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52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疏水层、防水层、防风层、隔热层和内衬层;所述疏水层为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所述防水层采用丙纶材料编织;所述的防风层为PTFE薄膜层;隔热层由纤维丝和聚酰亚胺纤维丝混纺而成,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风防水性能,能有效的抵御严寒,且透气性好,适合用在户外服装上,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防风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面料很多,也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随着家纺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家纺服装面料有越来越多新的要求和挑战。
[0003]但是,现有的编织面料由于其编织所使用的材料较为一般,不够紧致,在编织完成之后,线之间存在空隙,不能实现防风的效果,冬季穿着不能起到一定的防风效果。
[000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面上采用的手段是在面料表面涂覆一层pu涂层,pu涂层的确实现了防风的目的,同时还兼具防水的效果,但是存在透气性差缺点,人穿着之后热量散发不出去,容易导致闷热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面料,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疏水层、防水层、防风层、隔热层和内衬层;
[0007]所述疏水层为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
[0008]所述防水层采用丙纶材料编织;
[0009]所述的防风层为PTFE薄膜层;
[0010]隔热层由纤维丝和聚酰亚胺纤维丝混纺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PTFE薄膜层厚度为0.02

0.04mm。
[0012]优选的,所述内衬层由棉纤维交织而成。
[0013]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风防水性能,能有效的抵御严寒,且透气性好,适合用在户外服装上,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
[0017]1‑
耐磨线、11

尼龙单丝、12

细旦腈纶纤维线;
[0018]2‑
耐磨表层;
[0019]3‑
耐磨基布层;
[0020]4‑
抗菌层;
[0021]5‑
竹原纤维层;
[0022]6‑
涤纶纤维层;
[0023]7‑
接触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5]请参阅图1,一种防风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疏水层1、防水层2、防风层3、隔热层4和内衬层5;
[0026]所述的防风层3为PTFE薄膜层,厚度为0.02

0.04mm,PTFE薄膜层除了具有高防风性能外更具有极佳的透气性,人体汗气可以在复合面料中自由穿透。
[0027]所述疏水层1为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
[0028]所述防水层2采用丙纶材料编织;
[0029]通过设置疏水层1和防水层2,能很好的把水汽阻挡在面料外侧
[0030]隔热层4由纤维丝和聚酰亚胺纤维丝混纺而成。
[0031]本面料具有良好的防风防水性能,能有效的抵御严寒,且透气性好,适合用在户外服装上,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0032]为了提高贴身效果,所述内衬层5由棉纤维交织而成。
[0033]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面料,其特征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疏水层(1)、防水层(2)、防风层(3)、隔热层(4)和内衬层(5);所述疏水层(1)为氟季胺硅烷耦合剂涂层;所述防水层采用丙纶材料编织;所述的防风层(3)为PTFE薄膜层;隔热层(4)由纤维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
申请(专利权)人:泗阳青禾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