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38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两端部的封头,进气管,出气管,内翅片,振动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通过内翅片以及振动翅片对压缩后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空气通过格栅板进入壳体,对翅片上的热量进行冷却,并且通过车体发动后的抖动以及行进过程中的振动,带动振动翅片进行振动,使得翅片周围的热空气能够得到同步推动及引导,提高热量的流通速率,增加与冷却气体的接触效果,进而利于提升整体的冷却效率,并且,格栅板通过固定件和插杆与面板进行固位,简化了装卸步骤,且安装结构稳定,不仅能够对异物进行隔档,也方便后续的清理,提高了使用效率以及清洁效率。了使用效率以及清洁效率。了使用效率以及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中冷器是汽车涡轮增压的配套件,能够对涡轮增压器压缩的热空气进行降温,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换气效率,提升涡轮增压的效能。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16198447U的中国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导流结构,具有中冷器本体,导流组件,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能够对导流进入到中冷器本体内的杂质过滤并对空气中的水分干燥处理。
[0004]针对上述的导流结构,专利技术人认为该结构冷却功能较差,较难提高中冷器的冷却效率,现有的中冷器内部结构常较为固定且冗长,热空气在器体内传导速率较低,不仅容易影响冷却效率,严重时还会造成涡轮迟滞现象,且传统的中冷器格栅板常为固定设计,虽能起到阻隔异物的效果,但清理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基于上述的情况,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以解决热空气在器体内传导速率较低,影响冷却效率和形成涡轮迟滞隐患,以及格栅板较难清理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两端部的封头,两处封头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壳体内部设有冷却热空气用的内翅片,内翅片在壳体内以上下间隔方式排列,相邻的内翅片之间形成空隙,内翅片通过空隙安装有振动翅片,通过振动翅片的振动,以带动壳体内部的热空气快速冷却流通,壳体前后侧还安装有能够快速装卸的格栅板。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翅片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且其通过第一弹簧与内翅片进行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振动翅片表面四角处,且横向相邻的两处第一弹簧末端固接于架条上,架条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内翅片进行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翅片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两面的通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翅片间通过空隙还固装有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竖翅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两处间隔分布的面板,面板上下两部固接有盖板,面板和盖板左右两部通过侧板与封头进行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嵌槽,格栅板通过嵌槽与面板相互嵌合,嵌槽后端设有对格栅板进行限位的挡缘。
[0014]进一步的,所述嵌槽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格栅板周部分别通过固位件和插杆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位件包括外壳,滑动安装于外壳内的销杆,内端与销杆固定以对销杆施力的滑块。
[0016]进一步的,所述销杆上安装有方便复位的第二弹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8]通过内翅片以及振动翅片对压缩后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空气通过格栅板进入壳体,对翅片上的热量进行冷却,并且通过车体发动后的抖动以及行进过程中的振动,带动振动翅片进行振动,使得翅片周围的热空气能够得到同步推动及引导,提高热量的流通速率,增加与冷却气体的接触效果,进而利于提升整体的冷却效率;
[0019]此外,格栅板通过固定件和插杆与面板进行固位,简化了装卸操作,且安装结构稳定,不仅能够对异物进行隔档,也方便后续的清理,提高了使用效率以及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面板和格栅板分离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壳体;2、封头;3、进气管;4、出气管;5、内翅片;6、振动翅片;7、格栅板;11、面板;12、盖板;13、侧板;14、嵌槽;15、挡缘;16、第一插孔;17、第二插孔;51、竖翅条;61、第一弹簧;62、通孔;63、架条;71、固位件;72、插杆;73、外壳;74、销杆;75、滑块;7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9]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0030]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
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0031]本技术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请参照图1,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两端部的封头2,两处封头2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内翅片5间通过空隙还固装有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竖翅条51,能够提高与热空气接触吸收效果,方便冷却。
[0032]实施时,涡轮增压器压缩后的热空气通过进气管3送入至壳体1内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送入至发动机燃烧室内。
[0033]具体地,壳体1包括两处间隔分布的面板11,面板11上下两部固接有盖板12,面板11和盖板12左右两部通过侧板13与封头2进行固定;
[0034]侧板13为矩形框架式结构,避免影响两处封头2的空气流通,具体实施时,面板11、盖板12及侧板13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钎焊。
[0035]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3,壳体1内部设有冷却热空气用的内翅片5,内翅片5在壳体1内以上下间隔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振动翅片(6)和格栅板(7);壳体(1)两端部设有封头(2),两处封头(2)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壳体(1)内部设置有内翅片(5),以用于冷却流经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内翅片(5)在壳体(1)内以上下间隔方式排列,相邻的内翅片(5)之间形成空隙,振动翅片(6)通过空隙设于内翅片(5)侧部,以通过振动翅片(6)的振动,带动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快速冷却流通;格栅板(7)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前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翅片(6)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61),且振动翅片(6)通过第一弹簧(61)与内翅片(5)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1)设于振动翅片(6)表面四角处,且横向相邻的两处第一弹簧(61)末端固接于架条(63)上,架条(63)远离第一弹簧(61)的一侧与内翅片(5)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翅片(6)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两面的通孔(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中冷器导风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