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77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单体BIM模型;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生成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根据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基于各个面积轮廓,确定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基于面积轮廓自动统计出相应的面积指标数据,无需人为手动处理,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面积指标统计的便捷性。同时,能够实现面积轮廓与面积指标数据的关联,在针对面积轮廓进行重新调整时,其面积指标数据会联动改变,避免手动修改而导致的错漏。避免手动修改而导致的错漏。避免手动修改而导致的错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BIM模型的指标数据是对项目定量控制的重要数据,相关技术中多采用二维设计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指标数据的统计。
[0003]通过二维设计软件进行单体图纸和总图的设计,然后在设计图纸上通过线段框选出面积范围,再将数据填写到预先创建好的Excel表格中,通过Excel的公式能力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指标数据。当指标数据不符合目标期望时,设计师需要从表格信息中获取调整依据,回到二维设计软件对单体图纸、总图图纸进行设计调整,若需要进行反复调整,则会容易产生错漏。
[0004]尽管三维设计软件可以将面积框选和数据统计在同一个软件中完成,但由于三维软件明细表功能和Excel表相比,其操作难度较大,对设计师要求较高,因此,多数设计师仍采用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建模出图,在二维设计软件中进行指标数据的统计,使得指标数据的统计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难以便捷的确定模型指标数据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单体BIM模型;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生成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根据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基于各个面积轮廓,确定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通过创建针对于单体BIM模型的面积视图,从面积视图中提取相应的面积轮廓,继而根据面积轮廓确定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由此,能够基于面积轮廓自动统计出相应的面积指标数据,无需人为手动处理,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面积指标统计的便捷性。同时,基于面积轮廓确定相应的面积指标数据,能够实现面积轮廓与面积指标数据的关联,在针对面积轮廓进行重新调整时,其面积指标数据会联动改变,避免手动修改而导致的错漏。
[000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基于视图创建操作生成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包括: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套型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套型,生成目标套型对应的套型面积视图;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分层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分层,生成目标分层对应的分层面积视图。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支持多种面积视图的创建,使得面积指标数据的统计更加灵活。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包括:响应于在各个面积视图中所选择的轮廓创建方式,按照轮廓创建方式创建针对于各个面积视图的面积轮廓。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支持多种轮廓创建方式,便于设计人员根据使用习惯确定所需的轮廓创建方式,提升了面积轮廓的创建灵活性和创建效率。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检测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当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存在重叠时,建立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关联关系将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进行锁定,并显示锁定图标。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将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进行关联,以实现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的联动,能够结合建筑设计的实时调整来更新面积轮廓。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锁定图标的触发操作,基于触发操作解除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的锁定;或,在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基于触发操作将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进行锁定。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能够灵活调整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的锁定,便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的联动关系。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各个面积轮廓,确定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包括:响应于对面积指标的配置操作,基于面积指标的配置操作确定针对于单体BIM模型的指标配置信息;根据各个面积轮廓,确定各个面积轮廓对应的建筑数据;按照指标配置信息从建筑数据中提取指标数据,生成面积指标数据,并将面积指标数据上传至云端;和/或,响应于对总体面积指标的配置操作,基于总体面积指标的配置操作确定总体面积指标配置信息;按照总体面积指标配置信息,将所有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得到总体面积指标数据,并将总体面积指标数据上传至云端。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通过指标配置信息从建筑数据中提取所需的指标数据,以计算相应的面积指标数据,由此实现了面积指标数据的自动计算,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以便相关人员通过云端进行查看。通过总体面积指标配置信息对所有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进行统计,生成最终的总体面积指标数据,由此实现了总体面积指标数据的自动生成,并将该总体面积指标数据上传至云端,以便相关人员通过云端进行查看。
[00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单体BIM模型中任意一个区域的选择操作,确定目标查看区域;显示目标查看区域所对应的面积指标数据。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在从目标BIM模型中选择所需查看的目标查看区域时,同步显示其相应的面积指标数据,实现了单体BIM模型与面积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单体BIM模型与面积指标数据的对照,以便及时发现并定位至存在设计偏差的位置。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单体BIM模型;视图创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生成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轮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指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面积轮廓,确定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
[00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
[002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M模型的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单体BIM模型;响应于针对所述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生成所述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根据所述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所述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基于各个所述面积轮廓,确定所述单体BIM模型的面积指标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单体BIM模型的视图创建操作,基于所述视图创建操作生成所述单体BIM模型所对应的至少一种面积视图,包括:响应于针对所述单体BIM模型的套型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套型,生成所述目标套型对应的套型面积视图;响应于针对所述单体BIM模型的分层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分层,生成所述目标分层对应的分层面积视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种面积视图,确定各个所述面积视图所对应的面积轮廓,包括:响应于在各个所述面积视图中所选择的轮廓创建方式,按照所述轮廓创建方式创建针对于各个所述面积视图的所述面积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面积轮廓与目标构件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当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之间存在重叠时,建立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将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进行锁定,并显示锁定图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对所述锁定图标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触发操作解除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的锁定;或,在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基于所述触发操作将所述面积轮廓与所述目标构件进行锁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所述面积轮廓,确定所述单体BIM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耿艺曼诸梦杰王唯渊王志国李驰赵二云蒋忠品宋海东孙秋莹涂才勇孙中奎张明李根汪国柱黄浩杰徐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