,也可以在发射器前接入前级或耳机放大器来改善音质和调整音色。
[0003]但是,现有头戴式平板耳机的中频部份因为出现衰减,造成人声与中频声音响度稍弱,导致响度效果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头戴式平板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头戴式平板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头戴式平板耳机的中频部份因为出现衰减,造成人声与中频声音响度稍弱,导致响度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头戴式平板耳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设置有喇叭主体;
[0006]还包括:
[0007]第一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喇叭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设置有喇叭底盖,所述第一磁铁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电底板,所述导电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振膜,所述振膜的一侧设置有导电面板;
[0008]第二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导电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铁的一侧设置有喇叭面盖。
[0009]优选的,所述导电面板的表面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插头,且连接插头的输出端与电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喇叭面盖的四周均设置有螺丝,且喇叭面盖与喇叭底盖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柱,且螺纹连接柱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一体结构,所述螺纹连接柱的外部设置有连接螺母,且连接螺母与螺纹连接柱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防护板为一体结构,所述防护板通过外螺纹与安装腔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喇叭主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悬挂臂,且悬挂臂与喇叭主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悬挂套,且悬挂套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悬挂臂插入到悬挂套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置有透音孔,且透音孔贯穿防护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喇叭底盖导电底板之间设置第一磁铁,在导电面板和喇叭面盖之间设置第二磁铁,喇叭底盖、第一磁铁、导电底板、振膜、导电面板、第二磁铁、喇叭面盖依次对夹,利用螺丝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了喇叭主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采用的是高性能钕铁硼磁铁,利用高性能钕铁硼磁铁做的平板喇叭,能够产生较高的振动效果,从而提升头戴试平板耳机的低频效果,左右单元无大小声,纵向及横向的深度足够,声音准确,无变音和异常噪声,耳机频率响应:10Hz
‑
41Hz,灵敏度:95.5+3dbat1KHz,测试压力“两单元展开150.5MM,额定功率:22mW,最大功率:41mW,单元阻抗:35.5欧+15%。
[0017]2、通过在防护板外壁设置外螺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处的螺纹连接柱依靠连接螺母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夹固定,对喇叭主体进行防护,防护板通过外螺纹与安装腔螺纹连接,对安装腔的开口处进行防护,并且通过螺纹方式固定的防护板,便于拆卸对喇叭主体进行检修,不用每次都打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提高检修便利性和防护板更换清洗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喇叭主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连接螺母;4、螺纹连接柱;5、连接插头;6、透音孔;7、防护板;8、喇叭主体;9、悬挂臂;10、悬挂套;11、喇叭底盖;12、第一磁铁;13、导电底板;14、振膜;15、导电面板;16、第二磁铁;17、喇叭面盖;18、PCB板;19、电线;20、螺丝;21、外螺纹;22、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头戴式平板耳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2,安装腔22的内设置有喇叭主体8;
[0025]还包括:
[0026]第一磁铁12,其设置在喇叭主体8的内部,第一磁铁12的一侧设置有喇叭底盖11,第一磁铁12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电底板13,导电底板13的一侧设置有振膜14,振膜14的一侧设置有导电面板15;
[0027]第二磁铁16,其设置在导电面板15的一侧,第二磁铁16的一侧设置有喇叭面盖17。
[0028]将喇叭主体8卡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处的螺纹连接柱4依靠连接螺母3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对夹固定,对喇叭主体8进行防护,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6采用的是高性能钕铁硼磁铁,利用高性能钕铁硼磁铁做的平板喇叭,能够产生较高的振动效果,从而提升头戴试平板耳机的低频效果,
左右单元无大小声,纵向及横向的深度足够,声音准确,无变音和异常噪声。
[0029]请参阅图3,导电面板15的表面设置有PCB板18,PCB板18的一侧设置有电线19,第一壳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插头5,且连接插头5的输出端与电线19连接,用于电性连接使用。
[0030]请参阅图2、3,喇叭面盖17的四周均设置有螺丝20,且喇叭面盖17与喇叭底盖11之间通过螺丝20螺纹连接,喇叭底盖11、第一磁铁12、导电底板13、振膜14、导电面板15、第二磁铁16、喇叭面盖17依次对夹,利用螺丝20进行固定,从而形成了喇叭主体8。
[0031]请参阅图1,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螺纹连接柱4,且螺纹连接柱4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一体结构,螺纹连接柱4的外部设置有连接螺母3,且连接螺母3与螺纹连接柱4螺纹连接,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进行固定,从而对喇叭主体8进行防护。
[0032]请参阅图1、2、4,安装腔22的开口处设置有防护板7,防护板7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21,且外螺纹21与防护板7为一体结构,防护板7通过外螺纹21与安装腔22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方式固定的防护板7,便于拆卸对喇叭主体8进行检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头戴式平板耳机,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2),所述安装腔(22)的内设置有喇叭主体(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铁(12),其设置在所述喇叭主体(8)的内部,所述第一磁铁(12)的一侧设置有喇叭底盖(11),所述第一磁铁(12)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电底板(13),所述导电底板(13)的一侧设置有振膜(14),所述振膜(14)的一侧设置有导电面板(15);第二磁铁(16),其设置在所述导电面板(15)的一侧,所述第二磁铁(16)的一侧设置有喇叭面盖(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平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面板(15)的表面设置有PCB板(18),所述PCB板(18)的一侧设置有电线(19),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插头(5),且连接插头(5)的输出端与电线(1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平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面盖(17)的四周均设置有螺丝(20),且喇叭面盖(17)与喇叭底盖(11)之间通过螺丝(20)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飞,罗世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原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