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是在传统灌浆套筒上增加一个变径八字形引导口段、并取消注浆支管,引导口段处在灌浆套筒端部,是为预埋钢筋插入灌浆锚固段的引导口,引导口段内径相对钢筋外径有较大间隙,利于引导歪斜的预埋钢筋进入引导口段后、顺利插入灌浆锚固段内,保证钢筋的全部插入和位置对中;取消注浆支管,通过侧墙构件上设置一个通向构件底部的灌浆斜孔,可同时进行预埋钢筋及套筒的灌浆,引导口段作为灌浆料入口通道,能引导吸收较大容量的灌浆料进入套筒灌浆锚固段内空腔,有利于灌浆质量的保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侧墙构件和先浇底板的便捷安装,便捷引导侧墙构件和先浇底板的钢筋进行对接。进行对接。进行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灌浆套筒
,尤其涉及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
技术介绍
[0002]先底后墙装配式渠槽是采用在浇筑好的下层混凝土底板上进行预制侧墙构件的装配安装,形成钢筋混凝土渠槽结构。在装配式渠槽施工中,先浇底板和侧墙构件在拼装时,两个构件的钢筋之间采用灌浆套筒连接。
[0003]灌浆套筒作为一种钢筋连接件,侧墙构件在预制时就埋入灌浆套筒、并且和侧墙构件内的主钢筋连接固定。采用灌浆套筒可以将下层先浇底板内的预埋外露钢筋和上层侧墙构件内的钢筋连接,在现场先浇底板中预埋外露连接钢筋,现场构件拼装时先浇底板中预埋外露钢筋插入侧墙构件中预埋的灌浆套筒中,实现构件安装定位后,通过向灌浆套筒内灌注专用水泥基灌浆料锚固钢筋,从而实现钢筋对接连接,以此实现上下两个构件的拼装连接形成整体。
[0004]现有技术中的灌浆套筒结构包括空心圆柱体结构的套筒本体以及垂直连通套筒本体上下两端部的注浆支管和出浆支管。在该结构的灌浆套筒影响下,极易出现如下问题:1、先浇底板上外露预埋钢筋都是在现场制作安装,施工环境条件都较差,钢筋定位、绑扎存在很大的人为误差,容易造成定位不准确、歪斜;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因下料冲击、振捣器振捣冲击、人员踩踏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钢筋位移,偏离设计中心位置,也会出现歪斜现象。而下层先浇混凝土底板部件的外露预埋连接钢筋和对应的工厂预制侧墙构件内的灌浆套筒一般都是双排布置,每排的数量都相对较多,形成多孔集群布置,因此外露预埋钢筋的位置偏差和歪斜也呈多样化。
[0005]由于灌浆套筒上下直径一致,外露预埋钢筋外径和套筒本体内径的配合间隙很小,使用现有的灌浆套筒时会导致下层结构的预埋钢筋和上层构件中的灌浆套筒在安装装配时轴向对中控制困难,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确,致使多孔集群对中更加困难,难以根根对中,导致下层预埋钢筋难以准确的穿套进预制构件的灌浆套筒中。简言之就是偏移歪斜的外露预埋钢筋难以插入现有结构的灌浆套筒内,给安装施工带来不便,影响安装进度和安装质量,甚至出现安装失败,返工重做。
[0006]因此,如何解决好装配式渠槽、或预制墙板等结构的多孔集群预埋钢筋和灌浆钢筋套筒出现定位不准确,轴向对中控制困难,钢筋外径和套筒内径的配合间隙小的问题,使多孔集群预埋钢筋难以准确的穿套进灌浆套筒中,使偏差钢筋和灌浆套筒顺利对接,提高安装质量和安装速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预埋钢筋和灌浆套筒配合间隙小、定位不准确、轴向对中控制困难的问题,提供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通过优化灌浆套
筒结构,取消注浆支管,并增加变径八字形的引导口,引导偏差的钢筋和灌浆套筒顺利对接,提高安装质量和安装速度,提高外露预埋钢筋插入灌浆套筒的便捷性。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包括灌浆套筒,灌浆套筒用于将装配式渠槽的侧墙构件和先浇底板之间连接固定,使之拼装为一体;
[0010]所述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出浆管,套筒本体竖向布置,出浆管水平布置;
[0011]套筒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机械连接段、出浆管连接空腔段、灌浆锚固段和变径八字形的引导口段,机械连接段、出浆管连接空腔段、灌浆锚固段和引导口段之间一体成型;
