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7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地砖,包括本体和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本体内的防水层、OLED层、海绵层、发电层、电路层和电池层,所述发电层包括有顶板、若干永磁铁、若干线圈、若干弹性装置和底板,当地砖受到外界压力传递到发电层上时,永磁铁下方的弹性装置受到挤压,带动永磁铁向下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当压力消失后,发电层中储存的势能进行释放,势能作用于永磁铁并将其弹起,又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根据动生电动势原理便可产生近似的正弦式交流电,然后利用电路层将每个线圈产生的电流收集起来并储存在电池层中,通过在本体上增设海绵层,提高人们行走的舒适度;防水层可以防止路面的水进入OLED层、发电层、电路层和电池层内。电路层和电池层内。电路层和电池层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地砖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踩踏地砖
,尤其涉及一种发电地砖。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地砖是通过行人踩踏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电能存储;其可被应用到踩踏量较大的交通地段,届时地砖可以将收集到的能量储蓄到聚合物锂电池中,或用于街边路灯的照明、音箱、人行道的警报器、标志以及广告灯箱等需要供电的装置上。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号为201210431895.5的一种高效发电地砖,其包括导磁顶座和导磁底座,导磁顶座的上端安装有透光地砖、内部中间有一号导磁环,一号导磁环的下方有二号导磁环;导磁底座的底部安装永磁体,永磁体的上方安装集磁体,集磁体的上方是上集磁板、中间为柱体部分、下方为下集磁板,集磁体的中间柱体部分缠绕有磁感应线圈,上集磁板的上方有锂电池板,锂电池板的上方有LED灯板,LED灯板上有光敏开关和踩踏开关;导磁顶座套入导磁底座并通过弹性装置连接,地砖未经踩踏时,一号导磁环正好接触上集磁板,地砖被踩踏时,一号导磁环与上集磁板分离,二号导磁环与下集磁板正好接触;发电线圈板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后连接锂电池板充电,锂电池板正极和发电线圈板经过整流电路后的公共端共同接入电源稳压系统,电流经过电源稳压系统稳压后,分别连接光敏开关和踩踏开关,光敏开关和踩踏开关连接有LED灯板。
[0004]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201821916157.9的一种踩踏式智能发电地砖,其包括包括人体踩踏区、踩踏缓冲区、核心功能区、LED照明区和地砖支撑区;所述人体踩踏区上方覆盖有防滑防水面料;所述核心功能区包括若干个压电陶瓷片、通信模块和储能电池,所述的每一个压电陶瓷片均连接有整流电路,所述储能电池和LED照明区并联后通过单刀双掷开关与通信模块串联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所述的通信模块连接有监控终端;所述踩踏缓冲区设在人体踩踏区和核心功能区之间;所述LED照明区为4条灯带,分别粘贴在所述人体踩踏区的四周;所述地砖支撑区用于发电地砖与地面的绝缘隔离。
[0005]上述两件专利均未考虑到踩踏舒适性的问题;另外,若发电地砖能够普及时,还需要考虑发电地砖的防水性能,防止雨水进入发电地砖里面,而影响发电地砖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地砖。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8]本技术一种发电地砖,包括本体和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本体内的防水层、OLED层、海绵层、发电层、电路层和电池层,所述发电层电连接所述电路层,所述电路层电连接所述电池层,所述发电层包括有顶板、若干永磁铁、若干线圈、若干弹性装置和底板,所述线圈固定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弹性装置设于线圈的底部,所述永磁铁设于线圈的中间,且所述永磁铁位于弹性装置上方,所述顶板固定于永磁铁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路层包括整流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整流器一端连接发电层,所述整流器的另一端连接OLED层或电池层,OLED层并联连接电池层,所述压力传感器串联连接发电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路层还包括双掷开关,所述双掷开关设于整流器与OLED层之间,或者所述双掷开关设于整流器与发电层之间。
[00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线圈上分别设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和所述负极导线分别连接电路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钢块、橡胶块、海绵块、乳胶块中的任意一种。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路层还包括一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设于OLED层和电池层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发电地砖包括本体和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本体内的防水层、OLED层、海绵层、发电层、电路层和电池层,所述发电层包括有顶板、若干永磁铁、若干线圈、若干弹性装置和底板,当地砖受到外界压力传递到发电层上时,永磁铁下方的弹性装置受到挤压,带动永磁铁向下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当压力消失后,发电层中储存的势能进行释放,势能作用于永磁铁并将其弹起,又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根据动生电动势原理便可产生近似的正弦式交流电,然后利用电路层将每个线圈产生的电流收集起来并储存在电池层中,通过在本体上增设海绵层,提高人们行走的舒适度;防水层可以防止路面的水进入OLED层、发电层、电路层和电池层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地砖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地砖的发电层和电路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地砖的电路层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防水层,2、OLED层,3、海绵层,4、发电层,41、顶板,42、永磁铁,43、线圈,431、正极导线,432、负极导线,44、弹性装置,45、底板,5、电路层,51、整流器,52、压力传感器,53、双掷开关,54、电控开关,6、电池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固定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3]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另外,术语“内”、“上方”、“底部”、“中间”、“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请参照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地砖,包括本体和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本体内的防水层1、OLED层2、海绵层3、发电层4、电路层5和电池层6,所述发电层4电连接所述电路层5,所述电路层5电连接所述电池层6,所述发电层4包括有顶板41、若干永磁铁42、若干线圈43、若干弹性装置44和底板45,所述线圈43固定于底板45的上方,所述弹性装置44设于线圈43的底部,所述永磁铁42设于线圈43的中间,且所述永磁铁42位于弹性装置44上方,所述顶板41固定于永磁铁42的上方。
[0026]本体和防水层1均由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组成,可防止水渗入发电地砖破坏其内部结构,提升发电地砖的使用寿命。
[0027]OLED层2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本体内的防水层(1)、OLED层(2)、海绵层(3)、发电层(4)、电路层(5)和电池层(6),所述发电层(4)电连接所述电路层(5),所述电路层(5)电连接所述电池层(6),所述发电层(4)包括有顶板(41)、若干永磁铁(42)、若干线圈(43)、若干弹性装置(44)和底板(45),所述线圈(43)固定于底板(45)的上方,所述弹性装置(44)设于线圈(43)的底部,所述永磁铁(42)设于线圈(43)的中间,且所述永磁铁(42)位于弹性装置(44)上方,所述顶板(41)固定于永磁铁(4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5)包括整流器(51)和压力传感器(52),所述整流器(51)一端连接发电层(4),所述整流器(51)的另一端连接OLED层(2)或电池层(6),OLED层(2)并联连接电池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慧吴树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