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31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可折叠式的爬行组件,爬行组件包括驱动轮单元以及履带集成单元,驱动轮单元包括轮体、驱动件以及容纳槽,驱动件用于驱动轮体转动后在楼梯上爬行,容纳槽与所述轮体适配并用于收纳轮体,轮体与履带集成单元传动连接,且履带集成单元用于辅助爬行。其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省力的有益效果。省力的有益效果。省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楼的行李箱


[0001]本技术涉及箱包
,具体涉及一种爬楼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0002]行李箱是箱包中的一类。它包括箱包体、伸缩拉杆和箱包底轮,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广泛使用。行李箱有着漫长的历史。从仅供容纳衣物的木箱、大皮箱,到如今形态各异的便携式手提箱、拉杆箱,人们手中的旅行箱在不断演进。
[0003]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分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后来又出现了具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作360度的旋转外,在平地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
[0004]目前,行李箱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在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困扰,例如现有行李箱的设计方式,往往会出现行李箱上下楼梯时轮子难以滚动,从而造成人力拉动费时费力,进一步造成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很吃力。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的行李箱,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省力的有益效果。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可折叠式的爬行组件,所述爬行组件包括驱动轮单元以及履带集成单元,所述驱动轮单元包括轮体、驱动件以及容纳槽,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轮体转动后在楼梯上爬行,所述容纳槽与所述轮体适配并用于收纳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履带集成单元传动连接,且所述履带集成单元用于辅助爬行。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可折叠式的爬行组件,需要上楼梯时间爬行组件展开,正常使用时将爬行组件折叠好,使用方便;具体通过将轮体转出容纳槽,然后轮体在驱动件的做下开始转动,从而在与轮体接触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助力;此外,还设置有履带集成单元,且轮体与履带集成单元传动连接,因此轮体还能够将动力传递至履带集成单元使得其发生转动,而履带集成单元能够增大箱体与楼梯的接触面积,且同时能够通过转动爬楼,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爬楼的便捷性,具有更加省力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轮体转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
[0010]通过支撑座与转动座的连接,使得轮体可以方便的收纳在容纳槽或者转出容纳槽实现爬楼功能。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轮体转动。
[0012]通过电机驱动轮体转动,从而为箱体上楼提供动力,节省使用者的体力。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设置有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设置于所述箱体
的滑槽,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履带集成单元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适配,且所述滑槽具有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所述连接板沿第一行程位滑向第二行程位时,履带集成单元展开;所述连接板沿第二行程位滑向第一行程位时,履带集成单元折叠。
[0014]滑槽的设置限定了履带集成单元的展开和折叠的路径,即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之间,因此能够实现对履带集成单元的展开和折叠,使得箱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0015]优选的,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弹性伸缩轴、限位推杆以及限位孔,所述弹性伸缩轴构造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弹性伸缩轴和限位推杆均与所述限位孔适配,所述限位孔分别构造于所述第一行程位和第二行程位,所述限位推杆用于推动弹性伸缩轴缩短。
[0016]弹性伸缩轴从第一行程位处的限位孔滑动至第二行程位处的限位孔时,履带集成单元即可实现展开,能够起到辅助轮体爬楼的效果,反方向滑动时,带集成单元即可实现折叠,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且在开始滑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限位推杆使得弹性伸缩轴缩短,从而解除弹性伸缩杆与限位孔的锁定,方便履带集成单元滑动。
[0017]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轴包括轴套、轴体以及弹簧,所述轴体与所述限位孔适配且所述轴体套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轴套和轴体之间。
[0018]轴体套设于轴套内,弹簧设置于轴套和轴体之间;因此当限位推杆推动轴体时,即可使的弹簧压缩,轴套和轴体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解除轴体与限位孔的锁定,方便轴体滑动至另一个限位孔内。
[0019]优选的,所述履带集成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辊轴,且位于尾端的辊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位于首端的辊轴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辊轴的外部设置有呈环形的辅助履带,所述辅助履带与所述轮体传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辅助履带外表面沿其周长方向构造有第一啮合部,所述轮体外表面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部适配的第二啮合部。
[0021]通过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的相互适配,使得驱动件驱动轮体转动的动力被传递至辅助履带,从而使得辅助履带同样能够发生转动,增大了与楼梯的接触面积,使得箱体的爬楼更加省力、方便。
[00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可折叠式的爬行组件,需要上楼梯时间爬行组件展开,正常使用时将爬行组件折叠好,使用方便;具体通过将轮体转出容纳槽,然后轮体在驱动件的做下开始转动,从而在与轮体接触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助力;此外,还设置有履带集成单元,且轮体与履带集成单元传动连接,因此轮体还能够将动力传递至履带集成单元使得其发生转动,而履带集成单元能够增大箱体与楼梯的接触面积,且同时能够通过转动爬楼,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爬楼的便捷性,具有更加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爬楼的行李箱的展开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爬楼的行李箱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轮体与辅助履带的传动连接示意图。
[0029]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0]100

箱体,200

驱动轮单元,210

轮体,211

支撑座,212

第二啮合部,220

驱动件,230

容纳槽,231

转动座,300

履带集成单元,310

辊轴,320

辅助履带,321

第一啮合部,400

折叠组件,410

连接板,420

滑槽,421

第一行程位,422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设置有可折叠式的爬行组件,所述爬行组件包括驱动轮单元(200)以及履带集成单元(300),所述驱动轮单元(200)包括轮体(210)、驱动件(220)以及容纳槽(230),所述驱动件(220)用于驱动所述轮体(210)转动后在楼梯上爬行,所述容纳槽(230)与所述轮体(210)适配并用于收纳轮体(210),所述轮体(210)与所述履带集成单元(300)传动连接,且所述履带集成单元(300)用于辅助爬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210)转动设置有支撑座(211),所述容纳槽(230)内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座(211)转动连接的转动座(2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20)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轮体(21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设置有折叠组件(400),所述折叠组件(400)包括连接板(410)和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滑槽(420),所述连接板(410)的一端与所述履带集成单元(30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10)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420)滑动适配,且所述滑槽(420)具有第一行程位(421)和第二行程位(422),所述连接板(410)沿第一行程位(421)滑向第二行程位(422)时,履带集成单元(300)展开;所述连接板(410)沿第二行程位(422)滑向第一行程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卢佳梅志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