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34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固定组件适于安装在光伏层压件与支架之间以固定光伏层压件,包括:边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夹持段和安装段,夹持段一侧开口形成夹持槽,安装段远离夹持段的一端开口形成卡接槽;第一连接件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卡接部,卡接部适于伸入卡接槽中;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支撑部,固定部抵接夹持段,支撑部与第一连接件相抵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将边框固定在支架上,增强边框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安装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边框,避免光伏组件在进行载荷测试或实际使用中出现滑移,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全性能。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方面。在光伏装置的安装中,首先是将光伏层压件安装到边框上形成光伏组件,再将光伏组件通过边框与螺栓等固定在支架上。
[0003]在上述应用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有C面的边框结构,便于通过螺栓等固定件与支架固定,但是,由于C面宽度比A面宽,边框的C面会遮挡住电池片,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功率。以166

144版型光伏组件为例,长边框的C面遮挡电池面积为478.08cm2,短边框的C面遮挡电池面积为125.5cm2,而一块166半片电池的面积约为136.12cm2,从计算结果来看边框C面的遮挡面积占比较大。因此,行业内开始使用无C边框,无C边框的一端用于安装光伏层压件,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架上,减少C面造成的功率损失。
[0004]但现有的无C边框在实际应用中,连接件为整体式结构,与边框之间主要依靠过盈配合的摩擦力实现固定,容易导致边框与连接件在测试载荷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滑移,出现松动甚至脱开,且连接件的尺寸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边框结构,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与边框之间主要依靠过盈配合的摩擦力实现固定,容易导致边框与连接件在测试载荷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滑移,出现松动甚至脱开,且连接件的尺寸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的边框结构,适用性不高,从而提供一种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组件,适于安装在光伏层压件与支架之间以固定光伏层压件,包括:
[0007]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一体成型的夹持段和安装段,所述夹持段一侧开口形成适于安装光伏层压件的夹持槽,所述安装段远离所述夹持段的一端开口形成卡接槽;
[0008]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适于伸入所述卡接槽中;
[0009]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适于抵接所述夹持段,所述支撑部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接;
[0010]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适于穿设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锁紧以夹持固定所述边框。
[0011]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适于贴合所述夹持段背离所述安装段一端的槽壁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臂适于贴合所述夹持段开口相对一侧的槽壁外表面;
[0012]所述支撑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
固定臂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适于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3]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垂直,且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垂直。
[0014]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臂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臂一端形成向两侧或任意一侧凸出的抵接座。
[0015]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成型有第一斜面。
[0016]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边框的安装段在与所述夹持段开口同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以防滑结构。
[0017]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靠近所述安装段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二防滑结构,所述第二防滑结构适于与所述安装段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相抵接。
[0018]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防滑结构为多个平行设置的凸棱结构,或多个平行设置的凹槽结构,或喷料涂层。
[0019]可选地,上述的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段还包括:角码槽,所述角码槽靠近所述夹持段设置,所述角码槽与所述卡接槽通过挡板分隔且并排设置,所述角码槽内适于安装角码。
[00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装置,包括:上述的固定组件;
[0021]光伏层压件和支架,所述边框包围设置在所述光伏层压件外周,所述支架适于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适于安装在光伏层压件与支架之间以固定光伏层压件,设置有边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紧固件,边框安装光伏层压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将边框固定在支架上,同时由于卡接部与卡接槽的卡接设置,保证边框不会从第一连接件中脱出,有效增强了边框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安装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边框,且能够避免光伏层压件和边框组成的光伏组件在进行载荷测试或实际使用中出现滑移,提高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0024]2.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第二连接件的第一固定臂配合第一连接件对边框的上下两端进行压紧,同时第二固定臂能够对边框的侧边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强连接稳定性。
[0025]3.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边框的安装段在与夹持段开口同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结构,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在移动搬运、包装和安装边框过程中的便捷性,避免边框从工作人员手中脱出造成磕碰损坏。
[0026]4.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组件,第一连接件上靠近边框安装段的端面上成型有第二防滑结构,第二防滑结构适于与安装段靠近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相抵接,能够增大边框与第一连接件连接面上的摩擦力,提高连接可靠性。
[0027]5.本技术提供的光伏装置,边框包围在光伏层压件外周形成光伏组件,光伏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支架上,无C面的边框能够避免遮挡光伏层压件,同时光伏组件与第一连接件卡接避免滑移甚至相互脱离,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安装牢固可靠,提高光伏装置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组件的正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边框的正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边框;11、夹持段;111、夹持槽;12、安装段;121、卡接槽;122、角码槽;13、第一防滑结构;
[0036]2、第一连接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组件,适于安装在光伏层压件与支架之间以固定光伏层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所述边框(1)包括一体成型的夹持段(11)和安装段(12),所述夹持段(11)一侧开口形成适于安装光伏层压件的夹持槽(111),所述安装段(12)远离所述夹持段(11)的一端开口形成卡接槽(121);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卡接部(21),所述卡接部(21)适于伸入所述卡接槽(121)中;第二连接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31)和支撑部(32),所述固定部(31)适于抵接所述夹持段(11),所述支撑部(32)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相抵接;紧固件(4),所述紧固件(4)适于穿设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锁紧以夹持固定所述边框(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1)包括第一固定臂(311)和第二固定臂(312),所述第一固定臂(311)适于贴合所述夹持段(11)背离所述安装段(12)一端的槽壁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臂(312)适于贴合抵接所述夹持段(11)开口相对一侧的槽壁外表面;所述支撑部(3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臂(321)和第二支撑臂(322),所述第一支撑臂(321)与所述第二固定臂(312)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322)适于抵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臂(311)与所述第二固定臂(312)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臂(32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道仁郭琦徐进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