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面板和古琴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30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琴面板和古琴底板,应用于古琴制造技术领域,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的顶面用于支撑琴弦,第一基板的底面用于与古琴的底板粘合连接,第一基板的底面与底板交界的内侧边沿围设有导音条,导音条在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沟槽,沟槽贯穿导音条的厚度方向,各个沟槽沿导音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基板的底面上还粘合连接有音梁。通过第一基板上导音条和音梁的设置,实现了多样化的共鸣腔体、丰富了古琴的振动发声效果,导音条和音梁的加固作用也同时减缓了古琴的变形和开裂,提升了古琴的稳定性。提升了古琴的稳定性。提升了古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琴面板和古琴底板


[0001]本技术属于古琴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古琴面板和古琴底板。

技术介绍

[0002]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已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中国古琴已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且还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为狭长形的木质弹弦乐器,主要结构包括面板、底板、琴弦、徽位、凤额、承露、岳山、龙龈、龈托、龙池、凤沼、雁足、琴轸、轸池、护轸等。其中,面板和底板为古琴的基础结构部分,古人按照“天圆地方”的理念设计古琴面板与底板,面板为弧面,常用杉木、泡桐木等软质木料,底板为平面,常用梓木等硬质木料,面板与底板结合,腹腔内空,木头表面刷鹿角霜等材料制作的底胎,表面为生漆。面板和底板的结合组成了古琴的共鸣腔体。
[0003]目前,传统古琴的共鸣腔体构造很单一。虽然市售的部分古琴在制作面板时会在面板靠近底板的内壁上设置纳音(和面板为同一块木材)以及设置用于连接底板的音柱,借助纳音和音柱,有效地发挥出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然而,纳音和音柱在丰富古琴的发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此外音柱的设置对于面板与底板的连接加固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效果非常有限,纳音的设置还会导致面板失衡效应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古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产生的变形和开裂。
[0004]因此,如何结合面板和底板的改进,以期构造出更为多样化的共鸣腔体和丰富古琴的振动发声效果、减缓古琴木材的变形和开裂是古琴制造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一项或多项不足,提供一种古琴面板和古琴底板。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
[0008]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古琴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用于支撑琴弦,第一基板的底面用于与古琴的底板粘合连接,第一基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交界的内侧边沿围设有导音条,所述导音条在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导音条的厚度方向,各个沟槽沿导音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面上还粘合连接有音梁。
[0009]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音梁包括横音梁和竖音梁,所述竖音梁与所述横音梁相互穿插设置,且所述竖音梁与所述第一基板长度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横音梁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或各个横音梁间相互平行、或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三端部的横音梁与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四端部的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且其他横音梁之间相互平行;
[0011]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第一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尾位置,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头位置,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均为第一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
[0012]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音梁数量为多个,所有音梁组合成网状结构。
[0013]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横音梁和竖音梁的数量均为多个,所有竖音梁共同将第一基板的底面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上均粘合连接有多个横音梁,任意一个分区上的所有横音梁组合成第一组合结构、或第二组合结构、或第三组合结构、或第四组合结构;
[0014]其中,在第一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任意两个相邻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
[0015]在第二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各个横音梁间相互平行;
[0016]在第三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所有横音梁组合成网状结构;
[0017]在第四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三端部的横音梁与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四端部的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并且该分区上的其他横音梁之间相互平行;
[0018]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第一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尾位置,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头位置,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均为第一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
[0019]本技术第一方面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导音条的设置起到了对声音的有效阻尼和吸收部分因古琴在演奏时整体震动所产生的杂音,同时也增加了第一基板和古琴底板接合处的声音传导面积,将声音的振动进行了应力分散,使得第一基板和古琴底板结合得更为牢固,极大地减少了第一基板和古琴底板接合处的开裂现象,进而提高了古琴的整体稳定性;
[0021](2)音梁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针对古琴的每个位置音区执行有效的划分,从而优化古琴的整体共振,获得理想的声音共鸣效果,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第一基板的声音传导面积,将声音的振动进行了应力分散,极大地减缓了木材的变形和开裂,进而提高了古琴的整体稳定性;
[0022](3)通过导音条在第一基板边沿的围设、导音条上各个沟槽(也可称为导音回槽)的分布以及各个音梁组合而成的不同音梁组合体,构造出了多样化的古琴共鸣腔体,使得古琴整体的振动阻尼值多样化,从而使得古琴发出的声音特性呈现多样化,获得了丰富的古琴振动发声效果,满足不同用户对古琴发声性能的差异化需求。
[0023]第二方面
[002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古琴底板,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面用于与古琴的面板粘合连接,第二基板的顶面与所述面板交界的内侧边沿围设有导音条,所述导音条在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导音条的厚度方向,各个沟槽沿导音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基板的顶面上还粘合连接有音梁。
[0025]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音梁包括横音梁和竖音梁,所述竖音梁与至少一个横音梁相互穿插设置,且所述竖音梁与所述第二基板长度方向垂直。
[0026]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横音梁和竖音梁的数量均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二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二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或各个横音梁间相互
平行、或最靠近第二基板的第三端部的横音梁与最靠近第二基板的第四端部的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二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二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且其他横音梁之间相互平行;
[0027]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第二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尾位置,第二基板的第二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头位置,第二基板具有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均为第二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
[0028]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音梁数量为多个,所有音梁组合成网状结构。
[0029]进一步改进地,所有竖音梁共同将第二基板的顶面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上均粘合连接有多个横音梁,任意一个分区上的所有横音梁组合成第五组合结构、或第六组合结构、或第七组合结构、或第八组合结构;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用于支撑琴弦,第一基板的底面用于与古琴的底板粘合连接,第一基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交界的内侧边沿围设有导音条,所述导音条在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导音条的厚度方向,各个沟槽沿导音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面上还粘合连接有音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梁包括横音梁和竖音梁,所述竖音梁与所述横音梁相互穿插设置,且所述竖音梁与所述第一基板长度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音梁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两个相邻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或各个横音梁间相互平行、或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三端部的横音梁与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四端部的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且其他横音梁之间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第一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尾位置,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头位置,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均为第一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梁数量为多个,所有音梁组合成网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音梁和竖音梁的数量均为多个,所有竖音梁共同将第一基板的底面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上均粘合连接有多个所述横音梁,任意一个分区上的所有横音梁组合成第一组合结构、或第二组合结构、或第三组合结构、或第四组合结构;其中,在第一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任意两个相邻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在第二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各个横音梁间相互平行;在第三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的所有横音梁组合成网状结构;在第四组合结构中,该分区上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三端部的横音梁与最靠近第一基板的第四端部的横音梁之间的间隔自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至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方向逐步增大,并且该分区上的其他横音梁之间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第一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尾位置,第一基板的第二端部位于古琴的琴头位置,第一基板具有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均为第一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五华区牧雨琴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