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61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所述改装底箱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所述改装底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所述转轮设备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所述检测轮胎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该装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检测轮胎进行外表面摩擦系数的检测工作,由于能够在不拆卸轮胎的情况下,通过两侧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所以不会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而且还能通过控制推杆的长度,控制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的挤压力大小,改变对轮胎的磨损严重度,获得轮胎外表面在不同磨损度下的摩擦系数,进而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磨损导致外表面摩擦系数下降的情况。数下降的情况。数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检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作为影响轮胎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又被称为轮胎的附着系数,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轮胎的制动性能就越好,对于汽车或其他以轮胎作为移动元件的运动载具而言,轮胎的制动性能越好,运动载具的驾驶性能就越好,因此测量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0003]由于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不仅与车身的重量、地面的摩擦系数有关,还与轮胎自身的磨损率相关,所以在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同时控制三者进行变量测试,但是轮胎需要放置在专门的磨损设备上进行耐磨性测试,来回更换轮胎进行多组测试非常不便,而且反复拆卸容易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所述改装底箱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所述改装底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所述转轮设备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所述检测轮胎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稳固部件包括加压顶板,所述加压顶板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推杆,在下方设置好检测轮胎后,可以控制竖直推杆伸长,然后使加压顶板下降,所述加压顶板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条,加压顶板通过弧形压条下压检测轮胎的外表面,由于弧形压条的外侧套有转带,所以弧形压条对检测轮胎进行夹紧限位的时候,转带能够自转减小检测轮胎受到的摩擦阻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改装底箱包括支撑箱壳,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水平切槽,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与改装底箱上表面的中部相接触,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内腔的中部开设有滚轮滑轨,受压设备能够通过两侧的引导滑槽在竖直面内滑动,从而进行更换工作,由于支撑箱壳的底部自带开槽,所以当受压设备滑动到支撑箱壳的底部后,可以从底部的开槽取出,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插口,所述支撑箱壳的内壁通过贯穿插口均匀设置有内支撑杆,所述支撑箱壳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磨损设备。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受压设备包括糙面转带,检测轮胎在设置完毕后,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会与糙面转带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在弧形压条的压力作用下,模拟检测轮胎装载在车上后的实际承重,所述糙面转带内壁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动力滚柱,所述动力滚柱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被动转子,检测轮胎在两侧转轮设备的控制下进行自转,检测轮胎的外表面会通过滚动摩擦力控制糙面转带进行转动,而糙面转带在转动时,会通过内壁旋转两侧的动力滚柱,迫使被动转子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判断轮胎的实际行驶过程,根据轮胎的实际转速
与被动转子的转速相比,防止出现轮胎打滑问题,所述糙面转带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骨架壳,所述骨架壳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贴面卡板,将受压设备从支撑箱壳底部的槽口安装到支撑箱壳的内部后,两侧的被动转子与引导滑槽的内壁相互挤压,然后被动转子通过自转的方式,沿着滚轮滑轨的内壁竖直上滑,直到受压设备运动到支撑箱壳的水平切槽处,此时贴面卡板与支撑箱壳的内壁卡接,并且受压设备被下方的内支撑杆所支撑,当更换受压设备时,解除内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使被动转子滚动下滑即可;该装置受压设备的糙面转带在经过多次检测工作后,外表面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导致检测轮胎容易发生打滑问题,所以该装置的受压设备便于拆卸,以便随时更换受损的糙面转带,并且受压设备被内部的内支撑杆进行限位支撑,所以在承重受压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受压过大而滑移松动的问题。
[0008]进一步地,所述磨损设备包括侧位转板,所述侧位转板的顶端滚动连接有刺针滚柱,由于刺针滚柱与侧位转板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所以当刺针滚柱与检测轮胎的外表面相接触时,刺针滚柱因为阻力作用会与检测轮胎的外表面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外表面的刺针磨损检测轮胎的外表面,所述侧位转板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吸尘器的进气口正对检测轮胎,所述侧位转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侧位转板内壁底部靠近支撑箱壳的一侧滚动连接有中位转轴,磨损设备整体可看成一个翘板结构,所述中位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一端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推杆,控制推杆在控制作用下伸长后,会推动限位挡板向远离支撑箱壳的一侧转动,此时上方的侧位转板会向靠近支撑箱壳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刺针滚柱对检测轮胎的压力增加,反之控制推杆在控制作用下缩短后,刺针滚柱对检测轮胎的压力会减小。