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78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包括床体、床垫和红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床体包括设在床头和床尾的横梁、设在两横梁之间的连接杆和设在横梁底部的支撑腿,两横梁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床体上设有举升架,所述床垫安装在活动床板上,所述活动床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板;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包括C形架、设在C形架底部的脚轮、设在C形架上端部的上红外线照射灯和设在C形架下端部的下红外线照射灯,所述C形架开口的一端能从床尾或床头插入并使上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上方及下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护士治疗烧伤患者的便利性,提高烧伤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烧伤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烧伤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烧伤一般指热力、电流或腐蚀性化学品引起的皮肤和(或黏膜)甚至其下深层组织的损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被烧伤特别是深度、大面积烧伤后,机体体液丢失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强烈,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重度烧伤治疗复杂,治疗周期长,在院内需要密切监视和细心护理。
[0003]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需要对患者病床的床垫定期更换。目前医院烧伤病房,对中、重度烧伤患者使用翻身架较为普遍,大部分为手动操作,功能单一,在结构上单独采用翻身架将患者捆绑在上完成上翻下翻,实施红外照射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下翻在照射患者背部创伤时,头部朝下,只凭捆绑带承体重,甚至吊挂数小时,患者即不舒服也不安全,况且患者平躺照射治疗时护士需频频拆卸、搬运翻身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在临床方面缺少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提高护士治疗烧伤患者的便利性,提高烧伤患者的舒适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包括床体、床垫和红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床体包括设在床头和床尾的横梁、设在两横梁之间的连接杆和设在横梁底部的支撑腿,两横梁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床体上设有举升架,所述床垫安装在活动床板上,所述活动床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设有插入导向槽的导向柱;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包括C形架、设在C形架底部的脚轮、设在C形架上端部的上红外线照射灯和设在C形架下端部的下红外线照射灯,所述C形架开口的一端能从床尾或床头插入并使上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上方及下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下方。本技术原理:当需要更换病床的床垫时,利用举升架将患者从床垫上整个垂直向上抬升一定高度,使患者的身体离开床垫;将两个对称的滑板分别从病床的两侧向外滑动,最终滑板将床垫抽离出病床,便于护士更换床垫,床垫更换完成后;床垫通过滑板返回至病床上,锁定滑板后,举升架将患者慢慢放下。当需要对患者正面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时,将红外线照射装置从病床的床尾推入,C形架的下端部置于床底,C形架的上端部置于患者的上方,开启上红外线照射灯对患者的正面进行照射治疗;当需要对患者背面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时,首先利用举升架将患者太高;然后利用滑板将床垫向病床的两侧移开,使患者的背面不受遮挡;将红外线照射装置从病床的床尾推入,C形架的下端部置于床底,C形架的上端部置于患者的上方,开启下红外线照射灯对患者的背面进行照射治疗。本技术能同时对患者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照射治疗,无需翻身的复杂操作,而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0006]作为改进,所述滑板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两端的端板和设在底板外侧的侧板,所述底板、端板和侧板围成放置床垫的限位槽,所述床垫固定在限位槽内。
[0007]作为改进,所述导向柱设在端板的外侧面,所述连接杆承托底板,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封闭形成阻挡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阻挡滑板滑出滑槽的限位机构。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举升架包括四根分别设在两横梁两端的支撑柱,同一侧的两根支撑柱的顶部之间设有连接纵梁,连接纵梁之间设有若干U形承托带;所述支撑柱为伸缩杆,同一端的两根支撑柱的活动部之间设有举升受力杆,所述横梁是上设有作用在举升受力杆上的气缸。
[0009]作为改进,两根连接纵梁之间设有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吊带。
[0010]作为改进,所述C形架的下端部还设有散热风扇。
[0011]作为改进,所述C形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C形杆,两根C形杆之间焊接有若干加强杆,两根C形杆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脚轮设在底座上。
[0012]作为改进,所述上红外线照射通过上支架固定在C形架上,所述下红外线照射通过下支架固定在C形架上。
[0013]作为改进,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均包括两根分别设在C形杆内的弧形杆和底架,所述弧形杆的弧度与C形杆的弧度相同,所述C形杆的内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弧形杆能在T形滑槽内滑动,所述底架通过伸缩杆与弧形杆连接。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利用举升架将患者从床垫上整个垂直向上抬升一定高度,使患者的身体离开床垫,将两个对称的滑板分别从病床的两侧向外滑动,最终滑板将床垫抽离出病床,便于护士更换床垫。利用滑板将床垫移开后,利用C形架上的红外线照射灯能对患者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照射治疗,无需翻身的复杂操作,而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面视图。
[0018]图3为床垫移出后的床体示意图。
[0019]图4为床垫未移出的床体示意图。
[0020]图5为床垫安装在滑板上的示意图。
[0021]图6为红外线照射装置示意图。
[0022]图7为上支架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可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综合治疗,其包括床体1、设在床体1上的举升架2、床垫4和红外线照射装置3。
[0025]如图2至4所示,所述床体1包括设在床头和床尾的横梁11、设在两横梁11之间的连接杆12和设在横梁11底部的支撑腿13;所述横梁11和连接杆12组成床体1的支撑骨架,两横梁11之间形成横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横梁11的内侧设有沿横梁1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
111。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安装床垫4的活动床板,为使活动床板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将活动床板设置成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板41,两个滑板41能沿相反的方向横向滑动,将床垫4分成两半,每个床垫4可放置在对应的滑板41上,通过滑板41的位移改变床垫4的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滑板41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两端的端板和设在底板外侧的侧板,所述底板、端板和侧板围成放置床垫4的限位槽,所述床垫4固定在限位槽内,可以通过增加魔术贴使床垫4固定,或者使用绑带将床垫4固定,即便将滑板41竖直放置后,床垫4也不会从限位槽内掉落;所述连接杆12承托底板,两端的端板外侧面设有导向柱42,所述导向柱42伸入横梁11的导向槽111内,所述导向槽111的两端封闭形成阻挡部,导向槽111与导向柱的配合,一方面可以限制滑板41的上下窜动,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滑板41的滑动方向,当导向柱与阻挡部发生碰撞后,可将水平的滑板41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使得床垫4树立位于病床的两侧,起到很好的收纳床垫4的作用,且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所述横梁11的两端设有阻挡滑板41滑出滑槽的限位机构(未标示),限位机构可以限制滑板41滑出,患者躺在滑板41上的安全度;当需要移出滑板41时,解锁限位机构,滑板41即可从两侧滑动移出;限位机构可以是可翻转的限位板。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包括床体、床垫和红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设在床头和床尾的横梁、设在两横梁之间的连接杆和设在横梁底部的支撑腿,两横梁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横梁的内侧设有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床体上设有举升架,所述床垫安装在活动床板上,所述活动床板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设有插入导向槽的导向柱;所述红外线照射装置包括C形架、设在C形架底部的脚轮、设在C形架上端部的上红外线照射灯和设在C形架下端部的下红外线照射灯,所述C形架开口的一端能从床尾或床头插入并使上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上方及下红外线照射灯位于床体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包括底板、设在底板两端的端板和设在底板外侧的侧板,所述底板、端板和侧板围成放置床垫的限位槽,所述床垫固定在限位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设在端板的外侧面,所述连接杆承托底板,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封闭形成阻挡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阻挡滑板滑出滑槽的限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