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28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通过设置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组成的第一切换电路,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组成的第二切换电路,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与锅炉保安MCCA段电连接,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锅炉保安MCC B段电连接为母线A端供电,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与锅炉保安MCC B段电连接,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锅炉保安MCC A段电连接为母线B端供电。实现了磨煤机油站分组供电,能够保证当其中一组供电电路故障时,或切换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时,另一切换电路能够正常为另一组磨煤机油站供电,使得磨煤机正常运行,防止因磨煤机油站供电不足而全部跳闸导致机组解列,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磨煤机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厂炉磨煤机A、B、F电机动力电源取自10kV A段,磨煤机C、D、E电机动力电源取自10kV B段;锅炉保安电机控制中心MCC A段电源取自10kV A段,锅炉保安电机控制中心MCC B段电源取自10kV B段;6台磨煤机油站控制柜控制电源1均取自锅炉保安电机控制中心MCC A段,控制电源2均取自锅炉保安电机控制中心MCC B段;正常运行时,油站控制柜控制电源1为主电源,油站控制柜控制电源2为备用电源。
[0003]当锅炉保安MCC A段故障失电时,6台磨煤机油站控制柜控制电源1全部失电、控制电源2虽然切换成功,但有一个短时失电过程。造成6台磨煤机油站控制柜全部跳闸,连跳6台磨煤机。最终将会导致机组解列,非计划停运,此种电源切换方法导致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能够解决磨煤机油站供电故障导致多台磨煤机油站全部跳闸,最终导致机组解列,非计划停运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0006]母线和至少两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至少包括一组主电源控制电路和一组备用电源控制电路;
[0007]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电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
[0008]所述母线A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所述母线B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电路包括:
[0010]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
[0011]所述第一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切换电路为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式对称的切换电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分别与母线电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A端电连接,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A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B端电连接,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B端电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0015]第一主电路,其中,第一断路器MK1的主触点与第一接触器1KM的主触点电连接,第一主电路接入锅炉保安MCC A段,第一备用电路接入锅炉保安MCC B段。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
[0017]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3KM、第一熔断器1FU;
[0018]其中,所述第一熔断器1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C1相,第一熔断器1FU的第二端与第三接触器3KM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3KM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二熔断器2FU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熔断器2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A1相。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
[0020]第三熔断器3FU、第四熔断器4FU;
[0021]所述第三熔断器3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C1相,所述第三熔断器3FU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器2KM的常闭触点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2KM的常闭触点第二端与第一接触器1KM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
[0022]所述第一接触器1KM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接触器3KM常开触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3KM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熔断器4FU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熔断器4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B1相。
[0023]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0024]第二主电路,其中,第二断路器MK2的主触点与第二接触器2KM的主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主电路接入锅炉保安MCC B段。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
[0026]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
[0027]第五熔断器5FU和第六熔断器6FU,所述第五熔断器5FU的第一端接入第二主电路的A2相,所述第五熔断器5FU的第二端与第一接触器1KM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接触器1KM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器2KM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
[0028]第二接触器2KM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三接触器3KM常闭触点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接触器3KM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熔断器6FU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熔断器6FU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第二主电路的C2相。
[0029]进一步的,第一切换电路接入母线A端,母线A端接入第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其中,第一切换电路中主电源控制电路接入所述母线A端,所述第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磨煤机油站。
[0030]进一步的,第二切换电路接入母线B端,所述母线B端接入第二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其中,第二切换电路中主电源控制电路接入所述母线B端,所述第二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至少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磨煤机油站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组成的第一切换电路,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组成的第二切换电路,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与锅炉保安MCC A段电连接,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锅炉保安MCC B段电连接为母线A端供电,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与锅炉保安MCC B段电连接,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锅炉保安MCC A段电连接为母线B端供电,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磨煤机油站分组供电,能够保证当其中一组供电电路故障时,或切换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时,另一切换电路能够正常为另一组磨煤机油站供电,使得磨煤机正常运行,防止因磨煤机油站供电不足而全部跳闸导致机组解列,提升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0033]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电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
[0034]母线A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所述母线B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
[003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主示意图;
[0038]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部分示意图;
[0039]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煤机油站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和至少两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至少包括一组主电源控制电路和一组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所述切换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电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所述母线A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所述母线B端连接至少一组磨煤机油站控制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和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切换电路为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式对称的切换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和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分别与母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A端电连接,第一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A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B端电连接,第二备用电源控制电路与母线B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主电路,其中,第一断路器MK1的主触点与第一接触器1KM的主触点电连接,第一主电路接入锅炉保安MCC A段,第一备用电路接入锅炉保安MCC B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3KM、第一熔断器1FU;其中,所述第一熔断器1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C1相,第一熔断器1FU的第二端与第三接触器3KM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3KM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二熔断器2FU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熔断器2FU的第一端接入第一主电路的A1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熔断器3FU、第四熔断器4FU;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君何建军柏成俊马占浩张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