该装置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时,吸尘器的进气口也在对轮胎磨损脱落的碎屑进行清理加工,从而及时清理掉落在糙面转带外表面的橡胶屑,避免出现轮胎与糙面转带外表面因为橡胶屑而打滑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设备,所述感压设备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束压板,所述集束压板内壁的顶部滚动连接有随行滚筒,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与糙面转带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后,会将凸起的随行滚筒向下按压,此时集束压板将压力传导给感压设备,由于糙面转带在转动时,随行滚筒也在自转,所以随行滚筒不会对糙面转带造成阻碍,所述随行滚筒的表面通过中位切槽延伸至骨架壳的外部,所述随行滚筒的表面与糙面转带的内壁滚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被动转子的表面与引导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转子的轴心处与滚轮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糙面转带表面的两侧均与水平切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轮胎的表面与糙面转带表面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磨损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的底部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位转板的表面与限位卡槽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刺针滚柱的表面与检测轮胎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控制推杆远离限位挡板的一端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相互挤压。该装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检测轮胎进行外表面摩擦系数的检测工作,由于能够在不拆卸轮胎的情况下,通过两侧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所以不仅方便控制变量,还不会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而且还能通过控制推杆的长度,控制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的挤压力大小,改变对轮胎的磨损严重度,获得轮胎外表面在不同磨损度下的摩擦系数,进而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磨损导致外表面摩擦系数
下降的情况。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杆包括空心硬杆,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抖部件,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滚筒,空心硬杆通过被动滚筒与糙面转带的下表面相接触,保证空心硬杆能够对受压设备产生支撑作用,被动滚筒也不会对糙面转带的转动产生阻碍,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另一侧套接有弹簧垫圈,空心硬杆的右端通过贯穿插口延伸至支撑箱壳的外部,使外部的操作人员能够将空心硬杆的右端向支撑箱壳的外部牵引,进而使被动滚筒与受压设备错开,所述空心硬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副插杆,在空心硬杆的右端开设有孔口,操作人员能够对孔口进行吹气,使副插杆能够从空心硬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1),所述改装底箱(1)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6),所述改装底箱(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4),所述转轮设备(4)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3),所述检测轮胎(3)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2);所述稳固部件(2)包括加压顶板(21),所述加压顶板(2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推杆(22),所述加压顶板(2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装底箱(1)包括支撑箱壳(11),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水平切槽(12),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滑槽(13),所述引导滑槽(13)内腔的中部开设有滚轮滑轨(14),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插口(15),所述支撑箱壳(11)的内壁通过贯穿插口(15)均匀设置有内支撑杆(8),所述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磨损设备(5);所述受压设备(6)包括糙面转带(61),所述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动力滚柱(62),所述动力滚柱(6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被动转子(64),所述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骨架壳(63),所述骨架壳(63)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贴面卡板(65);所述磨损设备(5)包括侧位转板(51),所述侧位转板(51)的顶端滚动连接有刺针滚柱(52),所述侧位转板(5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53),所述侧位转板(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56),所述侧位转板(51)内壁底部靠近支撑箱壳(11)的一侧滚动连接有中位转轴(54),所述中位转轴(5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卡槽(55),所述限位卡槽(55)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56)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推杆(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壳(6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设备(66),所述感压设备(66)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束压板(67),所述集束压板(67)内壁的顶部滚动连接有随行滚筒(68),所述随行滚筒(68)的表面通过中位切槽延伸至骨架壳(63)的外部,所述随行滚筒(68)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的内壁滚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转子(64)的表面与引导滑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转子(64)的轴心处与滚轮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糙面转带(61)表面的两侧均与水平切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轮胎(3)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表面的顶部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设备(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56)的底部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位转板(51)的表面与限位卡槽(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程吕春晨李浩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