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234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平台、导热部和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冷却平台包括第一密封腔,且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待冷却件的放置面;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液体;所述导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导热部包括若干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循环液体中的导热端,同时导热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放置面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待冷却件接触;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导热端一一对应的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控制导热端移动。本申请利用控制组件控制导热端的移动,保证在待冷却件受冷局部收缩的时候导热端能够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继续向上与待冷却件收缩部位进行接触,使得待冷却件在整个冷却过程中热量传递均匀,进一步提高待冷却件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却装置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冷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3D打印技术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成形件性能优异等优点,尤其是可以实现几十甚至上百个传统零件的一体成形,可以完成高复杂程度、薄壁件的精确成形,被各国优先推广,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作为金属3D打印的重要材料之一,铝合金由于具有密度轻、弹性好、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在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0003]在现有的3D打印铝合金铸锭技术中,铝锭的冷却是通过平台表面和铝锭接触将热量带走,但是由于铝锭在打印过程中,由于铝锭受冷会形成局部收缩,导致上部平台与铝锭的局部收缩处无法完全贴合。上述收缩部分脱离平台不能进行持续冷却,实际的接触面积没办法控制,从而导致热量的传导不均匀,不利于铝锭的冷却,没办法控制铝锭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提高铝锭质量的新型冷却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包括:
[0006]冷却平台,所述冷却平台包括第一密封腔,且所述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待冷却件的放置面;所述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液体;
[0007]导热部,所述导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导热部包括若干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循环液体中的导热端;所述导热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放置面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待冷却件接触;
[0008]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导热端一一对应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端移动。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平台还包括第一冷却层,所述第一冷却层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腔上部;
[0010]所述第一冷却层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腔中还设有与所述导热端一一对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容纳所述导热端,且与所述导热端活动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控制组件连通设置。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0014]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端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弹性元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0015]气体发生件,所述气体发生件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发生件能够向所述导热端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压力,以使所述弹性元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0016]所述弹性元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热端与所述放置面沿第二方向平齐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7]所述弹性元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导热端与所述待冷却件接触。
[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腔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00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却层内部设有第二循环液体。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腔的腔室上表面包括与所述导热端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
[0021]所述第一冷却层包括贯穿设置的与所述第一连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通孔;
[0022]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共同形成所述导热端的移动孔,所述导热端能够经由所述移动孔与所述待冷却件接触。
[002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腔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液体的液面沿第二方向的高度。
[002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密封圈进行滑动密封。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平台、导热部和控制组件。其中,冷却平台包括第一密封腔,且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形成待冷却件的放置面,同时,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液体,第一循环液体用于与导热端进行换热,进而降低待冷却件的热量;导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内;所述导热部包括若干均匀分布于第一循环液体中的导热端;导热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放置面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待冷却件接触,随后将待冷却件的热量传递到循环液体中,完成对待冷却件的冷却;控制组件包括与导热端一一对应的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端移动。
[0026]本申请利用控制组件控制导热端的移动,保证在待冷却件受冷局部收缩的时候导热端能够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继续与向上与待冷却件收缩部位进行接触,使得待冷却件在整个冷却过程中热量传递均匀;此外,整个冷却过程依赖与第一循环液体与导热端的配合,导热端与待冷却件接触后,待冷却件的热量会传递到导热端中,由于导热端分布于所述第一循环液体中,所以待冷却件的热量最后会由循环液体不断的带走,完成整个冷却过程。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8]图1为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0031]其中:100、冷却平台;101、第一密封腔;102、第一循环液体;103、第一冷却层;104、固定座;105、隔板;200、待冷却件;300、导热端;400、第一进水口;500、第一出水口;600、进气口;700、弹性元件;800、第二进水口;900、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4]实施例1
[0035]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36]冷却平台100,冷却平台100包括第一密封腔101,且冷却平台100的上表面形成待冷却件200的放置面;第一密封腔101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液体102;
[0037]导热部,导热部设置于第一密封腔101内;导热部包括若干均匀分布于第一循环液体102中的导热端300;导热端300能够相对于放置面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待冷却件200接触;此处,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0038]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与导热端300一一对应的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控制导热端300移动。
[0039]由于铝锭在打印过程中,铝锭受冷会形成局部收缩,导致现有上部平台与铝锭的局部收缩处无法完全贴合,有部分脱离接触不到的地方,实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平台(100),所述冷却平台(100)包括第一密封腔(101),且所述冷却平台(100)的上表面形成待冷却件(200)的放置面;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内设置有第一循环液体(102);导热部,所述导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内;所述导热部包括若干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循环液体(102)中的导热端(300);所述导热端(300)能够相对于所述放置面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待冷却件(200)接触;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导热端(300)一一对应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端(30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平台(100)还包括第一冷却层(103),所述第一冷却层(103)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腔(101)上部;所述第一冷却层(103)具有第一进水口(400)和第一出水口(5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腔(101)中还设有与所述导热端(300)一一对应的固定座(104),所述固定座(104)用于容纳所述导热端(300),且与所述导热端(300)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4)侧壁开设有进气口(600),所述进气口(600)与所述控制组件连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弹性元件(700),所述弹性元件(700)设置于所述导热端(300)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10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密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