[0012]所述机械连接段内设置有内螺纹,用于连接侧墙构件内的主钢筋,所述出浆管连接空腔段外垂直连通所述出浆管,浆液注满灌浆套筒后、会从出浆管流出,所述灌浆锚固段内壁设置有剪力键,便于增强浆液的锚固强度,灌浆锚固段下端周向向外扩张呈变径八字形状以构成所述引导口段,便于引导先浇底板上偏斜的外露预埋钢筋插入灌浆套筒内,同时引导口段也起到注浆管的作用,即浆液通过引导口段进入灌浆套筒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套筒高度也是套筒本体高度,该高度为310mm,套筒本体竖向布置,套筒本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
[0014]所述套筒本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侧墙构件内的主钢筋和先浇底板内的外露预埋钢筋,也即是套筒本体的端部分别连接主钢筋和外露预埋钢筋,所述主钢筋和外露预埋钢筋直径均为
Ø
22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本体上端呈圆台形向上收缩以构成所述机械连接段,机械连接段高度60mm,机械连接段内螺纹连接所述主钢筋,灌浆套筒和侧墙构件内的钢筋网浇筑为一体。
[0016]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本体中部上方为出浆管连接空腔段,所述出浆管连接空腔段高度为44mm、外径为
Ø
54mm、内径为
Ø
32mm;
[0017]所述出浆管连接空腔段外壁布设所述出浆管,即出浆管焊接在出浆管连接空腔段,出浆管水平布置,出浆管与出浆管连接空腔段垂直排布且连通,出浆管长40mm、外径
Ø
25mm,内径
Ø
17mm。
[0018]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本体中部下方为灌浆锚固段,灌浆锚固段高度为183mm、外径为
Ø
54mm、内径为
Ø
32mm,该内径为灌浆锚固段的最小内径,也就是包括剪力键的内径;
[0019]所述灌浆锚固段内竖向穿设有所述外露预埋钢筋,外露预埋钢筋与灌浆锚固段内壁存在间隙,间隙值为32
‑
22=10mm,该间隙内填充砂浆,从而将外露预埋钢筋和灌浆套筒紧密的锚固在一起。所述外露预埋钢筋竖直向上延伸,外露预埋钢筋顶端位置低于出浆管位置。
[0020]进一步地,所述剪力键数量为多个、上下间隔布设在灌浆锚固段内壁,剪力键为圆环体、且和灌浆锚固段一体成型,剪力键外径为
Ø
40mm、内径为
Ø
32mm,剪力键套设在外露预埋钢筋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本体下端为所述引导口段,这是区别于常规的灌浆套筒结构,引导口段高度23mm,引导口段壁厚由浆液进入方向依次增加,引导口段大径一端的外径为
Ø
64mm、内径为
Ø
56mm,小径一端的外径为
Ø
54mm、内径为
Ø
32mm;
[0022]所述外露预埋钢筋自引导口段插入灌浆套筒内,实现外露预埋钢筋和灌浆套筒的连接安装;
[0023]所述外露预埋钢筋和引导口段存在间隙,外露预埋钢筋与引导口段小径一端的间隙值为32
‑
22=10mm,外露预埋钢筋与引导口段大径一端的间隙值为56
‑
22=34mm。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灌浆套筒的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将其引导口段布置在灌浆套筒的下端,并将引导口段设计为变径八字形状。引导口段不仅用于引导先浇底板的外露预埋钢筋顺利插入灌浆锚固段内,还起到注浆入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本体(41)和出浆管(42),所述套筒本体(41)包括机械连接段(411)、出浆管连接空腔段(413)和灌浆锚固段(41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41)还包括用于引导钢筋插入以及起到注浆入口作用的引导口段(8),所述引导口段(8)位于套筒本体(41)下端,引导口段(8)为变径八字形的中空管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41)下端布置所述引导口段(8),所述灌浆锚固段(412)下端周向向外扩张呈变径八字形状以构成引导口段(8),引导口段(8)为变径的八字形空心圆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口段(8)高度23mm,引导口段(8)壁厚由浆液进入方向依次增加,引导口段(8)内壁陡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注浆支管变径八字形引导口半灌浆钢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口段(8)大径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留杰,李陆明,王长生,杜汇锋,杨宏伟,张保中,靳文超,赵向峰,杨秋贵,白光,杜新亮,石真瑞,杜郧隆,杨萌彤,刘栋栋,张步,沈超凡,吴丹,刘青依,许林军,许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