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44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和约束装置,吸引器包括直管体和弧形管体;约束装置用于约束直管体与内镜使两者并排布置,约束装置设有约束孔,直管体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穿设于约束孔,弧形管体连接于直管体前端,弧形管体突出于内镜。利用约束装置约束直管体与内镜使两者并排布置,方便术者单手操作。由于直管体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穿设于约束孔,可在约束孔内旋转或上下移动直管体,并带动直管体前端的弧形管体旋转或上下移动,当弧形管体旋转或上下移动时,相当于以直管体轴心为圆心划圆或上下移动,扩大了吸引器的吸引范围,可以实现吸引更大的范围而无需移动内镜,能够保持术区清晰,有利于术者的精细操作。有利于术者的精细操作。有利于术者的精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

技术介绍

[0002]内镜是目前外科手术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实现微创手术所依赖的最重要设备,如何充分利用内镜的抵近观察及广角显示的优势来完成更精准、更微创的手术成为目前技术发展的主要突破点。目前广泛使用的设备和器械在功能上基本是独立的,内镜提供光源,吸引器吸除血液等污渍保持术区干净,电凝器械完成止血操作,剪刀完成离断操作等等,各种器械的相互配合最终完成去除病灶的手术操作。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在深部狭小空间内进行操作时,对处在空间内的器械数量及配合的熟练程度要求非常高,其中,内镜提供光源是必不可少的。
[0003]在狭小深部空间实现内镜微创手术的最佳方式应该是主刀自己持内镜,并且单人双手操作,既能保证内镜提供的视野随着操作实时变化,又能充分发挥左右手协调的优势实现最佳配合,如此,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000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手术吸引装置,该装置包括内镜外套管,内镜外套管紧固支架和吸引控制器,其中内镜外套管套接在内镜镜头管外侧,且内窥镜摄像头从内镜外套管前端穿出,内镜外套管末端设置有紧固支架,紧固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螺丝,固定螺丝对侧的支架上设置有吸引控制器,内镜外套管外侧固定有冲洗引流管,引流管末端连接在吸引控制器上,前端位于内窥镜摄像头外侧;采用这种结构的内镜手术吸引装置,利用吸引控制器和冲洗引流管实现了吸引和冲洗功能,能够在单手持内镜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同步地吸除含有骨质碎屑的废液及血渍,另一只手可以持续使用内镜器械,使内镜手术从单手操作变成双手操作,极大地提高手术效率。
[0005]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6]当吸引器需要吸引更大的范围时,常常需要移动内镜,无法持续提供清晰稳定的视野,而内镜跟随活动太快会导致术区清晰不足,术者眼晕不适,不利于精细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吸引器可以吸引更大的范围而无需移动内镜,能够保持术区清晰,有利于精细操作。
[0008]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和约束装置,吸引器包括直管体和弧形管体;约束装置用于约束直管体与内镜使两者并排布置,约束装置设有约束孔,直管体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穿设于约束孔,弧形管体连接于直管体前端,弧形管体突出于内镜。
[0010]进一步,直管体后端连接有弯管体,弯管体设有侧孔。
[0011]进一步,直管体和弯管体组合形成Z型管体。
[0012]进一步,约束装置包括两个可磁性拼接的半套环卡扣,每个半套环卡扣均包括依
次连接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第一半圆环半径等于内镜外径,第二半圆环半径等于约束孔孔径。
[0013]进一步,直管体外壁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约束装置在直管体上的位置。
[0014]进一步,限位装置为固设于直管体外壁的卡块。
[0015]进一步,弧形管体由可塑形材料制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利用约束装置约束直管体与内镜使两者并排布置,方便术者单手操作。由于直管体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穿设于约束孔,可在约束孔内旋转或上下移动直管体,并带动直管体前端的弧形管体旋转或上下移动,由于弧形管体突出于内镜,当弧形管体旋转或上下移动时,相当于以直管体轴心为圆心划圆或上下移动,相较于传统直线型的吸引管,扩大了吸引器的吸引范围,可以实现吸引更大的范围而无需移动内镜,能够保持术区清晰,有利于术者的精细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约束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
内镜、11

内镜尾端、12

内镜前端;2

直管体、21

弯管体、22

弧形管体;23

约束装置、231

第一半圆环、232

第二半圆环;24

卡块;25

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有技术的吸引器装置不足之处包括在某一相对固定位置进行操作时,内镜几乎不移动,带来吸引器不可活动或活动范围过小导致操作距离的局限性,而内镜如果跟随活动太快又会导致术区清晰不足,术者眼晕不适,不利于精细操作;实际操作中,吸引器前端应该超过内镜前端12,以方便吸引器与其他器械配合进行操作,同时,内镜不可频繁移动,在某一位置时,吸引器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且在安全的前提下活动范围越大越好,既可减轻术者的眼晕不适,又有利于手术安全高效进行。
[0023]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包括内镜管体(以下简称为“内镜1”)、吸引器和约束装置23,吸引器包括直管体2和弧形管体22;约束装置23用于约束直管体2与内镜1使两者并排布置,约束装置23设有约束孔,直管体2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2穿设于约束孔,弧形管体22连接于直管体2前端,弧形管体22突出于内镜1。
[0025]具体地,将吸引器相对固定在现有的内镜1上,既实现一体化,又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0026]吸引器为金属管状结构,其前端的弧形管体22为弧形设计,突出于内镜1且远离内镜前端12,有一定角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人为塑形;
[0027]吸引器的直管体2通过约束装置23与内镜1进行连接并相对固定,并设有卡块24以阻止吸引器向内镜前端12即深部移动;
[0028]吸引器的直管体2后端连接有弯管体21,弯管体21为类“Z”形设计,使吸引器尾端
远离内镜尾端11,为吸引器的手持部位,同时,弯管体21设计有侧孔25,供手指在此处调节吸引器的负压大小;
[0029]如图2所示,约束装置23包括两个可磁性拼接的半套环卡扣,每个半套环卡扣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半圆环231和第二半圆环232,其中,第一半圆环231半径等于内镜1外径,拼接成环后卡在内镜上固定,尺寸上较细且窄,第二半圆环232半径稍大于吸引器直管体2外经,尺寸上稍粗稍宽,与吸引器上的卡块24尺寸相匹配,阻止卡块24向内镜前端12方向移动。
[0030]无需通过套管或套筒式固定,两个半套环卡扣拼接后形成约束装置23,即可保持吸引器的直管体2紧贴内镜1,从而使两者一体化的体积最小,同时,半套环卡扣由具有磁性的两部分构成,通过磁力即可轻松固定连接,也可轻松拆卸,将约束装置23放置于靠近内镜尾端11,既不影响固定的强度,又位于术区通道之外,不会因为约束装置23的体积而占用额外的空间,对术区通道的空间要求尽可能降低。
[0031]吸引器前端并非为与内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镜管体、吸引器和约束装置,吸引器包括直管体和弧形管体;约束装置用于约束直管体与内镜管体使两者并排布置,约束装置设有约束孔,直管体外径小于约束孔孔径,直管体穿设于约束孔,弧形管体连接于直管体前端,弧形管体突出于内镜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直管体后端连接有弯管体,弯管体设有侧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辅助用吸引器,其特征在于:直管体和弯管体组合形成Z型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